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投资“差评”遭全民尽调,微信内容生态困境何解?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腾讯投资“差评”遭全民尽调,微信内容生态困境何解?

腾讯自媒体投资的“第一役”,刚刚公布就遭遇了争议。腾讯昨夜通过官方微信号紧急发布了一则“声明”,表示“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我们将协商退股。”

 

兴趣内容基金3000万投资科技自媒体“差评”的消息放出不到一天,就遭到了自媒体圈的“群嘲”。

这家圈内“声名狼藉”的自媒体,长久以来都背负着“抄袭”、“洗稿”的恶名,可以称得上是“行业公敌”。难怪消息一出,腾讯的投资逻辑乃至价值观都倍受质疑。

腾讯投资差评被“差评”,背后其实是作为内容平台方愈来愈深的内在矛盾:

1.腾讯不再甘心做内容创业者的管道,而是分享内容创业红利,引导内容创业浪潮的风向;

2.事实上的“网络中立”原则已经成为腾讯头上的紧箍咒,这让它在封杀抖音短视频时引发众怒,也让它投资差评时收获差评。

微信的崛起曾经使运营商沦为“管道”,而一旦微信成为新的通讯系统,则难逃自身被“管道化”的宿命,无论是曾经对网易云音乐、虾米的“封杀”还是对于短视频的“禁令”,不过都是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裳(免费输送流量)。

微信“管道化”的一个表现就是内容领域。

由于不掌握流量分发大权,微信无法像头条一样通过信息流广告赚个盆满钵满,头部内容创业者在通过微信“吸粉”之后,纷纷找到电商、知识付费、定制内容、原生广告等自变现方式。对于朋友圈、群这样的“社交通道”,微信也很难像微博那样向内容创业者收取“流量费”。

不仅如此,内容创业者们还在纷纷通过知识星球、小鹅通等内容社群把微信“铁粉”转移到自家“后院”,对此腾讯也无能为力,顶多只能通过投资知识星球的方式来参与。

而新晋、长尾的内容创业者不仅在微信上很难出头,难以找到精准粉丝群体,官方的“广告联盟”对他们更是杯水车薪。

订阅体系、社交传播不仅让微信沦为了内容方获取粉丝的管道,还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效率(今日头条的新slogan「信息创造价值」简直是针锋相对)。

在信息发现、信息消费、信息传播方面,在帮助内容创作者快速获取粉丝方面,微信早早就落于头条、微博。进入短视频时代之后更是如此,这或许可以解释抖音的崛起何以让“唱衰腾讯”的论调甚嚣尘上。

虽然去年曾经传出过订阅号变信息流的传闻,但微信收回流量分发权必将破坏微信内容生态的根基,所以迟迟未能遂行。然而,微信重振公号内容生态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虽然微信公号的底层逻辑不可能重构,但细节的优化却在加速推进。

根据三节课的统计,从3月以来,微信一共进行了22次更新,涉及37处变化(最新一次是上线“浏览中的网页/文章可缩小为浮窗”功能)。而这些变化大都是为了提高微信公号的信息展示、获取效率(比如公众号可单独推送视频、音频、图片,脱掉了“文章”这一形式枷锁),给内容生产者更多的激励(微信公众号地步和文中广告位的流量主分成比例将优化上调,高阅读活跃流量住可获更高收益)。

不仅如此,腾讯还试图重新扶植早前就尝试过的“看一看”。

微信“另起炉灶”的信息流板块“看一看”,由于入口隐蔽,无法撼动订阅号的分发方式,所以上线之后并未掀起波澜。

4月29号,微信上线“热议话题”,试图以话题为中心对公号内容进行专题聚合和集中展示,并在“看一看”和微信公号底部都开了入口。

总体来看,微信试图在重新调整内容生态,提高信息发现和消费的效率,向头条和微博看齐(热点话题等同于微博的热点广场),同时对于内容创作者以更多的激励。 

然而这些“小修小补”并不能扭转微信内容生态的尴尬,不然它也不会破天荒地投资一家自媒体。

只要微信社交分发的逻辑没有改变,只要订阅号不变成信息流形态,头条、抖音、微博等平台“分流”的趋势就无法被遏止。

这或许可以解释腾讯何以毫不避嫌,亲自投资自媒体,眼看着内容创业者纷纷“狡兔三窟”乃至于重心全都外移,微信订阅号体系又不能够“推倒重来”,只能不顾清议,亲自下场了。

不甘心做为竞品、微信电商、内容创业者提供流量,“慕虚名而少实利”的管道,腾讯只能通过投资的方式来收“过路税”。然而,“网络中立”原则又让它动辄得咎,因为“嫡系”即意味着官方的“背书”,政策、流量的倾斜,价值观的认同。 

虽然腾讯投资的微信生态公司,都会撇清与官方的关系,表示未受偏袒与照顾。然而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大家还是会把拼多多快速崛起归功于微信官方的“默许”乃至支持。

虽然腾讯集团公关负责人对于投资差评的解释是:请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断定为腾讯的立场。然而,这样自欺欺人的“内部切割”是站不住脚的,也很难令人信服。腾讯的投资不可能和其“管道”身份撇清关系,也无法假装“价值中立”的立场。

无法自下场踢球的腾讯,哪怕采取低调的财务投资式,不惜背负“变身投行”、“没有梦想”的指责,依然难逃生态企业(包括自媒体们)的质疑。

而财务投资注定难以束缚住拼多多、快手们甚至“差评”们的野心。拼多多依然身在微信心思独立,利用微信导流到自家平台(拼多多来自App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50%),对此腾讯也只能听之任之。另外,腾讯投资的快手却因为没有得到流量倾斜,未能阻击抖音的狂飙崛起,而且自己也心有异志,并未放弃打造自己的社交帝国。 

微信的“管道化”困境不仅仅体现在内容领域。

小程序本来是扭转微信“管道化”的关键一步棋,至少可以让它成为应用商店。问题在于,从一开始小程序就坚持去中心化的分发,不设中心广场和排行榜。这让小程序创业者们只能去过度使用“社交管道”,小游戏对于微信群聊的“毁灭性污染”就是后果之一。

在尚未开放朋友圈分享的情况下,微信群已经沦为了小程序们病毒传播的“管道”,让微信群的环境进一步恶化,更有媒体直言“小游戏正在毁灭微信群聊”,就像当年垃圾短信几乎毁了短信收件箱一样。

腾讯不得不紧急收紧小游戏的分享政策。5月9日,微信发布公告称小游戏拒绝“分享滥用”,对具有强制分享、利诱分享等行为的小游戏进行能力限制惩罚,情节严重者将被下架。

即使微信不顾开发者的抵触,强行勒住社交分享的缰绳,小游戏却依然可能重蹈当年开心农场等一波社交游戏的覆辙。国外有数据表明Facebook中的social game 平均用户黏着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说大多数用户在玩了6个月之后就会觉得没意思,离开游戏。

所以,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小游戏既让多数用户远离微信群聊,在厌倦了社交比拼之后,微信社交生态也已经深受“污染”。 

当移动互联网进入红利消退的下半场,手机的工具属性将会越来越弱,娱乐属性会越来越增强。短视频在2017年异军突起,六款短视频App的日均在线时长均超过了1个小时,“抖音威胁论”都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电视时代”的到来。微信希望通过“探索线下”来不断加强工具属性,然而在娱乐属性方面它无能为力。(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张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腾讯投资“差评”遭全民尽调,微信内容生态困境何解?

随意打赏

腾讯投资虎牙直播腾讯全民wifi腾讯微信下载腾讯企业微信腾讯科技微信腾讯投资京东腾讯差评鼎晖投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