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医疗也在不断发展中,但是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却“阴云密布”,本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的情况,分析了当下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情况,一起来看一下吧。

互联网医疗三巨头“输血”背后,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穿上了“卖药人”马甲,互联网医疗巨头们也难掩初心。

3月28日,京东健康发布了2021年财报,亏损从172亿元大幅收窄至11亿元。

一时之间,互联网医疗似乎又“行”了。

与之对比,“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前几周发布的财报却“阴云密布”、亏损继续拉大。

实际上,“三巨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都在夹缝中艰难度日,自2020年创下市值神话之后,雄风不再。

让互联网医疗万亿市值梦碎的不止一只“手”:公立医疗机构逐渐强势、医生在线问诊回报少动力不足、慢病领域复诊率低都隐身其间,最关键的医保支付仍然遥遥无期。

于是,问诊服务成导流工具,“卖药”大行其道、撑起营收。

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医疗在2020年高峰期已透支未来发展空间,2021年市值或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顶峰。

互联网医疗还能否重拾赋能传统医疗产业的初心?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在何方?无论如何,肯定不是卖药。

一、互联网医疗难去“卖药”底色

2020年12月,京东健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仅仅几个交易日后,股价比发行价上涨近2倍,一个月内股价最高达到198.5港元,半月内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港元,超过百度、网易。

当时,市场疯传一家“万亿市值”公司即将诞生。

据京东健康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零售药房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近九成(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8.4%、88.8%、87.0%和86.7%)。

显而易见:京东健康的主体营收来自卖药。

“单单一个卖药的生意,如何撑起6000亿市值?”不少人表示看不懂。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资金出口较少,医疗生物板块整体疯涨——这成为互联网医疗短期爆发的背后逻辑。

2021年初,互联网医疗板块在冲高之后一路下跌。截至去年年尾,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股价惨跌七成,京东健康跌六成。

截至4月1日收盘,各家市值分别为:京东健康1516亿、阿里健康671.83亿、平安好医生224.29亿。

两年之后,据京东健康3月28日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京东健康的“医药和健康产品”营收261亿元,占总营收的85%,同比增长56.1%。

京东健康的商品收入超过八成,仍然脱不开卖药。而外界期待的“医疗服务”业务不见明显起色,未达预期。

其实,不止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三巨头里其他两家,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底色也是如此。

“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于3月15日发布的2021财报显示,“货品销售”,也就是卖药收入总计46.7亿元,占比约64%。

阿里健康最近一份财报(2021年11月24日公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占比中“医药自营业务”收入占86.8%。

其中,以“阿里健康”品牌运营的自营药房中,药品收入占比64%。

既然都是“卖药人”市值一路看跌,或许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卖药”商业模式,前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称,“在中国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那些不卖货的都亏钱。原因是医疗服务的价格在全民支出里面,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合理水平。举个例子,医疗服务费的占比应该达到医疗总支出的20%,但现在只达到了5%。达到20%时可以盈利,只有5%的时候是很难盈利的”。

二、巨头“虚胖”,背靠集团输血、连年亏损难盈利

京东健康同比亏损大幅收窄,达93.8%,成为2021年财报一大亮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大涨主要归功于京东健康新帅金恩林上任后,加速医药电商的布局。换言之,让财务数据改观的主因还是“卖药”。

电商作为京东看家本事,全力支撑京东健康业务。

京东集团作为京东健康的最大供应商及最大客户,采购额占比16%、营收占比6.5%。

阿里也不例外,浙商国际在去年11月初点评阿里健康报告中称,其业务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依旧离不开行业的高速成长和阿里系强大的资源优势”。

因此,有观点认为,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不过是互联网电商模式在医药领域的“延长线”。

平安好医生主要收入来源中卖货收入相比较小,尽管和电商平台模式略有不同,但在严重依赖母公司输血上却惊人一致。

平安健康的前五大客户中,平安寿险、平安银行、平安产险为平安集团的附属公司。而前五大客户占总收入比例约三分之一,其中最大客户的占比约19%。

据平安好医生官方称,未来将继续推进企业支付市场,这或进一步加重其对平安集团的依赖。

平安集团2.25亿金融客户、数千万人寿保险用户,成为平安好医生下一步的增长点。

即便如此,亏损已经成为这些互联网医疗巨头的常态。

2018年到2021年,平安健康连亏4年,亏损额分别为9.13亿元、7.47亿元、9.49亿元、15.38亿元。

而更甚者,毛利率也在下降。阿里健康去年5月披露了2021财年业绩(截至2021年3月31日),首次实现年度扭亏为盈,但收入不及预期。京东健康去年甚至亏损高达172.35亿元。

亏损的主要原因,有外部政策调整下转型缓慢的原因,还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医药电商市场渗透率较低,2019年市场渗透率为0.93%,2020年突破1%,达到1.21%(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

与之对比,部分国家药品线上购物的渗透率已超过30%。

在疫情带来医药产业线上化的浪潮之下,线上医药的销售额迅速上涨,但仅仅占比22.2%。

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0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7169亿元,同比增长12.5%。

其中,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达77.8%,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上涨至22.2%(根据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处方药贡献绝大部分的零售终端销售额,但其主要渠道始终牢牢把握在医院手里。

在头部电商平台强力“输血”之下,互联网医疗依赖的主营业务发展仍然受到掣肘,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必然之路。

三、第二增长曲线才是“初心”

“卖药”本非互联网医疗企业建立的本愿,通过互联网赋能传统医疗机构才是初心。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曾表示,有两类就诊完全可以在网上完成。

第一类是患者初诊后做了检查、还要去给医生看报告的情况。

初诊时已经做了问诊,后面看报告给处方,是可以在网上进行的。

另一类是慢性病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比如定期健康提醒、体检提醒、定期配药。

这些病人大约占大医院就诊患者的30%左右。这两类患者加在一起,占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每天服务量的将近40%。

拿下这40%的市场,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目标。

互联网医疗的复诊率远低于线下,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目标受众是以慢病患者为主的老年人,但是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壁垒,复诊率难以提高。

有数据显示,国内某知名平台上复诊率仅13%。推动降低线上复诊率的因素不仅在于患者,还有医生端。

实际上,较低的线上复诊费打击了医生积极性。

以全国复诊收费最高的北京为例,收费50元,而知名专家线下的普通号是100元,特需号是300元。

花费线上线下差异较大,而且,线上诊疗花费的时间成本远高于线下。这无疑提升了互联网医疗的渗透难度。

阿里健康新发展方向之一,便是锁定互联网医疗的一大重镇慢病市场。

阿里健康在财报里首次披露的慢病管理业务,截至报告期末,仅自营业务的慢病用户人数即达500万人,同比增长170%。

面对平安好医生的亏损大幅扩大,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表示:“这与战略转型期的投入有关,这些投入非常值得,非常必要”。

转型、谋求医疗服务业务的增长,难以从药品销售之外的投入中获利,这也是其他互联网医疗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安好医生为自己开的“药方”是从支付端入手,也就是找到“更有钱的买家”。

2021年全年累计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3800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24.8%。

而平安好医生上市前三年的用户付费转化率仅由0.9%提升至2.7%。

这有赖于依托平安集团的平安好医生则持续深化探索HMO模式实践。

平安好医生的战略调整从企业端支付寻找切口——重点投入B端,而非普通消费者。

这一转型始自2020年11月,当时,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向市场释放了明确信息:医保支付短期内不会向互联网医疗平台开放。

亏损扩大意味着啃下B端骨头并不容易,平安好医生转型一年多,仍然在缓慢爬坡阶段。

四、结语:医保支付,何时破局

平安好医生盯上的B端药企,恰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三个甲方(支付方)之一。

从路径上来看,平安健康是先有支付方(保险),再转化至药品销售等细分服务。

所谓三个甲方“医保、商保公司、药企”中,各方最关注的则是医保。

医保是否支付,已成为判断互联网诊疗服务含金量的“金标准”,这将解决患者支付比例较大的难题。

与公立互联网医院快速实现医保支付不同,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仍然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并未在互联网医院实现大规模覆盖。

最终仅仅实现了吸引患者更高频次地使用平台的效果,获得更多疾病管理收入。

医保作为最大单一支付方的接入,有利于在线诊疗服务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但是,医保支付破局难的一大原因在于,医疗服务市场深受政策影响,互联网医疗的多种可能性似乎随时受到压缩。

3月15日,网络流传一份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在组织专家研究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是否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的文件。

该文件已被确认属实,尽管目前作为专家建议,并未最终进入政策视野。

互联网医疗甚至整个民营医疗是否重蹈在线教育的旧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利空消息。

曾有医疗投资人称,一级市场现在已经鲜少谈互联网医疗这个概念了。

“一个概念、一个领域在市场中留存了3年、5年以上,一级市场就大概率不买单了”。

互联网医疗,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抑或峰回路转重见天日?

 

本文由 @潮汐商业评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源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