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三天可见”为何引发了好友信任危机?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朋友圈三天可见”为何引发了好友信任危机?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朋友圈三天可见”正在成为微信好友关系的一块试金石,也引发了好友之间无穷无尽的猜疑链,甚至是信任危机。

三日可见、指定可见、指定不可见、屏蔽不可见——在把握中国人情社会复杂幽微的关系学方面,微信可谓炉火纯青,然而功能日趋复杂令用户心智成本大增,却依然难以令所有人满意。

人际关系这么复杂,人心这么微妙多边,岂是分组、指定可见范围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朋友圈三天可见”之所以引发了好友之间的相互猜疑,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对关系性质的认定不一致,另一方面,则是不同人自我暴露的尺度差异。

微信通过隐私权限、可见范围的设置来“最大化容纳”这些差异,却也在不断制造看不见的裂痕,酝酿随时可能爆发的信任危机。“朋友圈三天可见风波”只是这些危机的集中爆发而已。

这不是微信的产品能力的问题,而是所有的一次性关系都转为永久的关注关系,所有的社交足迹都历历可证之后所带来了社交关系管理危机,以至于有些人要用很不友好的群发的方式测试那些拉黑你的人(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间)。

人们会渐渐会忘记微信时代之前的人际关系,而木心的《从前慢》则更像是史前时代的事了。那时候,陌生人只是就此别过,参商永隔,不会带着一条向前向后延伸的社交尾巴(生活轨迹)。那时候,陌生人进阶成为熟人,相知、相熟只能听凭命运的偶然震颤。

今天,加了微信不仅不再可能“失联”,而且从此成为数字世界鸡犬相闻的邻居,每一条动态都有可能成为关系进阶的契机。人们的社交视野因此大为扩展,找到同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人们的社交关系突破物理限制而带来的自由的拓展。

但同时也意味着社交负担的与日剧增,微信关系链的不能承受之重。

今天,很多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的live stream都会涌现在你的朋友圈中。就像你把每一个兴趣光谱都收入公号订阅列表中,你的订阅列表仿佛一块色彩越分越幽微的色板,映衬出你内心一个个旁逸斜出的兴趣,年深日久竟成纵横错乱不可收拾的杂草园。你偶然的兴起,朋友的安利,持续一两天的激情,全都沉淀为沉重的关注关系。

更何况,人的关系链一直处于拓展之中,人对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演进,静止的隐私设置如何应对这样的持续变动?新加的陌生人,在无法预计与他/她的关系走向之前,应该把他/她加入哪个分组?随着你们关系的升温、降温,朋友圈权限是不是应该体现出这种亲疏远近之变?

人是在不断成长的,今日之我视昨日之我有时会不忍直视,你不愿承认那就是今日之你的前身,你的软肋只愿意暴露给那个不会嫌弃的人,然而你又不愿意放弃在朋友圈中抛出“漂流瓶”的想法,或许新加的小哥哥/小姐姐会因为你的朋友圈状态对自己产生兴趣?

虽然明知道朋友圈动态会成为你社交形象的一面镜子,然而我们不可能像维护Linkedin动态一样时时绷紧这根弦,在夜半时分我们又像把它作为自己的情绪出口。这是你的后花园,同时也是别人窥视你的一扇窗,它是你的园地,却又不是你的。除非你心甘情愿把朋友圈当作“工作圈”来用,否则这种矛盾会一直缭绕不散。

扎克伯格有一个天真的社交图谱理想,据 《Facebook效应》的作者David Kirkpatrick透露,在2009年对扎克伯格的一次采访中,他三次强调在Facebook上“You have one identity”。

在Facebook成立之初曾有人建议扎克伯格将work profile和fun social profile分开显示,对此他表示强烈反对,“你在朋友、同事或其他人面前维持不同形象的日子很快就将结束。” 然而,Facebook很快就遇到了“语境崩塌”的问题(详见钛媒体文章《“改变世界,而后被世界抛弃”,这个魔咒继续送给Twitter》),只能通过Facebook messanger和instagram来挽救日渐低迷的活跃度。

以至于科幻电影中那样的数字化未来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的状态都会自动数字化么?人们真的愿意在互联网上完完全全暴露自我么?朋友圈和Facebook homepage这样集中展现的自我,正在被越来越碎片化的自我所取代。

陌陌去年开始转向的视频社交战略会是朋友圈的解药么?从“污名化”的约炮平台转向当娱乐平台,人们或许就可以放下社交包袱,当不再以月抛为目的,不再患得患失约到的成功率,不再从奢求从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或许就可以轻装上阵,以真面目示人。

而亲密的闺蜜、死党关系已无法从微信群的噪声丛林里抽身出来,所以转向了见面开黑。

《王者荣耀》的风靡,正是源于微信在熟人社交方面的疲乏无力,当朋友圈已经沦为了“工作圈”、“事业圈”、“营销圈”,那里的互动已经不足以成为亲密关系间的粘合剂,而一些亲密关系的互动也在转移到微博上。(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张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随意打赏

朋友圈三天可见三天 朋友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