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57.5万港币,李嘉诚一部电话只通往他一人,曾创造商业史上一次伟大的交易!

一些事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他被称为是“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

李嘉诚的办公室一共有6部座机电话,分别通往不同人群,包括最亲密的朋友、家人、秘书室、集团各分机。 只有一部,只通向一个人——霍建宁。


打工皇帝

长期站在全球经理人薪酬排行榜顶峰的霍建宁, 被香港人称为“打工皇帝” 。从2000年起,仅是个人所得税,他每年都缴纳超过5000万元港币。

2015年,霍建宁的薪酬为2.1亿港币,以一年365天算,每天一张眼便有57.5万港币跑进他的口袋。 跟随李嘉诚以来,他已累计领到近30亿港币的工资。

霍建宁也是“长和”系最近20年来最具权势,也贡献最大的经理人。 自1993年成为“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以来,他一直是李嘉诚身边的“关键先生”。

2015年,李嘉诚完成了“香港回归17年以来最重大的企业事件”—— 将“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重组为“长江和记” (下称:“长和”系),霍建宁也是计划的最重要执行者以及运筹帷幄者。

重组后,赵国雄、钟慎强、鲍绮云、吴佳庆等不少长和系重臣均未出现在“长江和记”的顶层班底,但已63岁的霍建宁依然紧密团结在李嘉诚周围。

在这家新组建的巨无霸企业,霍建宁被重用为执行董事及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以两人(李嘉诚、李泽钜)之下,几十万人之上的新身份,继续替李家及众股东,操盘和遥控着“长和”系在50多个国家的错综复杂的产业与生意。


38年前,霍建宁只是一位基层的会计主任

1992年,霍建宁以 1650万港元 买入舂角道64号地皮。

2006年,他以 3.5亿港元 天价购买深水湾道37号豪宅,被称为“ 港版凡尔赛宫”。


豪车数辆

车牌是自己的英文名字


1952年,霍建宁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中学毕业于香港著名的拔萃书院,后来游学美国及澳洲,并考取澳洲会计师牌照。

1979年,霍建宁回港加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3年后辞职,与友人合资开会计师行,不久便告结业,于是又重返长实。

1985年,李嘉诚任命霍建宁为长实董事,那年他仅35岁;两年后,又晋升为长实副董事总经理。


1993年,董事总经理马世民离职,霍建宁走马上任,成为和李嘉诚身边的“一把手”。

能从最基层的会计主任做到李嘉诚的心腹重臣,霍建宁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根据资料分析,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

有足够的聪明才干,能帮老板赚大钱

在“长和系”最近三十年的所有重大并购交易中,霍建宁一直都是关键人。

放眼长远周期和产业规律,借他人因恐惧而盲目看空,因贪婪而盲目做多的错误“低买高卖”,是李嘉诚和霍建宁在交易中始终严守的核心策略。

“当别人畏首畏尾时,我们却把握机会大举投资。”霍建宁说。他没说的是,当别人盲目追高到失去理性,他们则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趁高退出。


霍建宁出任“和黄”总经理之后操盘的第一个大项目是加拿大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下称:“赫斯基”)。1987年,国际油价暴跌并逼近10美元大关。李嘉诚放眼长远,坚信油价必将长期看好,趁低收购并控股了这家以油砂矿闻名于世的公司,但收购后好几年,表现却乏善可陈。

从“长实”过来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后,霍建宁发挥财务专长及业务创意能力,持续优化“赫斯基”的财务和业务,并于2000年将其重新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此后4年,该公司股价从每股6.25加元升至最高每股54加元,到了2008年油价最高峰时, “赫斯基”已成为“和记”最赚钱的业务。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2010年,“赫斯基”还与中海油合作了造价超过500亿港币的中国首个深海天然气项目并占49%的权益,这一个项目所生产的天然气,就占到内地天然气供应量约4%的份额。

这几年,国际油价大跌,“赫斯基”持续多季陷入亏损,但李嘉诚依然坚定地看好其业务前景,而“和黄”当初的投资,也早就成倍的收回了。 这一交易也因此被誉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整顿“赫斯基”的同时,霍建宁还领衔“和黄”在李嘉诚的大方略下,完成了另一笔令全球瞩目,也是最近几十年全世界最经典的盈利大交易。

“和黄”很早就进入到电讯业务领域,并以英国为主拓展着欧洲市场。霍建宁出任“和黄”总经理时,这个业务也是两难:早前投资的第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公司Rabbit大势已去;小试牛刀的第二代无线通信业务(GSM网络)前景无限却竞争异常残酷,这都该如何结束又如何继续?是个大问题。

李嘉诚与霍建宁等协商后的决定是:关掉已因技术落后无力回天的Rabbit,大举进入新一代通信业务,即转投资后来大名鼎鼎的Orange(“橙”),霍建宁则成了落实计划的第一人。

只用了4年,霍建宁及其团队就将巨头们根本看不上眼的Orange做成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取得超越众多巨头级对手的成绩。

1994年,Orange的用户才300万,但到1999年已达到3500万,年增长率超过60%。亮眼的业绩,还让Orange上市后成为了FTSE-100(英国富时100指数)表现最好的个股。

但在风光一片大好之时,一贯重视风险管控的李嘉诚和霍建宁,却提前自己吓自己,在风和日丽下思考如果暴风雨来临,将如何应对?

“我看到三个现象∶1、话音服务越来越普及,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行业竞争太大,使到边际利润可能减低;2、数据传送服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的百分率比话音要高很多;3、在科技通讯股热潮的推动下,流动通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达到颠峰。”李嘉诚在一次演讲中回忆。

还有一个巨大的压力是,Orange虽然是第三大,但也几乎只能是第三大,而且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欧洲的前两大电讯巨头英国沃达丰集团和德国曼内斯曼集团都已把英国市场作为必争之地,而且为了争夺龙头地位打得不可开交。而所谓老大和老二干架最后把小三干死了的案例,在古往今来的商战中,也都是屡见不鲜的事。

后面的形势不容乐观啊,但李嘉诚从来不是那种坐等失败的人,他在危险中寻觅并创造着机会。

一场载入史册的经典商战也因此诞生。


善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霍建宁跟李嘉诚一起,看到Orange作为第三的不足,也看到Orange作为第三的独特价值——沃达丰与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可以成为真正的老大,如能激发两家竞买Orange,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沿袭这个思路,李嘉诚与霍建宁相对一笑,决定赶紧把水搅浑,然后择机套利走人。

一场老大和老二干架可能干死老三的对战,旋即被成功扭转到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新局面。

口风刚吹出去,原本被动的霍建宁很快就成为沃达丰与曼内斯曼抢着约见的人,而“渔翁”李嘉诚则授予霍建宁足够权利,让他及团队全权负责此交易。

1999年10月21日,李嘉诚在香港兴高采烈地宣布:“和黄”与曼内斯曼经过一周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和黄”将以1130亿港元的价格向曼内斯曼出售44.8l%的Orange电讯公司股份,曼内斯曼将分别以折合220亿港元的现金、220亿港元的欧元3年期票据,及1184万股曼内斯曼的新股支付“和黄”。

当初,“和黄”组建Orange的投资不超过100亿港币,而且还通过上市收回了相当的本金。 这意味着,这一笔交易,“和黄”便获得了超过千亿港币的净利润。 消息传出,全球资本市场都炸锅了。

而这还不是赢家的全部战绩。

就在曼内斯曼收购Orange不到半年,2000年2月,在家门口丢到Orange的沃达丰咽不下这口气,直接把曼内斯曼给合并了,并以将近200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写下人类商业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因为这个合并带来的溢价效应,曼内斯曼付给“和黄”的1184万又再大幅增值超过500亿港币。

只用5年左右的时间,就将一项原本陷入困局而且规模不大的业务,变成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盈利纪录的大买卖。 经此大战,霍建宁在李嘉诚心中的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替代。

有护主心切,能帮老板分忧

一位出色的员工,他不仅能帮老板赚钱,还能替老板分忧。

霍建宁个性随和低调,但每当老板李嘉诚及集团遭外界批评时,他必会出来挡箭。

1、反驳炮轰

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级市场在2002年率先调低猪肉售价,遭肉商炮轰垄断市场。

霍建宁随即举行记者会反驳:“据我所知,如果是垄断的话,我们应该加价才对。但现在我们是减价了,我实在不明白什么叫作垄断!”


2、不顾身份狂轰胡应湘

2002年8月份,香港地产发展商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向特区政府重提兴建港珠澳大桥,除连接香港大屿山与珠海及澳门外,并有货柜码头,令香港发展为南中国的物流中心。

胡的建议在当年得到新鸿基地产、九仓和信德等大地产商的支持。但由于大桥项目对和黄雄霸港口业务构成威胁,遭到李嘉诚的极力反对。

护主心切的霍建宁不顾身份狂轰胡应湘,身在意大利的他甚至以电话会议召开记者会: “胡先生提出要兴建大桥,他赚到钱,我会恭喜他。不过,请你别影响到别人,这会害死人的。”

懂得满足老板的需求

高明的员工除了能帮老板赚钱分忧,他还能适时满足老板的需求。

1、在李嘉诚面前,霍建宁永远是恭恭敬敬,言听计从。据认识霍的朋友说,“ 即使递电话给老板,他也会双手奉上”。 而李嘉诚每次说什么,霍建宁都会记在心里。

某香港资深财经记者向《凤凰周刊》举例称:2005年8月,李嘉诚在和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一时豪言,声称集团的全球3G客户人数“在45天内一定可以突破1000万。”到了第45天,和黄果然对外宣布全球3G客户人数突破1000万,“


2、霍建宁深知李嘉诚每天工作忙碌,很少时间陪李家大小公子,1990年代初,当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加拿大温哥华搞“万博豪园”项目,而次子李泽楷亦在加时,霍即飞去加拿大,分别陪两位“太子”滑雪。

媒体评价说:“霍建宁的确不简单,很懂如何尽量满足老板的要求。”


如今的霍建宁,堪称李氏王朝的头号功臣,在过去13年间,李嘉诚共为他支付酬劳18.13亿港元,“打工皇帝”的称号实至名归。

霍建宁之所有能成为“打工皇帝”,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过人的商业才华,还有经时间考验过的人品。

这世界或许有很多“霍建宁”,但是你得遇上“李嘉诚”啊!

本文链接: http://www.yixieshi.com/96193.html (转载请保留)

随意打赏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