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接地气”,中国人得奖概率也越高?-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摘要:曾经“高冷”的诺贝尔奖,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

天下网商记者 倪轶容

10月14日,万众瞩目的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三位专门研究穷人的经济学家——

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接地气”,中国人得奖概率也越高?-天下网商-赋能网商,成就网商

关于人为什么会贫困,贫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减少贫困,一直是人类世界里被热烈探讨的话题。但对此真正有了理论上的突破,则是近20年来的事。在巴纳吉之前,因为研究“贫困”和其相关话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至少有两位。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安格斯•迪顿。他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从此,贫困有了更准确的定义和测量方式。而迪顿另一广为人知的理论,就是幸福感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7.5万美金的收入是个分割线,在这之下,幸福感和收入的增加呈正相关;但在这之上,幸福感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却逐渐脱钩。

2010年,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以及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而获奖。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等经济现象,失业也是导致贫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三人的理论,则对预防失业、降低贫困的经济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而今年获奖的巴纳吉夫妇等三人,则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再一次揭示了贫困的本质,并指出了人们此前对“贫困”的一些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贫困和“上进心”有关。但事实上,穷人的生活往往有更多烦恼,因此,他们更需要让人减轻烦恼的工具,比如手机、电视、垃圾食品和游戏机。相比之下,投资个人学习的回报,需要更漫长的过程,而穷人缺乏这种耐心。

对这些误区的揭示,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贫穷为什么如此难以克服,并且会一代代遗传下去。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说,这一研究也将帮助政府更好地对症下药,并找到战胜贫困的机会。

在中国,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度非常高。早在10月7日,诺贝尔医学奖公布之时,“诺贝尔奖”就上了不少网站的热搜。在微博上,网友还热烈地讨论起“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技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这个话题。最后,“熬夜”和“拖延症”成了最多小伙伴们认为可以挑战一下诺贝尔奖的技能。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中国人什么时候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问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朱宁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机会越来越大。

朱宁表示,过去,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评奖的标准比较“学院派”,更注重的是理论上的突破。比如说,过去,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一直是业界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标杆”,但近20年来,中国经济学家的论文,才开始见诸世界主流刊物。

不过,近年来,打破学术和现实之间的藩篱,注重对现实某一问题的解决,似乎成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判标准的一个新趋势。朱宁提到,近来,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跨界结合”,也正在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将的热门选项。过去几年里,契约经济、扶贫和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纷纷“榜上有名”,而在这种更关注现实的研究领域里,中国的经济学家,或将有更大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朱宁: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注重现实贡献》http://money.163.com/19/1014/21/ERFROQOM00258105.html

2.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8》http://www.sohu.com/a/292943045_475956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