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之后,有几样消费类产品能经得住考验?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随着科技发展,各类新型产品呈现爆炸式增长。

【若离 / 翻译,陈倩敏 / 编辑】近几十年来,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各门类的消费产品蓬勃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从个人电脑、平板、智能手机、大尺寸平板电视、高分辨率录制媒体,到无数消费这类媒体的传输方式,新科技已经和普罗大众的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在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人们内心对技术的信念仍然会推动热门的新科技产品大范围普及,对这类科技发展的种种期望已经开始构成人类未来观念的雏形。“下一代大热的新产品技术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不是普通的热议话题。为了找出答案,我们要研究最新的产品新闻和科技进步成果,对它们进行分析解读,才可筛选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然而,透过这个特别的问题“棱镜”来观察,我们形成的一些看法都还只是隐隐约约的模糊感觉。但我们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当然得继续关注重要的新产品和技术革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重要的科技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冒出什么任何产品技术的明日之星

当然,目前涌现了众多新的消费类产品类型,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部件、虚拟现实(VR)和(或)增强现实技术、联网汽车(connected cars),诸如此类。但是,这所有的新类型产品,看起来无一具有能为普罗大众认可接受的潜质,还无法像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视甚至平板电脑等产品那样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虚拟现实无疑是今年科技圈的热门话题。

让我们多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吧。

上述新产品类型里,不少给人的感觉更像MP3播放器或者蓝光碟——在后者诞生的年代里,它们运用的技术也占有重要地位,可就其现实应用的普及性而言,都不属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那类产品。

有些技术面临的挑战在于,产品实际上只能吸引小部分消费者,例如可穿戴设备和虚拟/增强现实耳机。公允地说,这类产品只能出现在技术发展的初期,此后无疑会不断改进,直到应用该技术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不过到目前为止,它们看上去还不像那种我们未来五到七年后还会继续热议的技术。

至于智能家居和互联网汽车,它们也还处于开发早期。事实上,我预计这两类产品的开发历程比前述产品长得多。相对来说,现在所处的阶段甚至堪比婴儿期。而要让这些类型的产品赢得认可和广泛运用,最大的挑战并非技术。在其发展期间,真正的挑战是行业内互相竞争的技术标准。

遗憾的是,英特尔高通谷歌苹果这些业内大牌都在开发各不相同的标准,而且谁都不会很快放弃自家的标准。在未来多年里,智能家居市场的局势仍会因此变得格外复杂。

而对于联网汽车,各家汽车制造商都将对旗下产品的安全性和联网性能做出重要的改进。要真正推出汽车对汽车(vehicle-to-vehicle)的智能化技术,技术与法律方面的标准或要求非常必要。可直到现在,那些标准只是一些汽车业、科技业、保险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高管前瞻性的设想而已。

名叫Wepod的无人驾驶汽车,马上就要在荷兰用于公共交通了。Wepod 将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在公路上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

今后几年里,消费级产品的技术将有待于产业进一步完善与重组,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使相互独立的组织能够沟通合作起来。这些努力实质上都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充分掌控技术发展。到未来,部分技术可能借助移动APP成熟起来。

不过我也相信,对独立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只有那些“以消费者为本”的服务,才能逾越单个种类的设备和特定操作系统的界限,其影响才会越来越大。

同时,我们还将会目睹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类型和少数尚未发明的新类型产品继续向前演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很有可能看到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形形色色的新科技产品会吸引越来越多受众特定、因而相对小众的市场。

我认为这样的发展并不是坏事,当然,它和我们过去经历的发展轨迹迥然不同,它也可能创造另一面不同以往的“棱镜”。 届时,我们将会透过那面新的镜子,重新审视未来研发的产品和未来的技术进步。(本文编译自Technalysis Research创始人鲍勃 · 奥多奈尔(Bob O’Donnell)的评论文章,中文内容首发钛媒体,配图来自网络)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