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语: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最大的目标群体是Z世代的年轻人,他们成长于网络信息社会,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和需求很强。本文作者结合了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背景研究、问卷研究和深入访谈,探索Z世代在驾车旅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一起看一下吧。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Z世代的年轻人是智能汽车的最大目标群体-潜在客户。本文目的为调研Z世代汽车搭乘体验,探索用户需求,为智能汽车产品升级提供方向。

Z时代人成长于网络信息社会,深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讯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和需求很强。这部分年轻消费群体正在强劲增长,他们更注重体验。

为更好地了解Z世代人在智能汽车上的行驶体验,我们结合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进行了背景研究、问卷研究和深入访谈,探索他们在驾车旅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头脑风暴,我们找出了8个影响驾车体验的主要因素,并绘制了亲和图: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01 影响因素

安全、座位选择、内部环境、车内活动和晕车 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因素。

  • 座位选择 新时代智能汽车的显示器布局已经扩展到乘客和后排位置,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娱乐系统。因此,比起乘坐传统汽车,乘客可能更关心座位选择。
  • 内部环境 车内空气质量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它会影响驾驶与乘坐体验。车内空气质量差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健康,降低客户对车辆的满意度体验。
  • 晕车感 晕车是影响乘客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多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6%至14%的乘客在乘坐智能汽车时可能会晕车,并严重影响行驶体验。

姿势不稳定是晕车的主要原因,提高姿势稳定性可以减少事故次数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除此之外,空气循环不良、气味和声音刺激都可能引起晕车。因此,对晕车的深入研究可以验证晕车和其他影响出行体验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也可帮助汽车制造商优化设计。

下面我们看几组 问卷数据

本次研究,我们共收集到125个有效样本(填写者出生于1990年或之后,但不迟于2006年),女性63名(50.4%)和男性62名(49.6%)。

样本年龄(2022年)为25.4±1.08岁,71.2%有驾驶执照,其中驾驶年龄为4.35±3.06岁。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超过85.3%的参与者认为自己经常或一般频率搭车。这一事实表明,在选择日常交通方式方面,搭车一直是中国Z世代的首选。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超过87.6%的参与者认为当前的乘车体验令人满意或还不错。大多数参与者在商务和短途旅行中乘车,通勤也是乘车的目的,而长途旅行者较少。主观因素重要性估计能表明哪些因素被认为对驾车体验的影响更大。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65.9%的参与者将安全感知作为最重要因素。大多数参与者认为空气通风、乘客数量、座位选择和声音空间体验也对驾车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体满意度与安全感知、通风满意度、声音空间满意度和座椅舒适性显著相关。

Z世代智能汽车体验研究

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几组 访谈数据 来分析一下关键词的重要性:

我们在访谈中重点提到了“ 安全感知、空气质量、车辆稳定性、安全带磨损、晕车和座椅舒适性 ”。

1)安全感知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搭乘智能汽车的常见场景是乘坐出租车。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更重视乘车时的安全体验。她们会使用录音与朋友分享行程,以确保自身安全。她们相信出行服务软件的安全,认为记录整个旅程是确保自身安全的一种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无人提及智能汽车在安全方面的作用。这说明智能汽车需要改善乘客的安全体验

“当我独自乘车时,通常会选择后座。虽然晕车,但也会选择后座,因为后座离司机更远,对陌生人来说距离更安全。在车里,会尽量避免与司机过度沟通私人信息。我也会把微信发给我的朋友,告诉他我坐了什么车,并告诉他车牌号。”——[W1]

“Dxxx(约车平台)的夜间出行功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记录。如果夜间乘车提早下车,Dxxx(约车平台)会给你打电话,确认你现在是否安全。我认为这没问题。”——[C2]

“我的主要考虑是,如果一些司机开得太快,我会非常害怕。”——[W2]

2)空气通风和气味

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车内的异味会影响他们的出行体验。有三名受访者表示,异味会导致他们晕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打开窗户来保持空气流动。 智能汽车添加自动空气质量监测,并始终保持车内空气清洁是大多数受访者的期望。

“我认为第一件事应该是气味。一上车就闻到车里的气味,因为有些司机可能会吸烟。车里的烟味和皮革的气味很难散去,所以一上车就会非常闷,或多或少会晕车。”——[C1]

“我经常打开窗户通风,因为我对空气循环很敏感。有些车会有一种奇怪的气味,或香水或汽油的气味。我受不了那种气味,所以我会打开窗户通风。”——[W2]

“有没有一个智能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汽车的空气质量并打开通风功能?”——[C2]

3)车辆稳定性

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车辆的稳定性是他们晕车的直接原因。开得太快也会降低出行体验。 改善行驶车辆的稳定性是受访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他们希望智能汽车有助于保持驾驶状态下车辆的稳定性。

“晕车最大原因之一是司机开车不稳。智能汽车能帮助司机提升制动稳定性吗?”——[C2]

“我更关心的是司机是开得快还是稳。有些旧点的车,一旦司机开得很快,车就会漂,特别不稳定。感觉好像整个人都在车里晃来晃去。稳定性与车辆有关,不同汽车在相同速度下的体验不同。”——[W2]

“预判司机的驾驶方式会有用。”——[C3]

4)系安全带

几乎所有受访者坐在乘客座位上时都系安全带,但在后排座位上不戴安全带。他们说,后安全带的扣子经常卡在座椅之间的缝隙中,很难找到。 受访者希望智能汽车会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设计能够自动抬起的安全带扣。

“副驾驶员的安全带没问题,但后座的安全带不行。怎么说呢?有时找不到插槽。有时需要挪动身体才能费力拉出来。而且后座的安全带,感觉有点紧,拉起来不那么平稳方便。”——[W2]

“后座安全带的插座有时隐藏得很深,需要找半天。”——[C4]

5)晕车和头晕

通过与受访者的对话,大多数人晕车与车辆的稳定性和气味有关。此外,在车里玩手机或看屏幕也会导致晕车。 智能汽车在设计车内屏幕时应考虑乘客晕车问题。

“在运动空间里,我盯电子屏幕,很容易头晕。”——[W2]

“相比后排,前排座椅不容易晕车是因为前视野更开阔,可以预判汽车的行驶状态。比如,需要踩刹车,乘客可以预测可能会刹车,就不容易晕车。” ——[W1]

“如果显示屏太酷炫,我会容易头晕。”——[C4]

“容易头晕,所以我不看手机,也不看电脑屏幕什么的。”——[C4]

6)座椅舒适度

大多数受访者对智能汽车的座椅舒适性感到满意,但他们都表达了对智能座椅的期望。他们希望 座椅更智能,调整起来更容易、更快。

“上车后,前排座椅可以向前移动,解放了腿部空间。”——[W2]

“如果有睡眠模式,最好能一键开启,帮助我自动调整座位等。一键直接躺下。”——[C1]

02 最终结论

分析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参与者对安全问题表现出特别关注,如果安全得不到感知,整个出行体验会很不舒适。建议 智能汽车在设计过程中应更直观地向乘客展示安全感知,并可视化车辆状态信息。

汽车内部空气循环和气味对满意度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所有人都渴望车内有新鲜空气。 智能汽车需要改进当前的通风系统,使系统更智能,并确保汽车内部的空气始终新鲜。这会使智能汽车更具吸引力。

声音空间也是影响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中国Z世代需要一个安静的声音空间来享受独处时光。如何解决这个痛点也是智能汽车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他方面,如座椅舒适性、车辆稳定性、安全带磨损和晕车,也是影响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最后,智能汽车的体验优化需要专注于增强对安全和汽车稳定性的感知、持续改善车内的感官环境、并预防晕车。

推荐阅读:

UXtester: 可用性测试的规范化和智能化

UX NPS:用户推荐度指数测量工具

UBmap:用户行为地图智能创建工具

UXnote:智能化用户日志研究工具

 

作者:王道湍、程宸

来源公众号:伊飒尔UXD学院,专注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伊飒尔UXD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