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六次“补血”狂揽75亿 优必选冲击具身智能“链主”的生死时速 | 速途网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一年六次“补血”狂揽75亿 优必选冲击具身智能“链主”的生死时速 | 速途网

就在今天(2025年11月25日)早晨,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9880.HK)再次按下融资加速键。公告显示,公司拟以每股98.80港元的价格配售3146.8万股新H股,预计筹资净额高达30.56亿港元。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再融资。如果拉长时间轴,这是一场令人咋舌的资本急行军。自2024年8月以来,在短短15个月内,优必选已密集实施了6次配售。从最初的“小步快跑”到如今的“巨额吞吐”,优必选正在利用其唯一的上市平台优势,试图在具身智能爆发的前夜,通过资本构筑一道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作为长期跟踪硬科技赛道的观察者,速途网认为此次融资不仅揭示了优必选的焦虑与野心,更折射出整个具身智能产业已从“炫技”加速进入了惨烈的“产业链整合”深水区。

疯狂的节奏:从“救急”到“扩张”

翻看公告附件中的融资历史,优必选的资金胃口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

 2024年8月(第1次): 仅募资约1.22亿港元,主要用于还债和运营。

● 2024年10月-2025年2月(第2-4次): 单次募资额逐步攀升至4亿、5.5亿、8.7亿港元 。

 2025年7月(第5次): 募资额跃升至24.1亿港元。

 2025年11月(本次): 募资额冲破30亿港元大关。

一年六次“补血”狂揽75亿 优必选冲击具身智能“链主”的生死时速 | 速途网

短短一年多,累计募资总额接近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如此高频、巨额的股权融资,在港股科技板块实属罕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资金用途的质变。早期几次融资,很大比例用于“偿还授信业务项下的到期款項”和补充营运资金,带有明显的“补血”性质。然而,本次公告明确指出,约75%的净筹资金(约22.9亿港元)将用于“投资或收购本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

这意味着,优必选的战略已发生根本性转折:从依靠内生性增长,转向激进的外延式并购。

成为“链主”:优必选应对智元与宇树的必然选择

优必选为何急于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答案在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

2025年的具身智能赛道,已形成“三足鼎立”的雏形:

1. 智元机器人(Agibot): 凭借“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的号召力和极快的迭代速度(远征系列),在智能化算法和开源社区影响力上独树一帜,深受一级市场追捧。

2. 宇树科技(Unitree): 从四足狗到人形机器人(G1/H1系列),宇树以惊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硬件运动性能著称,不仅不仅价格极其“卷”,且出货量领先。

3. 优必选(UBTECH): 作为唯一的上市公司,其优势在于商业化落地的先发性(如工业制造场景)和资本运作能力。

面对智元的“智”和宇树的“价”,以及两家都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优必选的护城河一度显得模糊。但本次公告点破了其破局之道——做“链主”,而且要快。

人形机器人的BOM(物料清单)成本中,关节电机、减速器、传感器占据大头。宇树之所以能把价格打下来,核心在于其自研自产的极致整合能力。速途网认为,优必选此次拿出超20亿港元用于并购上下游,意图非常明显:它要买下关键零部件的控制权,或者投资下游的场景方(如车企产线集成商)。

既然单点技术突破需要时间,那就利用上市公司的流动性优势,直接买出一条自主可控、成本可优化的产业链。这是一种用“金钱换时间”的打法,也是利用资本市场地位对未上市竞争对手实施的降维打击。

资本游戏的AB面:机遇与隐忧

对于优必选的激进策略,市场应持积极但审慎的态度。积极的一面在于,优必选正在做正确的事——工业场景落地。

公告中多次提及“强化本集团于工业制造应用场景的战略布局”。目前,人形机器人最确定的落地场景就是汽车工厂等结构化环境。通过并购,优必选可以快速补齐在特定工业环节(如柔性抓取、精密装配)的技术短板,或者直接通过收购下游渠道进入大客户的供应链。在行业爆发前夜,谁能先在工厂里“打工”赚到钱,谁就能活下去。

然而,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1. 股权稀释的阵痛:本次配售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的约6.25%。一年半内连续6次增发,对原有中小股东的权益造成了显著稀释。虽然股价较前一日折让约11.39%尚属合理,但频繁的“抽水”有可能会透支二级市场的信心。

2. 并购整合的风险:公告坦言,截至目前“尚未物色任何收购目标”。手握数十亿巨资却无具体标的,这在资本市场通常被视为一种“盲池”风险(当然也可能是烟雾弹)。具身智能产业链尚处于早期,优质标的稀缺且估值高企(许多都在智元、宇树的融资朋友圈里)。优必选能否以合理价格买到核心资产,以及买来后能否有效整合,是对管理层极大的考验。

结语: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优必选融来的这75亿港元,买的是一张通往“具身智能终局”的船票。

在智元狂飙突进、宇树极致降本的夹击下,优必选选择了一条最重的路——重资产、重产业链、重整合。这一策略如果成功,优必选将不再只是一家机器人公司,而是一个掌握核心供应链的平台型巨头,真正实现其公告中所述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速途网认为,优必选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具身智能技术标的,而是一个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的观察样本。接下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30亿港元的具体流向——它买了哪家灵巧手?投了哪个空间大模型?还是并购了哪家系统集成商?

这些动作的落地,将比任何一次融资公告都更能决定优必选的未来。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