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劫波,兄弟还在,五个男人的千亿网文江湖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8日港交所。吴文辉的眼睛一直没从交易显示屏上挪开,看着 阅文集团 股价涨幅,他一度难以自持的使劲儿鼓掌。

敲钟上市不到半小时,阅文集团的股价就从55港元飚至110港元,涨幅100%。当天阅文总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港元,至今仍超过800亿港币。

这是互联网内容产业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数字文娱产业黄金时代的历史性一刻。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创造这一切的,是一支固若金汤般的梦幻团队。

“网恋创业

几个汉子的缘分,皆因网络小说而起。

2000年,从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吴文辉在北京做“码农”。但他最大的兴趣不在代码上,而是读小说。身边没书了就去借,能借的都借了就上网翻,连席绢、席慕蓉都没落下。

此时正在广东车管所工作的林庭锋也是一位热爱文学的青年。业余时间,他在网上用笔名“宝剑锋”创作的《魔法骑士英雄传说》,还被一家台湾出版社相中,并出了书,“宝剑锋”也成了最早的网络文学畅销书作家。

在哈尔滨的侯庆辰跟林庭锋有相似经历,他创作的《不会魔法的魔法师》也是大陆最早在台湾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

为了让这群网文爱好者有个归宿,林庭锋索性牵头成立了“中国玄幻文学学会”。来自上海的杂志社编辑罗立和从事计算机技术的商学松也在其中。

天南海北的人,天南海北的侃。聊创作,聊八卦,讨论网文发展方向,俨然现实里的朋友。

但成员一多,论坛显然不够用,要不建个网站吧。

  2002年5月,“ 起点中文网 ”就这样“随性”成立。创始人就是吴文辉、林庭锋、侯庆辰、罗立和商学松。后人称之为“起点五巨头”。

  现在看来那时的创业有如“儿戏”:没有项目书、没有投资人,素未谋面的 合伙人 如“网恋”一般,仅凭一腔热血就干了起来。

可这“热情”的力量不容小觑:纯粹因兴趣催生的创业,成就了日后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作为行业奠基人的他们,则形成一支牢固10多年的“梦幻团队”。

业内霸主非一蹴而就。五小强的打怪升级之路,也是艰辛异常。

  置死地而后生

  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网站,“‘起点’创始团队”能力相当全面:吴文辉和商学松是专业 程序 员,负责网站搭建和运营;林庭锋、侯庆辰和罗立则凭借他们在网文圈的名气,发掘更多优秀作者投奔网站。

但这只算他们的“兼职”。5人还在各自的城市做着本职工作,只是每天下班后相聚网上,忙活到夜里两三点再散去。

即便如此拼命,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要面对:作者流失。

彼时多数人靠兴趣写作,想从中赚钱,只能靠“命”——被台湾出版商看中,从而卖出实体书版权。这也是捧出林庭锋、侯庆辰等早期网文作家的途径。

但卖了版权,网上就得停更——这是协议。

“看到正爽,突然没了哪儿行?别说读者,我们也受不了啊。”

这让“起点”团队陷入尴尬的死循环。就算引来高人气作家,照样会被出版社挖走。再请,再挖走。结果就是,“起点”成了出版商的免费人才库。

做菜的厨子都走了,谁还来你这儿吃饭?想要留住厨子们,还得想办法让厨子在自己这儿就能挣到钱。

羊毛要出在羊身上。

一向少言的吴文辉提出了一个“冒险的主意”:向读者收费。

“做企业要有利润,不然只会消耗自己。”吴文辉的话点醒了其他几位创始人,没有商业模式,就是死路一条。

但这遭到圈里同行“一致群嘲”。“别人都免费,就你收费,不是找死吗?”

不收费是等死,收费是找死。“起点”团队决定“有对策的主动求死”:

改变收费模式,将整本付费改为按章节付费,读千字收2分钱。每天花几分钱看几千字,花几分钱,大家不会觉得是个负担;推行上则循序渐进。初期收费全部返给作者,之后再和作者三七分成,三成用于维持网站生存。

不少同行对此冷眼旁观,等着看读者怒斥转而分流其他网站的戏码。但“起点”团队下定决心这么干,林庭锋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来充实“子弹”。

结果,2003年10月正式收费时,效果超过预期。起点中文网成了给作家谋福利的第一人,吸引大批作者拥趸。有了作者这个源头,大量读者也开始向“起点”聚拢。

收费制度实施一年后,起点中文网已经拥有注册会员100万人,作者团队达2万人,月均盈利额超10万元。

有历史突破意义的是,由“起点”提出的“VIP收费制度”和作家分成模式,由此成为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奠基石。

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善于掌控大局的吴文辉逐步成为团队核心。

“起点”团队一战成名。其他网站傻了眼,只能跟在后边纷纷效仿。

但直到此时,5位创始人还未见面。

如雪片般飞来的汇款单已有每月30万进账。

是时候认真考虑“起点”的出路了。

2004年情人节,“网恋创业5人组”终于迎来首次会面。眼前的局面“并非乐观”:

其他网站都在奋力追赶,自身资金和资源不足也限制着“起点”的发展。

独立发展虽然自由,但吴文辉判断,此时“起点”迫切需要的是资源支持,需要更高的发展平台形成壁垒。那就只有“背靠大树”。

最终,他们选择了当时风头正劲的盛大。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被盛大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五巨头纷纷辞去原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新’起点”,开始了“面对面”并肩作战。

  成也盛大,败也盛大

盛大的参与,让起点中文网掌握了胜出的关键——渠道。

有电脑的地方,就有盛大点卡。渠道优势,加之支付方便,又有盛大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做保障,愿意买“起点”VIP会员的人越来越多。

愿意掏钱的读者多了,作者自然大量涌入。

资源像雪球一样滚起来。几个月内,“起点”便拥有业内90%的作者及读者资源,其他网站只能“望其兴叹”。

网络文学江湖的争斗,无非就是“资源争夺战”。谁拥有越多优质作者资源,谁就占领行业高地。

早期经历过作者流失的“起点”团队太了解其重要性了。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们要乘胜巩固优势。于是刚刚被收购的“起点”团队,顶着压力提出作家福利计划——只要稿费不满一定标准,由网站补贴到固定数额。

乍一看盛大成了“冤大头”,这分明是个烧钱的主意,太坑了。但作家出身的林庭锋力争推行,他明白作家们的痛点,自然也知道如何将他们抱团。

确实奏效,很多网络作家都表示,钱倒其次,温暖他们的是“起点”团队的态度和决心。

这是“起点”团队特有的“侠气道义”,他们就从草根中来,也能融回草根里去。

在这之后,“起点”趁热巩固作家生态,继续推出激励、保障等一系列举措。2006年“起点”又出“白金作家制度”,誓要打造顶级写手。

这个重磅一推,催生了一批以唐家三少为代表、年入百万的网络写手。巅峰时期,网络TOP50作品,均出自起点中文网。网络最知名的作家,多数来自“起点”团队的挖掘培养。

作者、读者相互成就,凝聚成了相对稳固的圈子。盛大也从中获得不少甜头。

比如,一般网游的推广费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鬼吹灯》的网游却给盛大省下了这笔钱。原因是,多达上亿人次读者从“起点”平台上知道这部小说。

  盛大让“起点”迎来发展高潮,“起点”也为盛大不断捞金。 盛大文学 全年盈利略超1亿,“起点”就占了7000万。

可“蜜月期”一过,“起点”团队和盛大分歧频起。

  草莽出身、凭道义闯天下的“起点”团队在网 文江 湖里太如鱼得水,但却与盛大的文化格格不入。公司发展需要职业化的经理人,而不是热血的一呼百应者。

当江湖班子屡次对抗盛大的集团意志,隔阂心隙也就越来越深。

  在吴文辉眼里, 盛大文学 的运营者不懂网络文学,也不知道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对抗最为强烈的一次,是盛大文学收回所有旗下子公司无线、版权运营方面的权利,吴文辉和团队再一次站在了集团的对立面。

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这场权限上收的运动之后,“起点”成了“笼中猛兽”。

2012年的某个深夜,吴文辉和商学松坐在上海浦东河畔的一条船上。他们回忆起创业时的迷茫与雄心,感叹行业的大潮涌起。

眼看着诸多竞争者意欲崛起,以目前“起点”的规模还能奋力压制,但浪潮之巅即将来袭,他们不想、也不能错过这机会。

拼了,做最后一次挣扎。

2013年3月,轰动业内的“‘起点’创始团队集体出走”事件爆发,核心团队20多人向盛大集体递交了辞呈。

本想以“逼宫”换取更大发展,可是反抗的次数多了,陈天桥也疲了。几乎没有犹豫,盛大“成全”了他们的离开。

  一切重回“起点”

“出走盛大”,可能是起点团队至今为止最沉重的事业打击,不过他们也并非一无所有。

他们还有他们自己,从创始之日就始终抱团的兄弟们。

“起点五巨头”集体出走,这在网文圈绝对是一个堪比炸弹的重磅消息。网络文学江湖因这一事件引发动荡,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的下一个动作。

正所谓,人不在江湖,但江湖永远有他们的传说。

互联网巨头们并不想让他们只成为“传说”。

网络文学自带流量,IP开发潜力大,注定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数字文化娱乐正在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这个潜力,是万亿级别的。

“起点”这支几乎掌握产业变局的团队,无疑是“行走的金库”。得之,便有可能得网文天下。

此时,吴文辉再次站在十字路口,同他当年选择盛大的境遇一样。只不过这一回,他借势的是互联网巨头腾讯。他打算从头再来。

   江山 没了可以再起,只要兄弟们都还在。

2013年5月,“打不死”的“起点”创始团队打造“创世中文网”,再次回归网文江湖。背靠腾讯集团的吴文辉,最重视的对手,就是盛大文学。

“人”也再次成为“起点”团队东山再起的资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者与编者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给读者带来的价值。

在“起点”,编辑不仅只是审稿者,而是集编辑、经纪人、产品经理、客户经理于一身的角色。

“起点”的编辑们不光关注情节内容和市场活动,还经常纾解作者的生活烦恼。十几年前侯庆辰拉作者资源时,甚至和作者关系硬到参加作者婚丧嫁娶。

这让“起点”编辑和作者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密切关系。

当盛大文学信心满满打算续约原“起点”白金作家猫腻时,猫腻已经追随吴文辉去了“创世”。

……

2013年9月,由“起点”创始团队组建的腾讯文学正式亮相;2014年4月,腾讯文学将以子公司形式独立运营,吴文辉担任首席执行官。

五巨头的其他四位,也分别以总裁、副总裁的身份伴其左右。

这一年无疑是艰辛的。“但我们兄弟同心,立誓一年走完十年路!”时任腾讯文学高级副总裁的林庭锋这样说。

仿佛一个预言。2014年底,腾讯文学收购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网”再次回到创始团队手中。

这场网络文学界最大的动荡最终以吴文辉及其团队获胜画上句号。

兜兜转转,轮回使然。

一切重回“起点”。

  也难怪吴文辉感慨,“ 谢谢 各位老伙计们,有你们相伴这十年,一路走来,多少汗水与泪水都是值得的。”

转年,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整合成立“阅文集团”,然后是“阅文”成功上市,“起点五巨头”一直抱团前进,并且都是核心高管。

与他们五个人始终相伴随的是,这10多年来的网文江湖似乎没有百家争鸣,而是“起点团队”一家独大。即便到诸侯争霸的今天,在整个行业,“阅文”依然占有高达43.2%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同行。

吴文辉不止一次感慨,每一次低谷,他们都是互相鼓励才挺过来的。这么多年还在一起,是因为困难时彼此相信,彼此扶持。“我们没有一呼百应的英雄,但我们可以互相依靠。”

十年一觉江湖梦。历尽劫波,兄弟还在。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渡尽劫波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