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倒闭警钟:市场占比与用户体验孰轻孰重?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22日,本应是小蓝单车的一岁生日。但就在前几天,小蓝单车由押金难退问题升级,员工遣散企业倒闭,还拖欠着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正应了小蓝创始人李刚曾说的今年冬天可见“生死分晓”。而11月16日的一篇发文声明,也正式宣告了小蓝单车的结束。

去年11月22日,野兽骑行旗下的共享单车平台小蓝单车于深圳正式落地运营,其后的几个月中,鼎盛时期的小蓝单车也曾拥有2000万注册用户。而今年6月,小蓝单车融资失败导致财物状况恶化,早在9月底小蓝单车已经被指出现了退押金难的问题,直至上周小蓝单车问题一触即发,全盘崩溃。11月15日,运营不满一年的小蓝单车倒闭,16日CEO发文称与拜客出行达成战略合作,至此事情初落眉目。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与前度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不同,小蓝单车倒闭之后的用户正面反响却更为强烈,其中最突出的字眼就是“最好骑”。而这些字眼正在无时不刻地强调小蓝单车用户体验与口碑之优,这恐怕是引发小蓝单车讨论热潮、令众人万千慨叹的因素之一。这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很好骑”的小蓝单车为什么偏偏活不下来呢?

“小蓝们”走向倒闭的必然

综合网络上关于小蓝或感叹或谩骂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小蓝单车的押金退还问题是硬伤,用户体验一流的优势也毋庸置疑。而现在的局面毫无疑问证实了一点:小蓝单车有决定性的短板存在,其倒闭并非偶然。

首先来自小蓝单车的定位偏差。在3月底《中国企业家》对李刚的采访中可以了解到,野兽骑行项目专注于为骑行者服务,生产高端自行车,小蓝单车显然延续了这一“传统”。其创始人李刚在野兽骑行这一词条上的介绍为“骑行爱好者”、“资深骑行者”,李刚也在采访中毫不掩饰小蓝单车的高成本,甚至带有变速器的bluegogo pro成本高达2000元以上,小蓝单车一开始就定位于最优质的用户体验。但小蓝单车忘记了共享单车的服务对象并非骑行者,在共享单车的热潮中,单车的出行功能属性非常突出,即“有车可骑”是基本条件,“骑行”功能则可有可无。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小蓝单车“好骑”这一优势基本荡然无存。

其次是错过了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今年5月,速途研究院出具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中,摩拜以56.5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ofo、哈罗单车,小蓝排名第四位,市场份额仅剩2.71%。而在另一份共享单车业务基本要素对比表中,小蓝单车的各项配备方面基本都与头部企业摩拜持平,甚至在押金、车身重量方面均低于摩拜,但在最后一项覆盖城市量上,与摩拜的130和ofo的150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蓝单车一栏刺眼的数字7。就在这样一个共享单车遍地都是、市场份额所剩无几、且用户已经形成一定粘性的情况下,小蓝单车依然义无反顾保持着相当乐观的心态向前冲,结局无疑很明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高企而资金链断裂问题。资金压力是这个行业所有企业都共同面临的难题,即便是ofo也在6月20日正式将99元押金提高至199元。造车成本、损毁率、运维成本、推广运营成本,甚至在用户身上的补贴大战,没有一项不需要花钱。就在这样资金短缺的背景下,共享单车还偏偏是一个头部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在双雄争霸格局初显之后,资本开始冷静下来且纷纷向头部靠拢,第二梯队都很难得到融资。重用户体验的小蓝单车虽然被资本称赞,却拿不到钱,基本上不具备与“烧不完钱”的两大巨头抗衡的资本。

要知道,用户体验并不是决定生存的唯一要素,在新兴产业触达用户为先,资本更看重市场占比的情况下,重用户体验而轻运营的小蓝单车并没有掌握住生存的诀窍。可以看出,如果在同等市场占有率下,用户体验更优的产品其市场占比自然会越累越高,但正是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注定了,不先抢占市场的企业,后续会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

在共享大潮中抢占市场是首要任务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用户体验与市场占比同样重要,但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也必须因时因地而制宜。对小蓝单车这类裹挟在共享浪潮中前行的企业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走到“拼实力”的阶段,占据更多的市场赢得先发优势才是这些初创企业的首要任务。

从内因来说,市场占比的确会受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如果与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比势均力敌,那么内在的用户体验将直接决定谁能下出一盘更大的棋,用户是企业后续发展的原动力。但对于共享经济这层大浪来说,其发展速度之快基本没有给任何企业喘息的机会,也只有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才有机会、时间和精力去创新改造、打磨产品。也就是说,在共享单车领域这个特定的新兴产业下,多数企业还远未达到要拼用户体验这一硬实力的时候,多数企业都在前期就“被倒闭”了。

从外部因素来说,影响共享单车市场占比的因素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金。如今,摩拜与ofo融资动辄就是上亿元融资,而这场烧钱战什么时候结束基本还是个未知数,只要有竞争对手存在,头部企业就能利用资金的压倒性优势战胜对手。毕竟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企业不会白白将成本回收线拉长,对巨头来说“有失”,也就必然有人会为此付出代价。从悟空、小蓝的倒闭可以看到,一来资本冷静,二来头部企业市场挤压,可分给后来者的资本少得可怜。

另一方面则是资源。众所周知,摩拜和ofo各有金主在身后,有了巨头资源加持,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一来阿里和腾讯的站队为ofo和摩拜赢得了最基本的用户信任,可能只有在这两大巨头身上,用户才不用担心押金会退不回来;二来支付宝与微信的两大流量入口为摩拜和ofo敞开着,平台资源优势显而易见;其三是巨头的数据等技术优势,可以直接赋能促进单车迭代升级;四是……头部企业已经进入了安全地带,拥有了良性的生态闭环,后来者则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中,市场占比是考量企业生存能力的首要条件。毕竟在流量越来越稀缺的时代,触达用户才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之别

摩拜与ofo铺进市场的速度惊人,流量第一,体验第二,小蓝也是典型的前车之鉴。用户体验与市场占比对初创企业来说,的确是二者择一的关系。用户体验与市场占比是决定企业优势期的不同要素,而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借助共享单车行业发展以及小蓝单车的没落,我们对两者平衡产生新的思考。

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市场占比就是体验的一部分:铺进量决定了用户能否随时随地用车。用户体验不仅局限于骑行体验,如果以自行车出行的眼光去看,小蓝单车的替代品实在太多了,小蓝缺乏基本的核心竞争力。摩拜和ofo的核心竞争力就来自于市场,需要用车随时随地都有,这就是市场占比高的力量。一旦实现了广泛触达用户,那么资本、资源、品牌效应等流量红利都将接踵而至,在这种有门槛的全新产业里,留存用户还是比吸纳新用户要容易。

对用户来说,面对这种新鲜产业首先是要能够触达产品,其次才是比较与筛选。而不管是摩拜、ofo、还是现在刚刚开始广泛铺进市场的hellobike,都是在前期以市场占比为先发优势,进而得到了融资。先生存,后发展,先赢得广泛市场,再考虑产品打磨是更明智的选择。摩拜与ofo是一二线城市的巨头,hellobike则选择从三四线城市向上推进,这无疑都是在空白的市场大展拳脚,这些都是先市场、后体验的范例。

而对资本来说,资本没有耐心等待精品的打磨出炉,看到盈利才是他们的目标。但现在国内的初创企业还面临着资本短缺的问题,资本呈现出集中化趋势也都在告诫创业者市场占比的重要性。于是,更多的创业项目会被抛弃,不是因为产品不够好,而是因为社会资源集中在头部企业,后来者不够分了。而经历了几个大的风口吹过,资本纷纷冷静下来,这让创业者看到,创业并不是喜与忧的分别,而是生与死的较量。

事实上,摩拜、ofo一时间的双雄争霸并不妨碍更多的后来者趁机夹缝生存,甚至肆虐生长。摩拜与ofo也只是资本挑选中的幸运儿,一旦巨头站队,资本和资源都会迅速聚拢,而摩拜和ofo正是在市场占比上抗衡着成长起来的。在共享大潮中,企业在用户体验与市场占比的选择中,前期要生存,后期要壮大,先抢占市场再打磨产品才是明智的选择。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小蓝单车倒闭警钟:市场占比与用户体验孰轻孰重? 相关服务

听云Browser基础版(实时了解您网站的真实用户体验)

免费


相关服务

用户体验高端设计

¥500-7000元

转载声明:本文为 思路网( http://www.siilu.com ) 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以及原文出处,并附上原文链接。不注明作者和出处思路网将有权追究其责任。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思路商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共享单车用户体验小蓝单车押金小蓝单车退款小蓝单车倒闭孰轻孰重小蓝单车市场份额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