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网三评今日头条,看媒介演进简史及其diss链
自9月18日起,人民网连续三天密集发表署名“羽生”的评论文章,指出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单纯靠算法推荐模式的问题。虽然此前,很多媒体以及用户都对这类资讯平台做出过评价,但就像此前点评王者荣耀一样,人民网的“威力”很大。《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这三篇文章,再次在业界掀起了一股议论狂潮。
把算法视为核心力的今日头条,这次算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官媒署名文章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人民网这次主要写了什么。第一篇重申了“看门人”的重要性。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传播色情低俗内容,还只是智能新闻平台在内容分发方面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再比如未经科学验证的健康知识、夸大其词的广告、只为博眼球的标题党、过于情绪化的观点乃至毫无用处的信息,都时常出现在智能平台首页的推荐当中。此外,人民网还总结了网友对于劣质信息的印象: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对错不分,价值导向错乱;缺乏深度,内容和观点越来越肤浅。
第二篇肯定了智能化信息传播机制的精准匹配效率,同时也认为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人民网想要提醒用户勇于驶出信息的孤岛,敢于走出知识的一亩三分地。
第三篇传递的问题是:为了迎合用户和追求流量,智能推荐平台可能走向媚俗化,并过度追求“眼球新闻”。说得直白一些,会让从业者认为搞深度内容还不如去拍搞笑视频。这是走向创新的反面,甚至可能从根上破坏创新的源动力。
这三则评论普通用户看了可能也能心领神会。而关键之处其实在于这是官媒署名文章。上一次评王者荣耀的署名是“理观”。署名文章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常常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中看到“任仲平”“国平”“郑青原”“仲祖文”等评论文章。在关键时刻,这些署名文章往往对舆论走向起到极大作用。比如”任仲平”其实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
“羽生”、“理观”所代表的,不是人民网单个评论员的想法,而是其评论部的意思和官媒的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此前解读“任仲平”“国平”等时,曾提出观察人士的看法:政策、思想的阶层化传递,常有封闭与机械化之感,笔名文章在官媒发表,直接面对公众,具有更大的宣传半径和宣传效果,部委亦能向外界宣告其态度。
若从这个角度看,今日头条面临的问题便是:流量至上的算法推荐机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情绪,这已经引起了更高层面的“警惕或者说是关注”,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问题。
媒介演进带来了哪些传播影响?
人民网是严肃认真的。背后其实也直指算法推荐模式下内容的粗鄙化。
以今日头条为代表,对外标榜纯算法模式的内容分发平台刻意培养的,更多不是兼听的民众,而是猎奇和需要宣泄的网民。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自觉抵制去日本购物,我承诺,不去日本……”等粗鄙化的口号,实则是对话语的一种绑架。当然,这样的标题,不仅仅只存在于今日头条上。
那么,传统媒体时代是这样吗?一直到二三线以下城市成年人都有手机之前,其实火车杂志、地摊文学还是很盛行的。现在传播猎奇和低俗内容的应用,有点类似于这类媒介形态。
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音视频客户端最后到内容分发平台,实际上,这些过程的媒介演进一直是技术革命推动的。560多年前,古登堡印刷术和电力时代的碰撞最终演变为一场媒介革命,报纸由此成为媒介革命的先驱者。相对于口头传播、人际传播及书写等传播方式,报纸是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强势媒介。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电子传播手段发展起来,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媒介形态迭代,使得受众数量迅速激增,大众传播时代正式到来。广播的出现使得传播形态逐渐趋于多元化,电视成为了20世纪最成功的媒介。
一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新闻媒体机构为主的生态环境,信息交互和非线性即时传播迅速发展。此后移动互联网浪潮,更是加速了个人赋权的社会化传播进程。
大概是文人相轻的缘故(媒体人也能算半个文人把),曾几何时,做杂志的瞧不上报纸的,做广播的瞧不上纸媒,电视媒体瞧不上纸媒和广播;后来门户网站很强势,但后来他们却会被新闻客户端的同事diss,毕竟移动化才是未来;然后新闻客户端渐渐衍生成资讯客户端,因为资讯的意义更广泛;与此同时,今日头条带着算法模式席卷而来,编辑都被智能机器diss了。
当然,还有一些资讯客户端是保留了人工干预的,人民网这次就强调说,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人机结合”有可能是另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在依靠甚至依赖算法的当下,也可以将更多人工劳动引入其中,看似又回到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但实际上既发挥了技术的优势,又弥补了存在的不足,实现了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当机器算法推荐露出他自身的局限性和平台对流量无尽的贪婪,利用内容去谄媚或控制用户之时,今日头条处在这条diss链条的哪个位置呢?
和算法模式的内容平台谈媒体责任合适吗?
新闻客户端这个物种其实不存在了,要么说资讯客户端,而现在各家定位更愿意称自己为内容分发平台。那么,对一个算法推荐模式的内容分发平台谈媒体责任,合适吗?
媒体责任是什么?晚年开始把新闻专业化作为自己职业理想的普利策,把从事报道的记者比作站在船头的“瞭望者”。普利策认为,作为瞭望者,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仔细观察和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险滩暗礁,以使轮船能够根据气象和水情变化,及时调整航速和航向。
“瞭望者”角色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说法,它其实也反映出,做新闻谈职业精神比谈理想更合适。媒体先是要做环境监测者,也就是记录这个时代,然后是把社会监督者和舆论引导者这两个角色做好。
我们看一下人民网三评后今日头条的回应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机器学习已经在信息分发中表现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长尾内容的分发和触达。它和信息传播介质的升级一起,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知识门槛,让“知识普惠”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不可替代和降低门槛,这才是核心。头条在回应中似乎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边界”。这厢人民网还在强调——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舆论也在呼吁,技术的迭代与创新,确实容易突破法律的边界,踏入规则的“无人区”;一旦失去节制的美德,算法也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创新的反面。
一直以来,媒体责任的含义都不会变化。当然,至于分发效率,是另外一回事,是信息数据库的效能问题。然而今日头条,即便不是一家纯媒体,就拥有算法推荐这一科技所赋予的“豁免权”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