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未必做不好社交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支付宝未必做不好社交

弱弱地讨论一下支付宝的战略。请大家狠拍……仿知乎答题原则,先声明本文利益中立。

        

不到两个月,支付宝连出两个负面。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害,限于公关层面,也无直接联系。加上去年6.1改名的争议,都和社交有关。阿里做社交屡败屡战,和腾讯做电商屡败屡战相映成趣。最近这次由支付宝主攻。归根结底,电商和社交的场景冲突。还会给支付带来某种系统性风险。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支付宝和微信在争两个场景:熟人支付和线下支付。

        

社交分陌生人和熟人,微信是熟人社交。传统商业分交易型和关系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锤子买卖和回头客。回头客不是社交,看缘份能转化为私交。阿里整体是交易型。支付宝最初是为保障陌生人交易设计的,如今已升级为个人财务管理。

      

熟人社交和交易型支付-个人财务有交集,分别作为主场景,包含熟人支付次场景。上行下效,主场景既成就同时也限制次场景。显然熟人之间的支付行为,更加紧密地依托于熟人社交而不是个人财务。这个势不是术能补的。实际上如果不是支付宝有优惠,我的熟人支付可能已经全在微信了。微信支付放弃一些市场份额,换得收益最大化。

        

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也略有劣势。线下支付场景不是线上支付的次场景,频次受到移动端打开频次影响。微信生于移动端,是频次最高的App。支付宝生于PC端,尽管PC端高频,是通过费差半强迫地(而不是场景)转移到移动端。另外熟人社交还包括AA的线下次场景。和熟人支付场景类似,微信支付的粘度 vs 支付宝的补贴。以团购的经验,纯补贴是不能对抗粘度的。

        

这样就能理解支付宝乃至阿里的社交焦虑了。但到阿里目前的动作,都未免归于针对腾讯的条件反射,知其不可而为之。阿里系掌握海量的陌生人交易数据,很自然选择从陌生人社交突破。交易按品类分,支付宝这次从社交退而求其次,做社区(圈子),是能想到最好的路径了。


然而陌生人交易和陌生人社交场景绝缘,走不过去,更不用说再走回来带支付。交易型数据对社交是弱变量,实际上都不能区分陌生人熟人,在支付宝联系人中混在一起。阿里用户基本都是旺旺用户,如果能走通,旺旺应该早走了。

        

陌生人社交再分模式/场景讨论。兴趣图谱目前被归入陌生人社交,存疑。先算上,那只有这种模式有稳定的电商-支付次场景。豆瓣据说创立不久就盈利,靠给图书电商导流。然而太小众,做了十二年,还是这么大,图书市场就这么大。同类型的美丽说和蘑菇街(已合并),威胁到阿里并被封杀。内情不得而知,不论如何当初阿里没有机会拿下一家。

         

大众陌生人社交,又发生金钱关系的,除了当年QQ曲线变现,卖虚拟币,给游戏导流。就只有援交了。这又违背我国的法律道德。陌陌做了一些电商功能,实际上都是打擦边球。圈子门也是这个逻辑的必然产物。

        

前路走不通也就罢了,还影响后路。公关危机不限于这两件事本身。BAT俨然已只剩两家,英雄自应有逼格。如果阿里对腾讯总是条件反射,即使做成,也会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产生王者只有一个,好比燕十三于三少爷的观感。更何况没做成。江湖人称公关是阿里的核心竞争力,一向引领概念,也会影响吃瓜群众的这个认知。

        

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业务。物理的钱包兼有陌生人和熟人风险。中国好老公工资全上交,还挖苦心思藏点私房钱。支付宝社交化也同时带来两种风险,安全漏洞隐含熟人风险。


圈子门隐含陌生人风险,信用是严肃的,不能作为点评奶子的门槛。


在抽象意义上,人皆有利害,趋利避害。高风险高收益,趋利和避害存在冲突。孙子曰: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然而人性的缺陷,利比害直观,总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记吃不记打。企业是趋利的组织,同理。

        

也可以用来定性场景,支付宝是避害场景,社交是逐利,不相容。阿里安全技术强,危机反应也雷厉风行,圈子门后支付宝事业群换帅,实行班委制,蚂蚁金服设立CRO(首席风险官)。但安全团队只是一个部门,竞争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避害的组织和趋利的目标重叠,如果继续强行社交化、场景重叠,就还是有隐患。


实际上国内互联网有史以来,安全情况一直不断,能混到现在,要感谢政府、感谢CCTV,感谢广大用户(的自我保护)。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越深入传统社会,可以预计将进入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多事之秋。 近期微博上有网友在撕渣打,传统金融机构能否保住晚节,也存疑。


2016年6月央行行长与IMF总裁对话,就谈到是否加强对阿里的监管,未必针对阿里,而是将其作为行业的代表。可能在行业做得最好,但所有人盯得更紧。如果行业混乱,也难独善其身。


2016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密集立法。2016年12月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2017年1月13日,央行发布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能享有备付金的利息收入,回归通道。据财新报道,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预计3月上线。

        

或许支付宝可以适当瘦身?不管继续做社交,还是别的竞争策略,组织架构也应该建防火墙。甚至某种“政企分离”?将核心的避害资产独立,管理重制约,严格地流程导向,脱离集团重激励、高度任务导向(狼性)的文化。某种分层结构及行业联盟,也有利于应对政策变化。


升华为巨轮


过去以生产者为中心,多元化强调技术相关。而互联网是消费者中心,如果还有多元化的概念,综上所述,强调场景相关,对次场景、关联场景的开发,不能超过主场景和关联允许的程度。不要徒劳地试图弥合冲突的场景。如果支付宝继续做社交,也当顺势而为。


交易型支付-个人财务主场景,决定支付宝一直比微信支付重,这也是为什么用户对风险容忍度更低。微信钱包也开通理财,我没有相关数据,但可以场景相关猜测,和余额宝有差距。


主席讲战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支传宝也许不该和微信拼轻,而是以重制轻。微信刚发布小程序,越做越轻。


京东没有赶上电商业的早集,如今能和阿里成不对称双寡头,关键的一步就是做重,自建物流。

        

众所周知28原则。也安利一下本人早年研究超女贴吧偶得的1-20规律,top 1%用户创造20%的信息和财富,其余99%创造其余80%。这是长尾理论的精确描述,而28原则适用工业社会。详见《贴吧1-20规律》和《28原则、长尾理论和天堂定律》。尽管微信线下支付频次更高,支付宝或许可以沿着top 20%-80%构筑护城河,并且公关这样暗示,而以top 1%-20%为攻守的重中之重。

        

或许可以做重主场景来带。个人财务有很大部分发生在家庭内部,只是以前一般走银行。猫宝很多账号其实是家庭共用,交易型数据也能隐约呈现。能否将支付宝的个人账号升级为家庭账号,增加强变量,并打通猫宝账号,构建重度熟人社交网络。

                

当然这很可能会拉家庭一部分人的仇恨。13年前冯小刚拍过一部电影《手机》,显示移动通信如何威胁情侣关系,和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相比,就图森破了,只是人们已经不在乎。微信上的代际关系,大多搞地很僵。

        

有文章将同期的罗尔门和圈子门并列,声讨营销。以及早年的郭美美,反映国内公益界的乱象。海外NGO宣传做得好,其实也不尽然。公益是种特殊的重度社交,支出也属于个人财务。这里透明压倒隐私,罗尔门的后续争论,我也有参与,焦点就在这两个原则。尤其适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消除信息不对等,消除中介,建立一个点对点的公益体系。也给社交责任品牌加分。

        

可想而知,这两点都有限,甚至只是噱头,或者反弹。另一个可能有戏的相关场景,是关系型商业。传统关系型是组织对组织或个人,转化为社交是对具体经办人,看缘份,不可复制。互联网暗示某种可复制的关系型商业-社交的可能。


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很成功,国内还没什么象样的复制者。知识经济正热,分答、知乎live的知识服务,也有关系型的意思。但这两个领域的传统形态,就很依赖私交。而要移植到电商,还有很多坎。


先要创造出新关系型商业。很多传统企业兼有交易型和关系型客户,分设部门打事。自营电商接近传统商业,但平台模式似乎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关系型。


目前粉丝经济还有余热,网红、罗辑思维、微商订阅号等,猫宝也在推网红,但在我看来,是伪关系,其实还是交易型。互联网早期B2B很火,复制传统关系型商业,今天仍然存在若干活体,但作为一种模式,坟头树已经一人高了。能否搞出一种,小微企业对个人的关系型商业?

        

假设能搞出来,但我们不知道,这种关系型商业的具体形态,也就无从推测下一步,如何走到社交再走回来。传统企业主对关系型社交持矛盾的态度,如果经办员工不投入感情,做不好关系。但是关系太好,客户就不复为企业所有,员工可以博弈,可以带走。


如果关系型商业-社交未来可行,以阿里的资源,显然是候选人之一。但那样应由别的方面军,而不是支付宝担当。支付宝仍然充当基础设施。


菜鸟驿站也是基础设施,存在某种关系型商业的可能。换个视角,快递员是“上门自媒体”。稳定的快递员可以和住户建立友谊,某些小区,各家快递都是一个人承包。

        

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做社交又何必呢?最重的还是本专业金融。


金融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自然垄断加行政垄断,稀缺资源就像大IP,买一个少一个。鉴于故事过去的尿性,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在管死前尽量多占几个坑,通过支付宝的渠道最大变现。


然后呢?互联网巨头切入金融,自恃资金和渠道优势。但这个行业没有小玩家,除了传统金融巨头,地产巨头也纷纷下场。即使BAT的体量,相比也不那么突出。加上央妈刚釜底抽薪。


金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个行业,那时互联网还是军方的玩具。国内金融业也有招行这样的创新型组织。庞大的实体销售网络还能用。同理,做地够重,交易成本就不那么重要。当所有金融企业都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出身就不那么重要。当吃瓜群众也get到这个事实,互联网光环带来的高估值就会幻灭。


关键在于,像很多行业经历过的,目前金融将互联网主要作为一种新兴渠道。监管的意向尤为明显,限定在小微金融。金融+,传统金融机构不屑做、做不好,底部80%的劣币用户,分给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的效率,几年内就能吃完。在其它行业,接下来互联网会用新模式碾压传统势力,但金融业恐怕要等很长时间。


回头来看,大工业是传统金融创造的,华尔街通向主街。互联网不是,如果没有风投和创业板,这个产业就不会存在。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既不够资格申请银行贷款,也不够资格上主板。如今成长壮大,和传统金融“苟且”,是进步还是倒退?


我把你当兄弟,你却只想上我。当初纸媒为互联网喝彩,如今互联网在纸媒的坟头蹦迪。零售业对电商不屑、打压然后模仿,现在土都埋到腰上了。现在金融业把互联网当小伙伴,早晚……也是要上她的。


创新多半来自外围。业界一度讨论,众筹会否取代风投。风投至今还是以手艺人的方式运作,平均资本规模也远比传统金融小。蚂蚁金服下面有个蚂蚁达客,然而并没有什么动静,一直是测试版。题头挂着“央行三方支付管理新规下,在蚂蚁达客进行投资的支付方式说明”链接,打开页面,日期是2016年6月30日,已经是旧规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作者: 人造天堂,来源: 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78600.html】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思路商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支付宝生活圈 社交支付宝为什么做社交支付宝社交在哪里支付宝社交功能支付宝的社交梦支付宝社交圈子支付宝社交之路支付宝社交化支付宝做社交支付宝社交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