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最具潜力50家创业公司:这三家亚洲AI公司凭什么上榜? | 速途网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速途网11月7日消息(报道:王佩) 近日,全球知名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公布了“2025年全球最具潜力50家创业公司”(以下简称TI50)榜单,其中亚洲Top3被三家中国公司包揽——Butterfly Effect(Manus母公司)、千寻智能(Spirit AI)、爱诗科技(旗下PixVerse/拍我AI)。这份被誉为“全球初创企业风向标”的榜单,向来以“严苛”著称:不仅考察公司的技术壁垒,更看重商业化落地能力与增长潜力。这三家公司为何能在OpenAI、Anthropic等巨头的阴影下突围?它们的产品到底戳中了市场的哪些痛点?  

2025年全球最具潜力50家创业公司:这三家亚洲AI公司凭什么上榜? | 速途网

Butterfly Effect:从“手脑并用”到“一码难求”的通用AI

说起Butterfly Effect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如果说它的核心产品是Manus,可能很多人在今年被其刷过屏。

今年3月份,通用AI智能体Manus开启了邀请制内测,当时的宣传文案“比肩DeepSeek”“AI Agent的GPT时刻”以及邀请码价格最高被炒至近十万,引发了行业的关注。而Manus的研发团队所属公司就是红色蝴蝶(Butterfly Effect)。

2025年4月,公司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由Benchmark领投,估值飙升至5亿美元;7月,更是将总部从开曼迁至新加坡,国内团队进行裁员优化,聚焦全球化布局。  

2025年全球最具潜力50家创业公司:这三家亚洲AI公司凭什么上榜? | 速途网

Manus的定位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核心理念是“手脑并用”——不仅能理解自然语言,更能完成复杂多步骤任务。比如,用户只需说“帮我筛选最近一周的简历,选出有3年以上Java经验的候选人,然后预订明天上午10点的面试场地,并发送邮件通知对方”,Manus能自动完成简历筛选、场地预订、邮件发送等一系列操作。在GAIA基准测试的通用AI评估体系中,Manus取得了SOTA当时最优成绩。  

但光鲜的成绩背后,Butterfly Effect也有隐忧。有用户反馈,Manus在处理“模糊需求”时仍有不足——比如“帮我找一家适合团建的餐厅”,若没有明确预算、人数、口味偏好,Manus可能会给出大量无关选项。此外,随着用户量的激增,服务器稳定性问题也逐渐暴露。 

不过瑕不掩瑜,其技术实力以及成长潜力,还是获得了The Information的肯定。

千寻智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具身智能

与Butterfly Effect的“软件基因”不同,千寻智能(Spirit AI)从成立之初就瞄准了“硬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2024年,前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韩峰涛创立千寻智能,团队成员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字节、小米、腾讯等企业,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化经验。  

2025年6月,千寻智能发布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这款机器人:拥有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负载自重比达1:1,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

2025年全球最具潜力50家创业公司:这三家亚洲AI公司凭什么上榜? | 速途网

更关键的是,千寻智能自研的Spirit v1 VLA模型,攻克了柔性物体长程操作的难题,比如叠衣服,Moz1能准确识别衣物的材质、形状,完成“拿起-对齐-折叠”的完整流程,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  

韩峰涛曾表示:“具身智能的核心不是‘做机器人’,而是‘让机器人有用’。”为此,千寻智能从一开始就聚焦“场景落地”,如Moz1的目标客户是制造业、物流、家庭服务等需要“柔性操作”的领域。在制造业中,Moz1可完成精密零件的装配;在物流中,可分拣易碎物品;在家庭中,可帮忙叠衣服、整理房间。

2025年3月,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7月,又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

在速途网看来,资本的持续加码,正是对其“技术+场景”路线的认可。  

爱诗科技:从“增长最快”到“用户最爱”的AI视频玩家

在全球AI视频生成赛道,爱诗科技是“后来者”,却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突出重围。2023年,爱诗科技成立,旗下核心产品为PixVerse(海外版)及拍我AI(国内版),均面向C端大众与专业创作者提供AI视频生成服务。

截至2025年10月,PixVerse用户规模已突破1亿,全球月活超1600万,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过4000万美元,成立不到一年收入增长超10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AI视频平台之一。  

速途网了解到,与多数AI视频工具强调“技术参数”不同,爱诗科技更关注“创作体验”。比如,其自研的DiT架构视频生成模型,历经八个版本五次迭代,实现了“准实时生成”、“高质量音画同步”、“角色一致性”等核心突破。

更关键的是,爱诗科技推出了一系列“傻瓜式”功能:比如“Magic Brush运动笔刷”,用户可通过笔刷精确控制元素的运动轨迹,比如让汽车转弯、让树叶飘落;“Sound智能音效”,能自动匹配画面节奏,比如奔跑时的脚步声、下雨时的雨滴声;“Speech智能人声”,可将文本转为语音,并实现唇形同步。这些功能,让普通用户无需学习复杂的prompt技巧,就能生成专业级视频。  

爱诗科技从一开始就聚焦“降低创作门槛”——比如,“拍我AI”针对国内用户习惯优化,增加了“方言语音生成”“中国风滤镜”等功能,成为国内AI视频生成的“首选平台”。2025年,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目前B轮与B+轮融资已超4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等。  

AI创业的下半场,拼的是“落地”与“边界”

从Butterfly Effect的“通用AI”、千寻智能的“具身智能”到爱诗科技的“AI视频”,这三家公司的成功,在速途网看来折射出AI创业下半场的核心逻辑:技术不再是唯一的壁垒,能否将技术与场景结合、能否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Butterfly Effect的Manus虽强,但仍需解决“模糊需求”与“服务器稳定性”问题;千寻智能的Moz1虽先进,但仍需拓展“应用场景”,比如医疗、教育;爱诗科技的PixVerse虽增长快,但仍需应对“版权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它们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不过,正如《The Information》所言:“这些公司代表了AI行业的未来——不是‘替代人类’,而是‘增强人类’。”在这个意义上,Butterfly Effect、千寻智能、爱诗科技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