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如何拿数据说话?

一些事  •  扫码分享

  【引言】拿数据说话在”获取“和”使用”两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障碍,有些数据不是你想拿就能拿到,有些数据你拿来却未必能分析,做数据分析要对整体的产品结构了解,将所有该用数据判断的点都统计起来,目的是什么,从核心体验到周边体验延伸。

产品设计如何拿数据说话?,互联网的一些事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一些回答

  1.数据在哪里

  很多人说,我没数据怎么办啊?其实数据俯拾皆是,互联网各种信息都是公开的,甚至是泛滥的。

  百度指数,谷歌趋势,这是眼见的。

  淘宝的热榜,以及销量分布,很多数据都可以拿到。

  第三方数据报告,是,有水分,但是很多是值得看的。

  各大公司的财报,招股说明书,不是说为了买股票才看,看业务趋势,看行业走势,很多值得看的东西。

  那么,有人说,我不看这些数据,我看我们产品数据,但是开发人员推三阻四总不给做,其实公开的数据统计工具已经很强大了,百度统计,CNZZ,谷歌统计(话说会用谷歌统计的真不多),那么有人说了,我要的这些统计没有;其实未必是没有,很多是因为你不会用,比如百姓网在北京Qcon架构师大会上分享了如何利用谷歌统计分析各地用户的访问速度分布,让我也很受启发,那份文档在互联网上是公开的,自定义代码只有两行,关键是思路。

  2.数据怎么读

  误读是常见的,看到数据没有头绪也是常见的,有了头绪但是理不清楚也是常见的,所以数据分析专家非常难得。

  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我给一些圈里做网站的朋友看某些很刺激的数据,他们会跳起来,问,这么强,为什么!

  给还在百度打工的经理人看,他们会回一句,哦,什么意思?

  感觉很不一样。

  话说,我最近发现一点,真正懂数据的人在企业招聘的时候很难招到,其实并不是这些人缺乏,而是这些人很少在打工!! 我身边无数成功的草根创业者,我发现他们出身,发展所走的路数,人品,生活方式,等等真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对数据的敏锐度超强,Caoz自吹一句,在IT打工的人里,对数据算是很懂的,很讲的出来的,但是自己也明白,真正的数据高手,人家根本不打工!! 比如前端时间爆料的 Smarter.com,台湾人搞的搜索套利,在上海运作卖了3.85亿美刀中国没几个人知道的,那真是把数据转化运作到家的典范,Caoz自愧弗如,和人家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你真能知道,数据在哪里,数据怎么读,互联网对你而言,没有秘密,想做什么事情,会简化很多倍。

  再次分享我对数据的境界之谈

  1.我知道你不知道,对已知的掌握。

  2.我猜到你猜不到,基于已知对未知的预判。

  3.我做到你没做到,基于正确的预判形成正确的行动决策。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pd/11365.html
关键字:产品运营|产品经理|产品设计|数据分析|数据说话|
若无特别注明,文章皆为互联网的一些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