高晓松:阿里音乐不拼大数据、不拼版权、不做播放器公司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年前高晓松成立了麦田音乐,20年后他把阿里音乐作为自己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在9月7日的“新网商峰会”现场,新任阿里音乐董事长三个月的高晓松登台布道,从中西历史上对音乐家的评价,到国内音乐市场的现状,洋洋洒洒讲了一个小时,但是对于阿里音乐到底要做什么,却含糊其辞。
 
他解释说,“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可敬的对手,而且对手以善于学习著称,所以有这么善于学习的对手,我就不能在这儿说阿里音乐要干什么,阿里音乐要怎么干,这些都不能说。”
 
这个对手指的就是腾讯。高晓松说,看不懂腾讯、阿里互相砸钱购买版权做什么,以为大家要下一盘大棋,来阿里上班之后才发现,原来双方下的只是一盘五子棋,“ 我来之前,这并不是一个音乐公司,对手也不是一个音乐公司,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公司。音乐播放器全部产值加在一起,跟对手的全部加在一起的产值,只占今天本年度音乐产值的0.7% 。”
 
“那么大的棋盘,没有人落一个子,两个堵在那里拼。” 高晓松开玩笑说,“既然是一盘五子棋,那我就知道该怎么下了。”
 
在高晓松看来,音乐是一个很独特的产品,拿钱砸没有用。 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对演出的需求等等,不是简单化地扩大再生产,触及用户更多,回收资金更多,上游就更扩大资产,然后满天都是大腕,到处都是好听的歌,没有那么简单。言下之意,阿里音乐或许会调整烧钱拼版权的策略。
 
虽然高晓松是清华出身的理工男,但是他并不认同大数据。当天一出场,他就自我调侃,“我作为低科技发言,没有任何高科技可言,所以大家只能看我这张脸了,好在面积很大,大家都能看清楚。”
 
高晓松觉得,数据对别的行业是有用的,但是大数据是一个娱乐业不太认同的东西, 首先人是不一样的,人是多元化的,创作是没有办法吸取过去的经验的。 大数据对源头创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好莱坞到今天也没有一个软件能够写出一个基本的故事,能够编出一个基本的故事都没有。
 
“先做做人的生意,未来尽量努力地的做出一些变成音乐迷的东西,然后再向前走。”这就是高晓松对阿里音乐的期许,或许不拼大数据、不拼版权、不做播放器公司正是正道。
 
阿里音乐整合了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而成,阿里巴巴集团希望开发出更大的商业价值,打通数据与娱乐的核心脉络。放弃了准备上市的恒大音乐的股权来到阿里音乐,高晓松自信在音乐内容和国内国外的行业资源上,自己和老搭档宋柯都有很强的掌控力,“那边多少股价我不管,我们争取把这边在三年内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