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 提要 -


  • 南海问题是风波还是海啸?

  •   美国大战略的“三步棋”要怎么走?

  •   美国的假想敌到底是不是中国?

  •   中美关系会因南海出轨吗?



作者|宋鸿兵   摘自|新书《鸿观》


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方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而中国政府已经多次表态,不承认所谓南海仲裁结果。多艘美国航母舰队在南海附近游弋,中国舰艇编队频频演习。一切似乎都箭在弦上,南海风波俨然有向海啸的方向发展,中美会因南海问题擦枪走火吗?


《货币战争》《鸿观》作者宋鸿兵,多年来有着“趋势判断预言家”的美誉,就此问题一年前就进行了有关背景的全面分析。全文如下:

 

其实早在 2015 6 22 日, 第五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在华盛顿召开时, 南海问题就成了讨论的焦点。此前有美国官员曾表示, 美国决不会与中国搞军事对抗, 期待各方能够以和平的外交途径解决南海争端。但是, 2015 6 22 日至 26 日,菲律宾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再次举行联合海上演习,目标直指南海。南海问题究竟是小摩擦还是美国大战略调整的一步棋?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一、 南海“风波”会不会升级为“海啸”?


2015 年,有两件与中国有关的国际大事值得深入分析,一个是亚投行,另一个就是南海问题。


2015 3 12 日,亚投行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悍然”宣布加入亚投行。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结果英国人一带头,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纷纷背叛美国,投入了亚投行的怀抱,最后只剩下美国和日本形单影只,美国这回面子丢得有点大。这应该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国际上最孤立的一次。


难怪美国财政部部长听到英国突然“叛变”的消息又惊又怒,抄起电话对英国财政大臣狂骂了 30 分钟:“从 2014 秋季起,你们英国在对中国的方案上都改了多少次了?你们的这种背信弃义让人难以容忍!”我想地球人都能看出亚投行这件事对美国的刺激太大了。


紧接着,我们就看到南海问题急速升温—围绕中国修岛礁的事情,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浩浩荡荡冲进了南海,日本摩拳擦掌准备修改安保法案,菲律宾连放狠话,越南和美国眉来眼去。


2015 6 月的南海问题让人有点困惑,这是美国在报复亚投行吗?你让我丢面子,我也让你不好过。如果美国是这种心态,那么南海问题不过是个风波。但是我们还要想到另一种情况,即美国决定放弃与普京的对抗,集中力量来收拾中国。要是这样的话,南海问题就不是风波,而是“海啸”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新闻热点只是一种表象,导致热点形成的往往是看不见的力量。 2015 3 月,在亚投行和南海问题升温之前,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就发布了一个重量级报告《反思对中国的大战略》,我想当时的很多热点背后可能与这个报告有关。

 


   二、美国“中央党校”的大战略


简单地说,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是美国统治精英的大本营,相当于美国的“中央党校”,从这里出去的人都是制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人物,或者美国主管外交的高级官员,它的发声往往是美国政策调整的先兆。我之所以说这份报告是一个重量级报告,是因为该协会主席理查德·哈斯亲自为这个报告做了隆重推荐,他在序言中强调:这篇报告必然会在美国内部引发强烈争议,无论大家反应如何,这份报告都将成为中美外交史上的里程碑。如此之高的评价,说明这个报告还是很有来头的。


报告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对“大战略”的定义:所谓大战略,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和调动所有资源的艺术,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击败实际和潜在的敌人。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大战略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战略必须有对手;第二,战略必须有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战胜对手。


1 美国大战略的“三步棋”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反思对中国的大战略》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主席理查德·哈斯

《反思对中国的大战略》的主要推荐人

 

这份报告强调美国立国以来就一直有清晰的大战略,简单地说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在北美大陆上击败关键性的竞争对手;第二步是在整个西半球击败竞争对手;第三步是在全球击败竞争对手。


如果回顾美国的崛起历史,我们会发现, 美国对其战略对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设定,而是谁挡着美国成为霸权的道路,谁就是美国的敌人,跟意识形态不同和文明差异都没有关系。


在崛起之路上,美国首先打败了英国人,获得了独立;接着打败了墨西哥,控制了北美大陆;然后打败了西班牙人夺取了中美洲,从此美洲大陆变成了美国的后院;后来在世界大战中战胜了德国和日本,统治势力扩大到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最后摧毁了苏联,建立起了全球霸权。


在美国打败的这五个对手中,有信仰基督教的,有信仰天主教的,还有无神论的;从国家制度上看,有资本主义,有帝国主义,还有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美国对战略对手的设定跟宗教信仰没有关系,跟国家制度也没有关系。所以,美国的大战略并没有明确哪个具体的国家是敌人,谁挡着美国的路,谁就是敌人。


在总结冷战胜利的经验时,报告明确提出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是使苏联崩溃的重要因素。由于美国切断了苏联与世界主要经济中心的联系,使得苏联长期无法获得世界市场的物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从而将苏联压缩在本国和东欧有限的经济版图之内,逐步绞杀了苏联的经济活力,并最终使之崩溃。


在回顾了历史上美国大战略获得的成功经验之后,作者痛心地指出,美国已经失去了大战略的洞察力。虽然在语言上,历届总统都明确表示要防止潜在全球竞争对手的出现,但都目标不清、手段矛盾、效果堪忧。特别是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大战略存在着重大失误,这种既接触又遏制的手段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接触并没有改变中国,遏制也三心二意,结果坐视中国不仅成了对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现实挑战,而且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威胁。

 

2 美国对中国的六条“冷战檄文”


报告强烈呼吁,美国应该大幅调整对中国的大战略,从接触与遏制平行推进变为以遏制为主、接触为辅的新思路。其中,具体措施有六点。


第一,重振美国经济的非对称优势,特别是创新能力。


第二, 加快创建新的贸易协定 T P P 巩固与盟友的经济联系,有意识地将中国排除在外,在经济上对中国形成围堵。


第三,美国要重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就是要跟盟国达成很多技术扩散的新协议。军民两用技术是绝对不能对中国出口的,要遏制中国获得新技术的渠道。


第四,要建立围绕中国周边的盟国战线,阻滞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政治力量的获得。


第五,强化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军事投送能力,不要理睬中国的反对。


第六, 美国要保持跟中国的接触,但是这种接触有个前提条件,即只有在对美国战略利益有利的情况下,美国才去跟中国去接触。


报告中所提出的这六条建议,只有一条提出要与中国保持有限的接触,其余的全是遏制。这可不是个小调整,这是一个重大国策的改变。


这个调整一旦形成,中国就自然成了美国的战略对手了。那么,这个战略要执行多久?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报告最后提到,除非中国经济出现大崩溃,否则美国不能轻易改变战略,普通的经济危机都不行,因为中国仍然会对美国在亚洲和周边地区造成危害。直白地说,就是整死为止。那么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它不是一般的调整,而是“冷战檄文”,说明美国已经明确地把中国“提拔”起来作为最主要的战略打击对象了。而恰恰是在这份报告出炉的 3 个多月以后,开头说的那两件大事就陆续爆发了。那么,根据大战略的定义来看,战略对手找到了,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要控制和调集所有的资源,对战略对手实施打击。这中间有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美国要想调动全球资源围堵中国,就必须取得全球共识,没有共识就调动不了资源。所以如果冷静下来分析美国的这个大战略的话,虽然主观上美国的外交精英是有这个意图的,但是客观上却没有实现的可能。

 


  三、 美国两大利益派系的博弈:谁是幕后的操盘手?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白美国国家派系的利益与冲突。当前美国国内存在着两大派:国家利益派和商业帝国派。只有当国家利益派与商业帝国派利益一致时才能形成共识,且只有两派有共识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大战略。这份报告显而易见是出自国家利益派之手,就是搞外交和军事的那帮人,还有些国会议员,他们形成了一个利益体系,要把中国作为主要打击对象。但是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派,就是商业帝国派,他们主要追求的是什么?是利润,他们要在全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统治机制,或叫全球治理模式,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这两派之间的利益取向并不完全重合。国家利益派要求锁定中国,但是,商业利益派显而易见并不赞同这种做法。

 

1 两派合力痛打俄罗斯


以俄罗斯为例,即便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国家利益派也从来没有对俄罗斯放松过警惕,坚决要求“痛打落水狗”。因为俄罗斯的资源潜力太大了,有可能重新崛起成为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新战略就是要遏制全球潜在的对手,无论你是哪个国家,只要你块头足够大,只要你有崛起的可能性,我就要打压你。美国之所以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和导弹防御系统,就是由于国家利益派永远不信任有潜力的大国,这是他们的天性。本来,在苏联解体的情况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都以为北约会解散。结果北约非但没有解散,反而更加强化,吸纳了更多的东欧国家,一步步朝着俄罗斯的边境推进。为什么乌克兰会出乱子?就是因为乌克兰有可能加入北约,导弹防御体系有可能部署在莫斯科的城下,这才是乌克兰出乱子的根本原因。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北约东扩,指北约将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的国家纳入该组织,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压垮俄罗斯,主宰世界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2013 年11 月22 日,大约3000 人冒雨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抗议政府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乌克兰危机爆发


20 世纪 90 年代,趁着俄罗斯混乱的局面,商业帝国派廉价拿下了俄罗斯许多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收获了巨大的冷战红利。在这一时期,两派的利益并不矛盾,各取所需,互不干扰。但自从普京 1999 年上台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普京上台之后开始重新推行能源产业的国有化政策,不惜动用任何手段,不管合理不合理、正当不正当,一定要把以前廉价拍卖出去的自然资源收回来,普京的行事方法就是如此。


于是,俄罗斯开始系统性地收回被拍卖给外国公司的油田和气田,排挤商业帝国派在俄罗斯的利益。 2003 年石油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被捕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表面上,霍氏是尤科斯公司最大的股东,而实际上他不过是跨国公司的代理人。这件事情的定性,让跨国公司和商业帝国派看清了普京的真面目—剥夺他们控制俄罗斯经济命脉的垄断地位。


从此, 国家利益派与商业帝国派的利益开始重合,而美俄关系出现了逐渐恶化的局面。如果看美国历史就会发现,只有两派利益完全重合并且达成共识之后,国家战略才能得以稳定执行,美国才能形成稳定的国策;如果这两派没有共识,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国策。


2003 12 月前后,美国对俄罗斯的腔调和西方的舆论导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那儿之后,普京开始被逐渐地被妖魔化,变成了一个“怪兽”。在此之前,普京可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在西方媒体中也是一个改革派的形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就是因为两派的利益重合,两派合流了。


2014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这时候,两派已经达成了坚定的共识,就是一定要将强人普京赶下台,以便重新压制俄罗斯的潜力,并控制其自然资源。这种共识奠定了美国对俄罗斯的大战略,那就是以乌克兰内战消耗俄罗斯的经济资源,以石油战打击俄罗斯的财政,同时联合欧盟保持经济制裁和金融制裁,直至普京垮台。等到俄罗斯经济垮了以后,商业帝国派再重新进入,重新廉价拿下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2 中美关系很玄妙,却奈何都不会出轨?


反观中国,从中美建交以来的这 30 多年来看,美国两个派别的博弈也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商业帝国派渴望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同时,因为有苏联在,国家利益派需要中国来制衡苏联。两派利益一致,所以美国的大战略必然是与中国进行外交联合,同时发展经贸关系。


但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派便开始分化了。 1993 年,克林顿在总统竞选期间曾对中国的态度非常严厉。因为国家利益派认为苏联垮台了,中国的利用价值便大幅缩水,因此调整战略,要求变合作为遏制。但商业帝国派不同意,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之前在中国大量布局的甜头了,这个时候你让他们放弃这些商业利益,他们不愿意。


所以 20 世纪 90 年代中美关系起伏跌宕,大家在美国每年决定是否继续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投票前都揪着心,结果每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商业帝国派的利益一定会压倒一切,因为他们有钱,可以影响选举和议员的态度,最后最惠国待遇表决总能顺利过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国进入 WTO 。中美关系虽然磕磕碰碰,但是不会“出轨”。


但是这期间中美关系也出现过几次重大摩擦,如 1996 年台海军事演习、 1999 年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2001 年的南海撞机事件,这些突发事件都有可能间歇性冲击中美关系,但不至于导致两国关系严重脱轨。因为商业帝国派在美国国策制定时的话语权很大,具有一票否决的能力。国家利益派本来要利用这三次事件把整个国策颠倒过来,但是最后总是被压制。 这就说明,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之中,商业帝国派占据着优势地位。


2001 年,“ 9 · 11 ”事件爆发。国家利益派的精力被迫转向中东,一时半会儿顾不上中国,同时美国也需要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所以 2001 年以后,国家利益派跟商业帝国派的利益又重合了,就是保持跟中国的友好关系和继续发展经贸合作,中美双方基本上以合作为主。国家利益派拉着中国一块反恐,商业帝国派在中国则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国经济也跨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直到 2008 年金融海啸之前,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的合作状态。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2008 年金融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中国经济则挺了过来。国家利益派再次陷入了焦虑,眼看着中国实力做大,而美国却被俄罗斯和中东问题困住了手脚,无法集中精力应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国内市场继续扩张,商业帝国派在全球一片萧条之中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绿洲”,自然舍不得放弃,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家利益派就不断发出中国崛起必将危及美国霸权的警告,但在商业帝国派的眼里,这些警告纯属子虚乌有,而中国市场的现实利益却真真切切。经过这几轮颠来倒去的反复,两派在对中国的大战略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只要商业帝国派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拥有巨大的利益,国家利益派就很难占据上风,这就决定了全面遏制中国的观点无法成为稳定的大战略。


基于上述分析,美国对南海问题的突然发难,属于国家利益派长期压抑之后的间歇性发作,但两派的力量对比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商业帝国派仍然占优势,主导着大局,即便是国家利益派想翻盘也翻不动。


美国的商业帝国派和国家利益派这两派对中国并没有形成共识。而美国大战略的前提是只有在两派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可能去调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打击对手;反之,如果双方达不成共识,他们就无法去调动这些资源。

 


   四、 国际社会对美国围堵中国的提议“光说不练”


在美国两派都没有形成国内共识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国际共识就更不现实了。


欧盟经济困难重重,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经是怨声载道,再对中国实施经济围堵,欧盟经济恐怕是真的吃不消了。


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看得很清楚,围堵中国没有收益,只有亏损,特别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就是中国,其自然资源都是向中国出口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考虑。如果美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补偿,大家也只好说一套做一套,面子上帮老大说话,但同中国的生意照常进行。


至于东盟和印度,它们都期待着“一带一路”的春风雨露,还想借美国之力增加要价的筹码,但真要在两国之间选边站,不让大家和中国做生意,这等于是断了大伙儿的财路,没人会愿意真心配合。在亚太区域,唯一的例外就是日本,因为日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摆脱二战之后《和平宪法》的枷锁。日本之所以要修改安保法案,就是因为它想重新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只有日本才可能在行动上配合美国。但是即便是加上日本的力量,美国想要与中国进行一次长期的经济消耗战,可调动的国际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国家利益派的这种战略调整不可能落到实处。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 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


《反思对中国的大战略》虽然也是个重量级的报告,而且在美国的核心圈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但只是在国家利益派最集中的外交圈、国防部和部分强硬的议员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商业帝国派并不买账,所以他们控制之下的美国主流媒体基本没有报道这篇报告,也没有出现公开的政策大论战。要知道,美国在进行国策转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先通过内部充分的讨论,并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深入讨论而展现出来,甚至是激烈的辩论,这个过程必不可少。但是在对中国战略调整的问题上,媒体却鸦雀无声,这么重量级的一个报告出来了,竟然很少被报道。这说明反思中国大战略这件事,商业帝国派是完全不认同的。


美国媒体对南海问题的报道,基本属于热点新闻式的集中爆炒,而不是国策调整之前那种分阶段、有重点、呈波次的深度报道,也没有系统性地妖魔化对手。从 2014 年美国媒体对俄罗斯的报道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来,那是一种节奏感很强,带有系统性妖魔化的报道。但在中国问题上,至少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个趋势。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关于中国,两派还没有达成舆论上的共识,这说明商业帝国派基本控制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权,国家利益派尚无力翻盘。


在看南海问题的时候,不要被这种短期的突发事件或者一个热点新闻所干扰。一个国家要想调整国策,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一定需要达成战略共识。如果两派之间达不成共识,这个战略就落不了地、成不了型。所以对中国南海问题的喧嚣,充其量只是一个风波,而不可能发展成“海啸”。 国际总是有热点的,只要中国能够绷住了,确保不爆发重大突发事件,国际热点是一定会发生转移的。国际热点转移之后,舆论的兴奋点也会跟着移情别恋,国家利益派的激情将很难保持。冷静下来之后,两派会发现双方真正有共识的还是干掉普京。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南海会热闹一阵子,而后热点将逐渐转向俄罗斯。

 

   五、国家利益派中国大战略先天不足


中国对美国的认识,以前仅仅局限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其实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美国内部权力派系的利益取向和力量消长。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国家利益派所设计的中国大战略,先天就有毛病。


就短期而言,面对南海挑战,中国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突发事件,让其他国际热点问题转移国家利益派的注意力。 从长远看,国家利益派的中国大战略有一个天生的“七寸”,那就是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市场对商业帝国派的吸引力就足以抗拒国家利益派的敌意,只要两派无法合流,这个大战略就无法落地。


中国在设计未来国家战略的时候,如“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美国这两大派之间的关系,要让商业帝国派看到合作发展的利润空间是巨大的,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进来,使他们发挥正能量,这样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有效地分化这两派的利益,让他们的利益无法合流。第二,中国可以有效地利用商业帝国派的正能量,来完成从经济上整合欧亚大陆的长期战略目标。第三,让全世界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对抗。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以上内容摘自《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沉淀两年的全新力作《鸿观》,从时事、经济、历史三大角度,为你揭开隐秘在事件与现象背后的大国博弈与地缘战争之谜。由北京紫图图书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wwwgx2016 互联网观察

南海仲裁后,中美关系会因此而出轨吗?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