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白甜”CEO是互联网创业界的土特产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1年,我打算离开广告圈,正在四处找工作。

后来我跟一个年轻人建立了联系,他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休学回国,准备创办一个以问答为基础的社交网站,叫乐问网。经过几次往来邮件之后,我决定去上海闵行区交大拖鞋门附近的一个小区,与这个年轻人一起创业

那时候,交大附近正好有一家叫做饿了么的创业公司,刚刚拿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在交大附近做外卖的生意。我的合伙人马原,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小伙子,还常常跟上海交大这帮创业者打德州。

后来我们做的乐问网很快就挂掉,因为发现这个模式在中国根本就行不通。然后我们又创办了一家在线技能交易网站(类似于今天的在行)第九课堂,然后在苦撑两年后转型成了一家培训公司。

马原的野心太大,老想着做一个 谷歌 ( 微博 )出来,不太能看得上这个培训项目,后来自己跑出去折腾了几年,项目做了几个,有作为零食的猪肉片,还有一个不太靠谱的社交打车APP叫颜值打车,在做死了这几个项目后,他终于领悟,回去老老实实做第九课堂,打算做一家赚钱的培训公司,连公司也改了名字,叫“感觉要火”。

不过这个决定,是用三次创业的教训和几次融资换来的领悟。

这个时候,离我们第一次创业,6年已经过去了。

像马原这样的创业者,我把他们叫做“傻白甜”CEO,但这里完全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创业者,其实都是精英,比如马原就是哥大的金融工程硕士,原上海交大物理系毕业的。

这一批傻白甜创业者有这样一些特征:

1、没有任何创业经验或者管理公司的经验,甚至连工作经验都没有,对管理一家公司毫无概念。

2、高智商高学历高层次,但是初期都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执行和管理都不接地气。

3、做的项目都是平台类、模式创新、新技术等等,前景未知,没有经验可参考,反正他们是不屑于做个培训公司这种创业的(比如像学而思这种类型)。

4、拿到很多投资,这给这些CEO们一个错觉,就是觉得做生意不太需要考虑赚钱的问题,他们的现金流入都是从投资人那里来的。

5、刚开始都以为自己很厉害,目标都很大,基本上瞧不起小公司,估值的目标都是100亿美金以上。

6、把创业当成一个时髦的职业,而不是一个生意,每天关注的是估值、融资、对手和创业本身,而不怎么关注顾客和产品。

7、失败率很高,但前几年公司很可能会迅速做起来(并不是赚钱多,而是公司规模和用户规模大),这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做起来的,而是靠海量砸钱、赶上风口起来的,但他们总觉得公司做大是因为自己够聪明,典型的归因错误。

8、做大规模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没什么商业能力,结果这些公司就会慢慢萎缩消失。

我的合伙人马原在六年之后,终于走上正轨。我看他现在状态挺好,可以踏踏实实去做培训业务了,自己也会写文案,研究课程,很踏实。这种状态不容易,毕竟是做死了三家公司换来的,这种高才生一旦醒悟,倒是大有可为。

傻白甜CEO在互联网圈子里很多,不过我就不点名了,比较得罪人,黑锅都让马原来背吧,反正他也想开了。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傻白甜CEO们的归宿大多都不错。毕竟本身就是高才生,欠缺的只是经验,很多人最终还会有大成。

即使没有大成,因为有创业的经验,即使公司被他搞死了,因为在圈子里熟了,就会有很多机会,最不济就是去别的创业公司做个高管,或者去投资公司做个投资人啥的,也不错。

即使彻底失败了,靠着创业经历这些老本,随便在哪里找个工作也不难,贩卖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讲课也没问题。

虽然中国社会的阶层还没有固化,但流动一般是从下往上的,从上往下流动不容易。进入一个圈子,再掉出去是不容易的,所以傻白甜CEO们的结局不会太差,这也是创业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投资人不会那么傻吧。

其实风投不是产业投资,他们是靠搏概率吃饭的,死多少个没关系,有一个出来他们就赚了。而且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投出去是他们的工作。

投资人也有三六九等,智商也有高低之分。有的时候会盲目跟风,比炒股票还疯狂。比如千团大战,团购这个模式到最后都没有证明是个好模式(美团也不再主要倚赖团购业务了),当时却有那么多投资人投了上千家团购网站。

很多人会用“投资人不傻”这种论调来证明自己项目的价值,其实这种说法本事没有逻辑。比如前两年急匆匆去投自媒体的,现在,反正甘苦自知,那时居然还有人想投资我这个号,你说我这个号有啥投资价值呢?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克也不能证明没有经验的辍学生就一定会成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辍学创业的年轻人死掉的永远比活下来的多很多。

靠运气一时的成功,和长期经营一家企业是两回事,拿了钱去砸用户砸规模的时候或许就是创业者最快乐的阶段,到了拼执行拼运营要赚钱的阶段,这才是企业家修行的开始,不要说百年企业,你要保证一家企业十年不倒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硅谷有一些连续创业者,一般是做到一定规模就卖掉公司,然后再创办一家公司,这种人很风光,但商业界不能全是这样的人,否则这个系统早就崩塌了。罗德曼可能是 NBA 的调味剂,但乔丹、詹姆斯、奥尼尔、科比、艾弗森、马龙、艾弗森这样的球员才是NBA的顶梁柱,全是罗德曼,NBA体系就坍塌了。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腾讯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互联网公司ceo互联网创业公司互联网保险创业互联网创业案例互联网创业平台互联网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故事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