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血战AI现金流承压:五大业务何时握紧成拳? | 速途网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昆仑万维血战AI现金流承压:五大业务何时握紧成拳? | 速途网

近日,昆仑万维交出了第三季答卷:58.05亿元营收同比暴涨51.63%净利润1.9亿元实现环比扭亏。但扭亏背后,公司仍在“失血”,其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9亿元正向流入下降330%,同时有息负债规模达11.9亿元,货币资金储备仅8.6亿元。

昆仑万维血战AI现金流承压:五大业务何时握紧成拳? | 速途网

作为All in AI最为坚决,业务铺开领域广泛的公司之一,昆仑万维的盈利拐点已经显现,但现金流转正,也是其迫切需求。

昆仑万维血战AI现金流承压:五大业务何时握紧成拳? | 速途网

游戏老三到AI移民:昆仑万维的新五驾马车

作为在大A游戏板块市值第三的公司,昆仑万维的业务版图却早已不是那个靠《部落冲突》代理费生存的游戏公司了。最新财报显示,其海外收入占比已飙升至93.3%,相当于每赚100元就有93元来自海外市场。

而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直观显示其业务重心的变化:2020年游戏业务尚能贡献12亿元收入,占比43.79%;到2025年上半年,游戏收入仅剩2.39亿元,占比6.4%。可以说,当世纪华通、三七互娱等同行还在游戏收入榜上厮杀时,昆仑万维早已撕掉了”游戏公司”的标签。

那么,目前昆仑万维的营收靠什么?答案是AI驱动的多条业务线收入。

这不是一句口号,昆仑万维的AI版图看起来野心勃勃:短剧(DramaWave)、音乐(Mureka)、社交(Linky)、搜索(Opera)、视频(SkyReels),五个业务线如同张开的五指。

DramaWave为例,收入狂飙确实亮眼,全球排名第三,单月下载量突破400万次,韩国市场甚至出现两部充值破百万美元的本土剧。

其秘诀在于AI降本:传统短剧单部制作成本约100万元,而用SkyReels-A3模型生成仅需1万元,成本直降99%。但繁荣背后,其增长的长期性也值得关注——ADX海外短剧版数据显示,近30天投放的3576部短剧中,新剧占比56.7%,在国内短剧市场已经逐步进化到“精品+明星”短剧之喜爱,海外”以量取胜”的模式能够持续多久,也在考验公司对于此业务周期的把握,以及商业化判断。

Mureka音乐平台则讲着另一个故事:ARR(年化收入)达1200万美元,在国内公司中表现亮眼,但但对比全球音乐市场40亿美元的规模,渗透率仍不足0.3%;对于Suno以及Udio的过亿美元收入级别,也还有一定差距,再加上OpenAI可能入局音乐AI的消息,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预见。

同时,昆仑万维引以为傲的AI生成技术,能将音乐创作成本从10万元/首降至0.1元/首,但57.7%的良品率意味着每生成两首歌就有一首无法使用。

用户粘性方面,但Mureka的普通用户(非专业音乐人)生成一首合格歌曲仍需至少5次调整。普通爱好者使用AI作曲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在自身灵感缺乏的状态下,AI创作的歌曲总是”听起来差不多”,其用户留存成本要比AI生图工具高得多。

昆仑万维董事长方汉曾宣称”AI将降低创作门槛”,但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愿景,以及技术突破的背景下,用户使用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战役。

研发费用占比高达20.8%导致现金流承压

支撑多条业务同时发力,背后是高达20.8%的研发费用率,相当于每赚100元就有20.8元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15.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更是高达12.11亿元,这种投入强度甚至超过了华为(15.3%)和腾讯(11.7%)。

通过昆仑万维Q3披露的财报速途网发现,为了保持大模型第一梯队的优势,其在多模态大模型、AI智能助手等核心产品的迭代升级,每年研发还在同比增长。

AI芯片也是坡长雪后的赛道。公司2023年就宣布控股AI芯片企业艾捷科芯,研发进度过半,但直到2025年三季报,流片进度仍未披露。对比寒武纪从研发到量产的3年周期,昆仑万维的芯片梦似乎陷入了”薛定谔状态”——既不能证明成功,也无法证伪失败。

风险警报已经拉响:昆仑万维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9亿元同比下降330%;有息负债规模达12.72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1.1亿元,已经低于公司的安全线。

回头来看,失去游戏现金奶牛,相当于对昆仑万维的AI提出了更严格的商业化要求。相比之下,腾讯用《王者荣耀》巩固游戏基本盘,米哈游靠《原神》构建内容生态时,世纪华通仍能实现43.57亿元净利润,而昆仑万维虽然营收增长51.63%,却依然未能摆脱全年亏损的命运。

五大业务能否握紧拳头

昆仑万维的转型是很多公司的研究样板,或者说是一场以身犯险的AI时代企业生存实践,但多个业务之下,如何协同形成“化学反应”,海外业务面临的众口难调能否解决,决定了公司能否快速度过危险地带。

像字节一样,在推广豆包的过程中,头条、抖音等等入口级App的广告位可以说不遗余力,更在推广期能够拒绝其他顶流AI公司的投放,为“豆包”打造流量护城河,这是生态协同的经典案例。

而对于昆仑万维来说,Opera浏览器应该是AI生态的支点,因为其拥有3亿月活用户。目前来看,Opera浏览器通过首页推荐位、搜索广告、插件弹窗等形式,向DramaWave进行精准导流,同时能够通过AI意图识别技术分析用户浏览行为,为DramaWave提供精准用户画像,提升用户使用时常。

但需要平衡的是,作为目前昆仑万维主要的收入来源,Opera需要再赚钱和支持内部产品方面做出权衡,这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产品的扩张速度。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撕裂也不容忽视。DramaWave在美国市场收入占比52.13%,却因文化差异遭遇滑铁卢——美国用户吐槽”剧情太狗血”,韩国用户嫌”爱情戏太保守”。为适配不同市场,平台不得不同步维护18种语言版本,这种复杂性其市场投放素材量落后于乌克兰海外短剧应用My Drama。

虽然DramaWave在全球收入排名第三,单月下载量突破400万次,韩国市场甚至出现两部充值破百万美元的本土剧。但繁荣背后隐忧重重——ADX海外短剧版数据显示,近30天投放的3576部短剧中,新剧占比56.7%,这种”以量取胜”的模式,也在考验“短剧”的内容质量,以及用户的持续付费情况。

结语:

昆仑万维的转型冒险,本质上是所有中厂在AI时代的缩影——既不甘心被大厂碾压,又没有孤注一掷的资本。或许方汉应该重新思考:当生态构建的宏大叙事难以实现时,不如聚焦一个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毕竟在互联网史上,从来没有哪家伟大公司是靠”什么都做”成功的。

第三季度1.9亿元的净利润扭亏,给了这场冒险一丝喘息空间。当市场最终厌倦了”生态故事”,昆仑万维需要证明: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更大的故事,而是真的找到了AI时代的生存之道。

游戏业务的船票已经扔掉,AI的新大陆还未抵达。在这片迷雾笼罩的海域,昆仑万维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