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机器人每一次亮相都引起极大关注,天猫、京东用他的产品,马云、刘强东曾想投资他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郑勇的机器人每次亮相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关注。

他的机器人常常被称为中国版“Kiva”,这是一种拣选机器人,像是一个大型的扫地机器人,驮着货架穿梭在仓库之中,把需要拣选的商品直接送到工人面前,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到人”的转变。

作为极智嘉科技的创始人兼CEO,郑勇和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它从视频里的影像,变成真正的机器人,又走过无数的坑之后,终于得以实现“3倍左右的人工效率的提升”。

  在获得天猫京东唯品会 等客户的同时,这家公司也得到了资本的垂青。从天使到A+轮,它获得了 火山石资本 、 高榕资本 、 祥峰投资 等累计2亿多元投资。7月13日,极智嘉宣布获得 华平 投资领投,火山石资本跟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创下“物流机器人领域全球范围内所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但创业之路并不平坦,过程的艰难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

刚开始融资的时候,郑勇觉得只要是有人给一点钱,机器人做出来能卖,肯定就会有不错的利润,这应该不是一个烧钱的生意,不需要持续去融资。“第一次融了一千万,就感觉这个事儿应该差不多了。每次拿到钱,都觉得这应该是最后一笔,结果越走感觉未来的路越长。”

从零开始

做物流机器人,多少有些机缘巧合。

  2014年,还在 新天域资本 的郑勇,收到了一位朋友转发的亚马逊Kiva机器人的视频,机器人背着货架忙碌的景象马上就吸引住了他。2012年,亚马逊为买下这家公司,付出7.75亿美元现金。

  郑勇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市场潜力,这种意识,也与他的背景密切相关。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这个系开设的专业中有一个就是物流工程,而他也一直在做偏供应链方向的研究。毕业后,郑勇先后任职于工业 自动化 公司ABB集团机器人部门、法国圣戈班集团,2013年加入新天域资本后,他一边做投后管理,同时也看机器人自动化项目。

这让他拥有了“物流+机器人”的知识视野,但自己并不是技术出身,他必须找人来一起做。

一开始他找到北航一个做自动化的团队,但是折腾一段时间却没有做出来。后来他意识到,“这个事儿不应该先从机器人入手”,需要先把软件仿真系统和算法做进去,要先找做计算机软件的人。

  “清华既做计算机,又做机器人调度的就是我们所,也就我们这几个人,朋友引荐之后很快就认识了。”极智嘉CTO、时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的 李洪波 说。

  李洪波和郑勇见面一聊,觉得这事儿能做,但是光靠这两个人肯定不行。李洪波又拉上了两个人,一位是他的师弟,在航天院所做后台软件的 刘凯 ,另一位是当时在一家移动通讯设备公司做硬件的 陈曦 。四个清华理工男的创始团队组建而成。

“但那个时候,没有任何逆向工程的机会,2014年和2015年这方面的资料特别匮乏。我们只看过为数不多的视频,仅此而已。机械设计、电路板设计、主控、二维码导航完全都要自己做,我们相当于从零开始。”李洪波说。

彼时四个人都是兼职,白天要忙自己的工作,只有晚上回到家后才能推进分到的任务。到了周六周日,他们就到清华或者咖啡馆把做的东西拿出来讨论,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赶进度”。

用了四个月,他们的机器人终于跑起来。团队又花了两个多月,做出机器人后台通信控制系统,一个原型机终于诞生。

2015年7月,郑勇正式从新天域离职,带着中国版“Kiva”寻找融资。他前前后后见了十几个投资人,不少都表达了投资意向。“后来我们觉得需要有一个场景,让我们把产品落地,我觉得还是找战略投资人。”郑勇说。

他去找到菜鸟物流,菜鸟将其介绍给天猫商超的仓储管理服务提供商——心怡物流。心怡此时也在寻找提升物流效率的方法,看过极智嘉的原型机、技术链条和团队展示后,心怡物流董事长邢玮直接告诉极智嘉团队:“我们肯定会投,估值不是大问题,你们谈就行。”

融资很快敲定,2015年9月,极智嘉获得了心怡物流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两次大考

  融完资不久,邢玮要去杭州 阿里巴巴 开会,备战一年一度的“双11”,他约极智嘉几个创始人去杭州一趟,“聊聊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和战略”。几个人一路轻松愉悦地奔赴杭州,带着即将大展身手的期待和融资成功的高兴劲儿。

到了杭州,邢玮一番话让这种轻松瞬间烟消云散,“双11历来都是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尤为重要。你们能不能上?”邢玮说道。

  2015年5月,逍遥子 张勇 接任 阿里巴巴集团 CEO,同时仍兼任 菜鸟网络 CEO。作为菜鸟的缔造者之一,张勇对物流一直非常重视。在当年双11之前,菜鸟高调发布了双11物流战略,开出1亿元激励计划,鼓励快递公司提速。“物流提速”也成为2015年双11的一个关键词。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你们能上那我就推,如果你们觉得不能上,那我也不勉强。”邢玮说。

  郑勇和李洪波拍板,肯定能上。两年后回忆起这一幕,李洪波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好大的压力,我回来后跟另外两个兄弟说,这几乎impossible(不可能)。”在当时,他们 只有一个 没有外壳的原型机,技术链条刚刚打通,业务链条还没有对接过。而双11至少要20台机器人。留给极智嘉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回来后,他们开始疯狂加班,先把原型机做进一步优化设计,定型后马上向零部件供应企业下订单,要求在11月前,所有零部件必须全部到位。

团队一边在仓库布设二维码、优化软硬件系统,一边等待着零件的到来。但到了预定日期,零件还不齐。11月5日,距离双11只有6天,所有零件才全部到达。

接下来三天,极智嘉先装出来第一台量产的机器。11月8日,拉着一台完整机器和十几台机器的零部件,极智嘉所有的十四五个人,包括管人事财务的姑娘,全部到了天津武清的心怡物流仓库,马上开始组装,每天装七八台,熬了两天才把机器组装好,然后进行调试。

相比熬夜的疲惫,更让郑勇和李洪波“提心吊胆”的是机器出问题。“一有噪音就很痛苦,意味着又出问题了,真的是听到异常的声音都会心生恐惧。”郑勇说。

2015年双11,天猫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912亿元,而在这一天,印着极智嘉和心怡物流LOGO的智能机器人也登上了许多媒体的版面。

郑勇坦承,这时的机器人还不成熟,不足以应对客户真正的订单需求,又打磨了三四个月后,机器人才开始能够真正运转起来。而他们的第二次大考,也悄然而至。

  2016年5月,极智嘉与 唯品会 签署合作协议,为其部署智能仓储。8月份,唯品会把腾出来的仓库交到极智嘉团队手上,地面处理、强弱电施工、二维码铺设、货架上场又花掉了一个月的时间,直到9月份,机器人才跑起来。

按照商定的计划表,最开始唯品会将给极智嘉上1000件货物,每天五六十个订单,如果没有问题,再慢慢累加。

一个月后,极智嘉已经可以每天稳定的出两三百单,他们找到唯品会,希望把订单数量加到每天500单。

“可能不止这个量。”对方说,“马上到双11了,你的出货量可能一下就有一两万件。”这意味极智嘉机器人的工作量是百倍的提升。

上还是不上?不上,可以慢慢打磨产品,但错过了最重要的双11,相当于一年就荒废了,“所以我们肯定上”。

虽然在天猫项目上已经有所历练,但每个项目都有差异。如果订单大量涌过来,要怎样保证系统能扛住双11的洪峰?剩下的时间里,团队开始进行压力测试,准备各种补救措施,“我们当时压测能做到一天5万件、6万件、7万件,都没有问题,但实际用时有没有问题,谁也不知道,所以特别担心。”李洪波说。

双11顺利扛过去了,紧接着就到了唯品会的主战场双12。郑勇、李洪波等都到了现场,一边调试监督着机器人,一边又为订单太多、没法快速出货着急。“机器人都排队,来不及拣,工人又去吃饭了。不能让机器人等着,我们就都上去帮忙拣货。”郑勇说。

等到2016年的双11、双12走完,郑勇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漫长的路

随着十几家类似的创业公司涌入物流机器人的赛道,二维码导航等设备也开始变得模块化,集成一台看起来差不多的机器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度。

“可能很多早期的公司,他们还预想不到,在未来还有很漫长的填坑的路要走。”郑勇说。

从硬件来说,即使是看起来最简单的货架,如果强度、稳定性不好,搬起来就会摇摇晃晃。甚至连二维码的铺设,用什么样的材质识别率更好,能在地面和货架底部粘贴得更加牢固,“这种地方都会有很多的坑”。

郑勇也给自己“挖过坑”,早期设定产品目标时,他一定要将机器人做到30公分高,比亚马逊Kiva还要矮10公分,为的是底盘更稳,货架的容量更大,但研发的精力和成本也更高,团队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迄今为止,极智嘉的机器人已经从第一代更新到了第五代,软件系统则从1.0、1.1一直更新到了3.5。此外,他们又开发出了适用工厂车间的搬运机器人和适用电商包裹的分拣机器人。

“你爬过的坑有多深,竖起来的门槛就有多高。”李洪波说。

  极智嘉的信心不仅来自于产品本身,也来自于资本的支持。7月13日,极智嘉宣布获得 华平投资 领投,火山石资本跟投的B轮6000万美元。这已经是火山石资本领投A轮、跟投A+轮后的再次加注。

  这家资本在2016年初由IDG首位荣誉退休的 合伙人 章苏阳 创办,极智嘉是他们最早的几个项目之一。

火山石资本副总裁刘凯从郑勇有创业想法时,就一直和他保持着交流,A轮融资后这种关系更加密切,被戏称为“第五合伙人”。在他看来,物流行业成长迅速,物流公司对提升效率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以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设备自动化将成为物流行业的趋势之一。

在极智嘉还只有样机时,火山石就决定投资A轮。他们很早就向郑勇表达了投资意愿,双方口头承诺,但还没有签订Term sheet(投资条款协议),结果A轮份额抢的非常凶,有好几家机构堵在门口。但最终无论怎么抢,郑勇承诺给火山石的份额都没有变。

“这个公司就一个字,‘快’。”刘凯评价道。

  华平投资执行董事 张磊 也感受到了这种快。他一直在关注物流行业投资,2016年初他发现,物流行业成本在不断上升,而AI热潮又为颠覆这个行业增添了新的可能,仓储物流恰恰也是AI机器人可以大规模商用的场景之一。

极智嘉2015年底还在心怡物流的仓库里小范围试验时,张磊就听到了消息。2016年初,他去心怡物流的天津菜鸟仓参观,看到地上一大堆机器人在跑,他走过去仔细一看,原来就是极智嘉。“当时觉得这个省人又省地方,货架的密度大幅提升。”他观察了很久,离开后就直接找郑勇开始聊。

  但当时是华平投资的 中通快递 准备赴美上市的关键时刻,张磊也随着中通到世界各地路演,2016年10月中通上市后,他马上把精力放在极智嘉项目上。

就在张磊决定投资之前,他得知菜鸟物流准备投另一家公司——快仓。

  郑勇此前也考虑过 菜鸟网络 的投资。菜鸟正在加速仓储智能化改造,2017年5月的全球 智慧 物流峰会上,菜鸟总裁万霖提出,未来要将5000万平方米的传统仓库转变成智能仓库。进入菜鸟体系,也意味有了更多的机会。

  极智嘉与快仓此前都曾与 阿里巴巴 有间接股权关系。阿里巴巴、菜鸟、 云锋基金 ( 马云 是发起人之一)等持有极智嘉的股东方——心怡物流的股份约为35%;快仓的A轮投资方 百世物流 里,阿里巴巴也是最大股东,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还兼任着其董事职位。

最终极智嘉未能与菜鸟达成投资意向,也放弃了京东抛过来的橄榄枝。心怡物流在B轮退出,极智嘉的股东全部变成了财务投资人。

但华平还是决定投极智嘉。“物流行业又大又散,每家的占比都很小,最终可能有4到5家跑出来。”张磊解释自己这一选择。

郑勇并不讳言资本的选择带来的压力,但他也多次强调独立性带来的好处,可以更加中立地为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服务。

新的竞争者也在不断出现,市场上的玩家已经从两年前的几家变成十几二十家,“价格战”的担忧已经开始隐现。

极智嘉准备开启新的商业模式。以前,极智嘉是全部把机器人系统卖给客户,而现在,它将转变成设备的投资运营方,根据客户订单完成情况来收费,以降低客户对物流机器人的接受门槛。这意味着极智嘉将从单纯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制造商,向制造商+运营商转变,同时要承担更大的重资产风险,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B轮融完资之后,这个市场开始‘烧钱’了。”郑勇说。

此外,极智嘉进军海外市场的节奏也开始加快。8月初,极智嘉宣布位于日本的ACCA项目正式落地,极智嘉正式进入日本市场。该项目也被视为中国物流机器人首个海外的“货到人”机器人仓库。

几个月前,日本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ACCA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之前ACCA也在跟一家名为GreyOrange的公司接触,但看了对方的产品觉得不太放心,便来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

GreyOrange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印度机器人公司,在郑勇还捧着原型机寻找融资时,GreyOrange就已经拿到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GreyOrange占据了印度自动化市场90%的份额,一直是郑勇“比较看重的公司”。

几个月磨合下来,根据ACCA的反馈和团队对GreyOrange产品的观察,一下让郑勇觉得“比较有信心了”,“我们现在觉得全球除了亚马逊,我们可能是做得最好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京东天猫二选一618天猫京东图灵机器人微信机器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