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混改,腾讯复兴陪太子读书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小白叨一叨: 中石化混改的公告一出,有不少人疑惑此举究竟是融资还是改制?25家境内外机构认购了中石化销售公司增发的股票。就公司治理而言,小股东一是不想卖力,二是别想占便宜。任凭你心比天高,小股东只能是财务投资人。

u=2305524214,1521192152&fm=23&gp=0

9月15日,中国石化(600028.SH)发布了《关于子公司销售有限公司引进投资者的公告》。25家境内外机构以1070.94亿元认购中石化销售公司增发的股票。交易完成后销售公司注册资本从200亿元增至285.67亿元,新股东合计其中的29.99%。

中石化到底想改制还是融资,25家投资机构名单最终给出了答案。

从框架设计上就是融资而非改制

就公司治理而言,小股东一是不想卖力,二是别想占便宜。 比如此次受到广泛关注的腾讯,与人保、麦盛组成“保腾盛能源基金”,以100亿代价取得中石化销售公司2.8%股权。腾讯在保腾盛的份额为24.5%,因而间接持股0.69%。

这样小的股比,腾讯会卖力让持有99.31%的其它股东“搭便车”吗?另一方面,腾讯能借助中石化销售公司3万座加油站、2.4万座便利店及8000万用户数据独得拓展O2O、车联网、金融服务、广告业务之便吗?持有99.31%的其它股东——中石化、复兴、新奥,能答应吗?

所以,任凭你心比天高,小股东只能是财务投资人。 

从“改制”结果看的确属于融资

傅成玉曾以三个优先——“国内企业优先,产业资本优先,惠及民生的优先”,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混改”。最终的结果却是财务投资者占绝对优势:在29.99%中,人保、中金、信达、嘉实、华夏、厚朴、工银瑞信、长江养老保险、生命人寿保险、中邮人寿……实业资金占有的份额只有腾讯的0.69%和新奥能源的1.12%!

毫无疑问,中石化筛选投资者的基本原则是“价高者得”,“三个优先”的权重基本可以忽略。

“改制”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里,25家投资机构将获得11个董事席位中的3个。新股东派出董事是“自带干粮、提合理化建议”来的,没想到“参政议政”名额这样少,8个投资机构摊不到1个。人保、华夏、嘉实的出资远高于腾讯,中金、信达地位“贵不可言”,复兴、厚朴、金石都非等闲之辈……腾讯只有赔太子读书的份儿。

如果中石化真想改制,应当只引进一家企业,比如腾讯,因为“龙多了不下雨”。拿不这么多钱出没关系,可以牵头组成财团,以腾讯的影响力和中石化销售公司标的的品质,组织1000亿资金有何哉! 如果中石化或后续“混改”的央企采用这样的框架,BAT们参与的热情会比现在高得多!

 

附:25家投资机构名单及出资金额

 

本文作者:@Eastland ;转载自: 虎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