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刷屏了!剧透在此

   据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刷屏了!剧透在此

   据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刷屏了!剧透在此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振兴不是新话题,体制机制僵化、思想思维落后、经济结构失衡、资源严重枯竭等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北自身也在寻求解困之法,当然,也一直在路上……

推荐 �正和岛《决策参考》

编辑 �李晶

来源 �正和岛(ID:zhenghedao)

�一、总理为东北振兴发展支招

   李克强:东北要痛下决心优化营商环境

“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10月18日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说。

李克强明确表示,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

“东北首先要从自身改革做起!”总理加重语气强调,“必须痛下决心优化营商环境,真正激发社会潜能,释放东北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振兴

“过去中央支持东北的政策大多聚焦于项目、投资,而这一次的政策重点则放在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感觉‘很不一样’。”一位东北省份负责人在发言中深有感触地说。

李克强指出,东北是最晚退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国企改革的历史包袱重,确实存在客观困难。但因此尤其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从根本上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我听东北一些企业家讲,现在想在东北搞一个项目,仍需盖200多个章,没有几百天根本办不成。还有不少企业家反映,东北的营商环境和南方一些地区相比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总理说,“东北地区必须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

李克强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大连新设自贸试验区,关键不在于“帽子”,而是为了真正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在放权的同时,还要营造公平竞争、监管有力的平台,发展诚信经济、法治经济和道德经济。

“关键还是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振兴。” 总理说。

人力资源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啊!

李克强会上谈到一个统计排名:“去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东北一家没有。很奇怪啊!按道理讲,东北那么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两院院士,创新能力应该很强才是!”

他强调,东北的确必须要做好资源的文章,但“不是就资源做资源”。“人力资源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啊!”总理说,“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就是因为我们有13亿人口、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中国人既勤劳又有智慧。关键是要进一步打破束缚,解放生产力,释放全社会的巨大创造力!”

李克强表示,当前东北困难比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动能减弱,而新动能没有及时接续上。现在一些地方已经通过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带动了大量就业,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振兴东北还是要立足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济。”总理说。

把装备产业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在当前新一轮东北振兴中,李克强寄望东北要继续利用自身装备制造优势,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

一周前,李克强考察广东一家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他们正在推进装备国产化。这有望将企业成本降低80%。李克强在18日的会议上重提此事说,过去我们用国外装备发展中国制造,做鞋帽衣袜、电子产品,后来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国装备,现在要更进一步,充分发挥我们在装备设计、制造方面的巨大优势。

总理还现场为东北装备发展“支招”: “现在很多新兴产业扩张,对装备需求巨大。东北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与相关地方省份加快衔接。要把装备产业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快带动东北装备转型发展。”

东北各省要强化振兴的主体责任,切实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扎实苦干

“过去东北有个民俗叫‘猫冬’,现在我们可不能‘猫冬’啊!”李克强语重心长地强调,“东北各省要强化振兴的主体责任,切实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群众办事创业创造条件。”

总理说,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地区发展高度重视,给予东北地区大量支持政策,但从根本上,东北发展还要靠自己,要把东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保就业、保民生。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底线,必须牢牢兜住这条底线,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李克强说。

他要求东北各地方负责人要密切关注民生各项相关数据,尤其是“调查失业率”等重要指标。“没有就业哪来的收入,拿什么保障民生?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总理掷地有声地说。

李克强最后强调,东北是我们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长子”,工业、农业基础雄厚,各种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等条件都很优越。

“东北发展潜力巨大,各级干部要增强信心,加快扭转困难局面。”总理说,“东北经济走出困境,对全国经济大局会起到重大支撑作用。各方要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打赢东北振兴攻坚战,开创东北发展新局面。”(来源:新京报新媒体 记者 储思琮)

�二、东北已“累”得不再年轻?

王健林:东北问题的根源是民营企业不够活跃

东北振兴提出12年,国家在这儿给了很多政策,可是东北与全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去年经济增长的后四位都是东北的兄弟,现在前三个月看,东北也陷入了比较大的困境中。

我认为东北的问题主要解决两点,第一个问题思想问题僵化,固有传统的产业,过重的重工业留下的痕迹比较重,改一点东西就前也怕后也怕。

第二个问题的根源是民营企业不够活跃,13年到14年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凡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下滑的数字都不太大,而且基本上保持一定的增长,所以说,民营经济活不活跃,是经济活跃度的表征,也是现在持续发展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因。(来源:王健林在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刘积仁:东北,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区域

新一轮东北振兴,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可以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东北过去是按照国家的使命,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的产业发展而投入建设的一个产业基地。这样一个经济的形态,保持了东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比较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构造了一个社会形态,以及支持这个形态发展的一个巨大产业人群。

而到今天,当我们看到国家在投资拉动,或者说基础建设的投资,生产制造的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原来所积累的这些资产和这些资源生产能力,突然变成了负担。而这样一个负担的改变,如同让任何一个人背着一个包袱,来和其他新兴的、没有包袱的人来进行竞赛和比较,我认为都是不公平的。

如果要做比较,也应该是几十年平均数的比较。我们如果看看各地的情况,有的城市可以用特别优惠的补贴政策吸引投资,是因为它二十个年轻人在养活一个老人,而今天东北的很多城市,是两个人,甚至一点几个年轻人在养活一个老人。

东北很多企业今天生产的产品,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还有一大批解决就业、社会稳定的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谈到东北振兴,就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该把过去多少年的贡献和积累,所产生的这些附加价值,把今天的负担减轻。不然的话,我不觉得今天腾飞的环境是公平的,是简单的,是容易的。

因为任何一个城市在背着这么沉重负担的条件下,试图来创造更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的环境,都是很难的。

我不觉得我们政府在招商中不想承诺,招进来是希望企业在这儿发展,但承诺是需要真金白银,是需要代价的。政府难道不知道应该有更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吗?那需要很大的代价,我们今天很多东北的企业跑到外面(投资),也是因为利益的拉动,很多地方给了企业更好的环境,包括社保,包括去投资马上就给多少资本。所有的这些,我想这都是现实,我们做企业讲的就是现实。

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东北过去的贡献,我想我们能够理解今天东北的衰退是正常的,它的衰退就是它的经济形态,它的经济形态就是国家的使命,就是为了完成国家所需要的战略部署。而当这样一个战略部署完成之后,它已经累得不能够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或者市场不再给它原来那么大拉动力的时候,它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一个区域。

我认为,中央政府对东北给予的不仅仅是政策,更多的是清除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环境。

教育资源是未来东北振兴的活力源泉

我不认为东北人思想有问题,这是因为今天的环境导致了他不得已而为之。

但我们东北在过去发展好的时候,失去了一些机遇,这是一个现实,我们东北的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叫B2B,我们所做的买卖都是企业之间的买卖,东北生产的东西很少是给予个人来消费的。

而今天我们看到所有遇到困难的企业,在一个困难的链条里,成为被伤害的一员。当中国整体的制造业下滑时,需要的机床减少了,东北的车床就卖不动了;所有基本的投资或者建设减少了,我们钢铁业就会遇到问题,当然矿业紧跟着也会遇到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到东北过去辉煌的时候,我觉得至少有几个方面是我们的过失:

第一点,我们在那时候忽视了对个人消费品需求的产业拉动。

第二点,我们忽略了科技的力量,今天中国许多的省份都有比东北强大的经济,但是他们没有我们东三省这么强大的教育。如果今天在座的四大城市的大学组合在一起,我想我们应该排到中国十名以内,甚至五名以内。而东北教育的门类十分齐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纵观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有大学的地方都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无论硅谷,还是别处。

有人说东北天气冷,我觉得跟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我们到欧洲,我们看到冷的地方,只要有了大学,就有了一个新的动力。

我们大学的产业与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十分隔离,我认为不能够把大学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分离开来。因为东软就是从东北大学走出来的,我们从三个人走到今天的两万人,我们做软件,也做医疗产品的制造,今天我们又做大量的医疗服务,走向了全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大学跟社会结合的好的制度,非常重要。

我认为,东北在过去不是做错了什么,只是我们在应该做未来事情的时候,我们没有下手。 今天我们还不晚,因为我们有人才、有大学,我相信科技是未来推动东北振兴的最最重要的力量,而且是一个将来可以和其他任何城市进行较量的一个最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因为我们获得资本容易,获得一个基本的产业容易,要想打造一个大学,则需要几十年的工夫。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活力。(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三、东北如何借力“一带一路”?

迟福林:东北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东北应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寻找更多机遇,我简要的提三点看法。

其一,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东北大通道。 一是加快推进中俄蒙通道建设。以互联互通为重点,推进中俄蒙大通道建设,并且将大通道建设纳入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内容。二是加快推进中日韩大通道建设。三是尽快启动东北快速铁路专线建设。四是打造江、海联运水上丝绸之路,

其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东北大平台。 有五点考虑:第一,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为平台,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创新产业园区合作机制。第二,创立中韩服务业合作园区。第三,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第四,以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建立境外合作园区。第五,在东北设立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其三,加快形成“一带一路”东北大布局。 如何形成这个布局,有四点建议:第一,建立大连自由贸易区,在服务贸易方面能够率先进行开放试验。第二,打造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黑龙江对俄口岸就有15个,在这方面可能走在全国的前面。第三,全面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东北应当在这个问题上打开局面,去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50%,而东北三省只有44.7%。第四,助力企业走出去。(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四、东北四城谋求“抱团”

沈阳市长潘利国:共享共谋共创 实现互利共赢

哈尔滨、长春、大连和沈阳,四个兄弟城市,拥有相近的资源禀赋,同样也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挑战,在探索东北振兴新体制、新机制这一过程中,我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我们既具有各自优势,也有相应的短板。

东北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板块,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足以培育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企业,我们要加强产业协同,充分利用四城市雄厚的工业基地,整合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相互配套,支持优势企业互相承接,共同培育,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布局优化的先进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区和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我们应推动统一的市场建设,清理阻碍要素流动的各种制度,在市场准入、产品检验、行政监管等方面实行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推动实现市场信息互连互通,监管措施协同联动,打破行政壁垒,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造统一开放区域融合的区域大市场。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

把握问题导向,科学精准,是新常态上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哈尔滨与其他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一样,面临着经济减速断挡,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较大压力,产业结构不优,计划经济体制机制惯性影响,市场化进程迟缓,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水平不高,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破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既要靠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也要靠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

长春市副市长张晶莹:破解发展难题,需要东北城市间联手合作

客观审视,我们仍然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和其他城市一样,长春面临着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机制不活、转型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这样一些共性问题。当前经济是板块经济,东北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东北城市间联手合作,才能重振士气、重构局面、重建未来,让唱衰东北的调子不再有。

大连市常务副市长曹爱华:振兴东北与民企发展密不可分

大连市常务副市长曹爱华提出,振兴东北经济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北城市要认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做到不失位也不越位”。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