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威腾网  •  扫码分享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他说,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机器人了

题图 / 孙世前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是一个机器人迷,那一定会记得在2016年底举办的SHCC上,出现了一款用全金属打造,可以完全自动变形的“太空堡垒骷髅战机”。这个作品一经曝光便迅速在海内外的社交网络上上走红,甚至该机体的原设计师河森正治,以及著名模型封绘师天神英贵也专程赶到现场,并表示“想不到真的可以实现”。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孙世前(左)与他的“骷髅战机”

这个作品的作者名叫孙世前。除了“骷髅战机”之外,包括2016年在CCG和ChinaJoy上出现的外骨骼同步机器人“bilibili号”,以及2016年9月在北京崇文门展出,来自于《怪物猎人》中的巨型可动雕塑“金狮子王”,这背后都有孙世前的身影。

热爱机器人的80后

在不少机器人粉丝看来,孙世前绝对称得上是“大神”。当代青年艺术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毕业,SIV-TIME艺术联盟发起人,模型论坛ACTOYS创作版主,工程师……正是这些丰富的经验和经历,成为了孙世前创作这些作品的契机。

和很多80后一样,曾经在电视上播放过的《变形金刚》、《太空堡垒》等动画,也同样伴随着孙世前的成长。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年幼的孙世前并没有办法去购买相关的玩具,只能用纸板和橡皮泥来满足自己对机器人的热爱,甚至还做出了可以变形的机器人。在考入中央美院之后,孙世前一边用闲暇时间打工,一边用这些赚来的钱收藏了更多的正版机器人玩具,并因此在ACTOYS上结识了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好。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作为一个机器人迷,孙世前收藏了很多机器人相关的玩具

“其实我在中央美院学的是公共艺术专业。只不过因为喜欢雕塑,所以就一直跟雕塑系的老师同学一起玩,也跟他们一起做了点项目。”孙世前回忆道,“毕业后因为本专业的原因,还有幸参与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样的国家级项目,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觉得自己心中还是喜欢机器人,应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决定跳出来了。”

对于现在已经三十几岁的孙世前而言,对于机器人的热爱确实影响了他的前半生。他说,现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种“宿命感”,与机器人结下的不解之缘,将是他这辈子的使命。

机器人艺术家

在谈到他所做的这些作品时,孙世前向ACGx表示他更愿意将其称为“机器人艺术”。

“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其实是2014年,那个时候给《变形金刚》官方做的巡展雕像。很多人问我’能不能走两步?能不能变个形?’,一开始我的回答就是不能,因为也没人做过嘛。后来就想既然没人做过,那么自己能不能尝试一下,就从变形的开始。”

让冷冰冰的雕塑动起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十分地困难。一方面,这些机器人在技术的实施性上遇到了不小的难度,只能先从简单的入手,然后再逐级改良。而另外一方面,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还必须同时把握好这些作品的艺术造型,使其更富有观赏性。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孙世前制作的中国风作品《龙·崛起》

“我希望这些作品能更有个性,但同时我们也更注重版权问题。”孙世前说,他们这几年推出的作品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当他们希望能够推出一款新的作品时,会想办法获得正版授权。

如今,这种对版权的重视,也让孙世前对机器人的“爱”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目前,孙世前和他的团队正在制作机械版的十二生肖,为了让这个完全原创的作品更加有血有肉,他们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打磨了世界观,也正在和一些著名的网络作家、漫画平台合作,把机器人雕塑与小说、漫画结合起来。而这套原创机器人艺术作品,将在三年后与广大机械迷们见面。

在采访过程中ACGx发现,孙世前内心更渴望的,其实是做出一款真正属于中国的机甲作品,并将其展示到世界各地。

属于中国的机甲

然而,在孙世前内心的终 极 奋斗目标,却大大超出了ACGx记者的预料。他和他团队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希望能做出一款真正能够驾驶的机甲。对于机械迷和科幻迷来说,像《机动战士高达》、《环太平洋》里面出现的那样能够驾驶的机器人,其实是一个令人激动且遥不可及的梦想,也是这些机甲类作品最吸引人心的元素之一。

2012年,日本的一家名为“水道桥重工”的民间团体就曾公布了一款名为“kuratas”的可驾驶机甲,并于2015年初彻底实现了商品化,售价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6万)。而美国一家名为MegaBots的巨型机器人制造公司,也在去年公布了一款名为“MegaBots 2”的载人机器人。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MegaBots2(左)和 kuratas (右)

“他们两个都做的非常好,只不过水道桥是轮式的,美国的那个是双履带的,都更像是一个像车一样的移动方式,我们就想能不能有其他方式更拟真一些。”孙世前说,做出一个真正可以驾驶的机器人,是他奋斗的终极目标。

但是,这样的目标也注定让孙世前走上了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他首先遇到的问题很现实,就是生存问题。毕竟设计制造可驾驶的机器人仅凭一人之力其实根本无法实现,需要召集团队,但团队建立起来之后也必须得保证大家的生存问题。所以在最近的这几年里,孙世前其实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疲劳的状态,不仅需要从零开始解决团队的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他不断地去做一些包括公共艺术在内的其他项目,用赚来的钱来养活整个团队。

好在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像万达、新浪、有妖气、b站、世嘉这些国内外公司,以及一些电影选法的机构,都非常欣赏孙世前的作品,甚至孙世前工作室还以唯一一家特种雕塑供应商的身份,进入了腾讯的供应商体系。目前,孙世前的两个工作室已经进入了收支平衡的状态。

此外,技术上的难题仍然需要孙世前不断攻克,毕竟这需要技术与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实现。比如像在SHCC亮相的“骷髅战机”,孙世前及其团队前后花了6个月的时间,造了3个不同的版本才达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状态。而制作这个作品所使用到的技术和经验,则来源于此前制作的3个完全不同的可变形雕塑项目。

机器人艺术家孙世前: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机甲

孙世前与Ai.Frame共同B站制作的“bilibili号”

孙世前告诉ACGx,实际上他们做的每一个作品,其实都是解决了一个相应的技术难点。比如在2016年7月在CCG上首度公开的“bilibili号”,就是解决了上半身操控的尝试,而2016年8月公开的“龙马”,则是解决了四足行走的动平衡问题。而通过这些作品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实际上也是解决了制造机器人将会遇到的难题,而他们最终都会整合在可驾驶的机器人上面。

“其实这个过程是一步步这是十多年的积累,从小的改造开始做起。说实话,如果是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你给我说做一个能走的,能变形的,其实我也会觉得做不出来。因为只有慢慢一点点地去实现,我们才会有信心、动力,把这个事情一步一步地往下去做。”

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拆分成目前可以实现的作品,孙世前这种踏实的步伐,也让让的作品逐渐从最原始的30厘米高逐渐变成了3层楼高。这也让ACGx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的可驾驶机器人的问世,也许真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article>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