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暴眼里的暴风 会成为“乐视”第二吗?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个是超级生态,一个是联邦生态;一个是ET,一个是DT。

号称乐视第二的暴风如今处于危机当中。

  2018年7月6日,暴风集团(300431,SZ)发布公告,称CEO 冯鑫 所持暴风集团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受此消息的影响,有舆论再次把暴风集团与乐视联系起来。7月9日,暴风集团股价也出现跌停,报收于12.75元/股,距离股价最高时356元跌去了90%。

  对此,冯鑫回应称,股权冻结因资方提前撤资,“ 中信资本 是 暴风魔镜 的一个股东,在2017年提出了要提前撤资……投资额在8000万左右,已经还了5000万。当时我个人的股票基本上已经都质押了,到现在还剩下4000万。我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就导致了目前司法冻结股票的状况。”

如何解决目前的资金压力,恐怕是暴风度过危机的关键。

   暴风何以至此?

  曾经在A股市场创造涨停板神话的暴风集团是如 何一 步步走到今天的?

2018年7月6日,冯鑫通过暴风集团订阅号发布近万字长文,对暴风集团上市3年以来的失误进行复盘。

“首先暴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不怪团队,也不怪A股的环境,也不怪我的任何一个债务人,也不怪任何一个帮我做业务的人,真实的是99.999%还是要怪自己。那我是错在哪儿了呢?你会真实地看到自己一些无能的地方、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资本控制的能力,对财务管理的能力,对业务严谨性的能力。在战略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庸俗的反应。比如好的时候会有所膨胀,坏的时候有蒙混过关。这些反应离远了看,其实都是很庸俗的,但在我身上一样是有所呈现的。所以第一个要敬畏的,是看到自己身上明确的不足。”

客观来说,这跟膨胀有关系,但也没有关系。

最根本的还是暴风影音的业务并不扎实。

公开资料显示,暴风的主营业务依旧以广告及影音播放为主:

200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在带宽、服务器等成本上消耗过高的大批在线视频网站很快销声匿迹,而经过冯鑫技术改造的暴风影音可以支持多种视频格式,迅速成为视频播放器行业的头部玩家,甚至一度占据该领域第一的位置。

然而好景不长,在2010年,版权大战搅动视频江湖,曾经白菜价买的电视剧版权,单集成本最高涨到100万以上,视频网站老板们叫苦不迭。冯鑫评价称:“生买版权,生把钱消耗掉,这个不是我们(暴风影音)能熟悉的战场。”

  2014年最风光的要属优酷的 古永锵 ,收购了老对手土豆,几乎一统半个江湖。但视频江湖的厮杀反而更加惨烈,优酷、 爱奇艺 等,暴风的竞争对手也变成了腾讯、百度。视频行业的大战成为版权的烧钱大战,暴风也逐渐失去了优势。

暴风的转型之路也就由此开始,然而,其主营业务依旧是视频及广告。

暴风影音过去四年的财报揭露了真相:

  2016年4月19日, 暴风科技 (300431)公布其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度, 暴风科技 实现营业收入65,211.01万元,同比增长68.85%。其中,品牌广告收入21,157.20万元,同比增长70%;实现营业利润16,076.36万元,同比增长395%。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31.37万元,同比增长313.23%。与此同时, 虚拟现实 业务增长势头强劲,报告期内暴风魔镜实现APP注册用户数约100万人。

资料显示,报告期的2015年,暴风平台总体月度活跃用户约达2亿。PC端月度活跃用户约1.4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约为6000万。2015年12月,暴风平台PC端日均覆盖人数3200万人,日均有效使用时间3300万小时;在移动端,日均覆盖人数1800万人,日均有效使用时间700万小时。

然而,这个数据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暴风影音的业务情况,但是数据证明,在过去几年,暴风影音的主营业务为视频及播放,不过,这个业务在其上市的时候其实市场份额处于萎缩当中——2012年,暴风收入的市场份额为2.73%; 2015年,暴风收入的市场份额为1.29%,过去三年,暴风的市场份额其实一直在萎缩。

从其盈利能力来讲,在其上市的前三年,归属于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015年5409万,2014年3730万,2013年3167万,2012年5133万。2012到2015年,暴风盈利一直维持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没有显著增长。

而且,在后续的视频大战当中,暴风则逐步被市场所放弃:

从行业发展速度来讲,暴风一直落后于行业发展——暴风招股书显示,2012年至2015年,暴风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27%,然而视频行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63%,暴风其实在逐步掉队,差距极大。2015年暴风的增长率最高,达到34.72%,相对于整个视频行业的增长率61.32%,暴风相差甚远。

  其次,从资本角度来讲,尽管暴风登陆了资本市场,然而在整个视频行业逐步被 爱奇艺 、优酷土豆、腾讯等第一梯队占领的时候,暴风在一次次资本大战当中败下阵来,主要原因则是上市后的暴风其实偏离了视频的主业,资本并没有花在主业当中。

一句话,暴风的根本原因是以播放器起家的暴风影音逐步被行业和时代所放弃。

   乐视第二:暴风的全球DT大娱乐战略

暴风被资本市场称之为“乐视第二”,与其战略布局有关,当然也跟起相似的财务调节,相似的互联网思维,相似的扩张手段,股价同样经历暴涨暴跌,以及同样喜欢勾勒未来美好的蓝图有关。

因此,一直以来,暴风都好像被市场贴上了乐视的影子,这不是冯鑫想要的结果,他本想学乐视的融资、乐视的生态,但唯独不想学乐视的结局。

这需要用事实来说话。

我们可以观察上市后的暴风的动作:

2015年3月24日,暴风科技在国内A股上市。

2015年5月份,暴风影音提出了“全球DT大娱乐战略”,并在当年完成了VR、TV、秀场、视频、文化等五大领域布局。

2016 年上半年,暴风集团发布了「平台+内容+数据」的全球「DT 大娱乐」战略。

2018年3月5日,冯鑫通过内部邮件向全公司宣布“All For TV”的战略,远离长视频APP的主战场,聚焦互联网电视和家庭互联网。与此同时,暴风集团也打算砍掉暴风影音跟暴风魔镜这两个“烧钱”不赚钱的业务,对于TV,冯鑫坚信这是暴风集团真正的未来。

尽管战略不断变化,然而,从2015年至今,暴风的核心业务只有三块:以播放器为核心的视频业务、VR和暴风电视。

2015年上市之后,暴风集团首先把手伸向的是VR,当然凭借VR概念,2015年上市后的暴风一举拿下35个涨停板。随后暴风魔镜像“开了挂”一般快速增长。暴风魔镜在2015年1月底成立8个月后,暴风集团通过出售股权,获得了3366万元收益。当然这还不是最令人吃惊,曾有评估公司对暴风魔镜给出了3.06亿元的估值,对于仅成立大半年的公司而言,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实属罕见。

而根据暴风集团给出的2015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显示,暴风魔镜亏损为1846.78万元。当然,这种亏损的出现实属正常,暴风科技CEO冯鑫也表示:“未来两三年内,暴风的VR业务还将持续烧钱。”

然而,飞的越高摔的越惨。暴风魔镜因为其产品质量不佳,没有核心竞争力,再加上VR本身发展阶段无法突破的技术眩晕、内容少等瓶颈问题。最终VR梦碎。

然而事实没有这么简单,暴风科技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利用暴风魔镜为自己的生态讲故事,并依靠出售暴风魔镜的收益美化财报而已,暗地里却在计划一步步甩掉这个正在不断亏损的累赘。暴风集团还是把对暴风魔镜的股份减到了20%。在减持之后,暴风魔镜公司的业绩不再计入合并利润报表,不计入公司亏损。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乐视所作,成立非上市资产,在上市资产与非上市资产中进行转换,为的就是让上市公司的财报变得好看。

  更像乐视一点的是,就在乐视TV推出后不久的暴风TV也于2015年推出,2017年首次推出了智能电视。而暴风布置的其余业务如 暴风体育 、暴风金融等,短期内亦无法形成规模回报。电视业务成了冯鑫手中的王牌。用冯鑫自己的话说,做电视是回到了他熟悉的市场——“产品的市场”。

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尝到了资本甜头的暴风集团会轻易放弃资本游戏?

在智能电视赛道上,小米的加入是一个强劲对手,在面对海信、创维等老牌电视品牌时,冯鑫自信的认为他们不是暴风TV的对手。而2018年618购物暴风TV被现实再次拽回地面。

据618电商发布的电视品牌线上零售量份额来看,暴风TV只是排第十,除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连传统厂商都狠狠的把暴风TV摔在身后。

与乐视相比,暴风好像暴露出一个重要的相似问题,主营业务不够强,业务分散。

然而冯鑫表示暴风集团将90%的投入暴风TV之上。这点从2017年的营业构成可见一斑。销售商品的收入已经占到暴风集团的67.02%。

但是相比目前智能电视的发展情况,电视的内容则成为撇之不去的痛点。乐视之前也被诟病为内容匮乏。相比与爱奇艺、优酷等合作的智能电视在内容上有着暴风TV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此前撤回的18.42亿元其中的70%用于版权采购,但随着暴风集团放弃版权烧钱战,这项融资也被撤回。随后改为了之前提到的5000万元募资,用于暴风TV之外的信息流、客户端改造、VIP会员系统改造等。

暴风TV好像成了目前暴风集团的唯一方向。但是除了在版权之争的保守外,研发占比,资金问题逐渐成为暴风集团发展的绊脚石。

据暴风历年年报披露,包括AI电视项目在内的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三年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超过20%,降到2016年的不足12%,再降到2017年的9.1%。

暴风2017年年报显示,去年暴风电视销量为84万台。传统电视以创维为例,其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为786万台。最为重要的是现在智能电视的发展技术壁垒低已经是业内共识。传统电视厂商也都先后推出智能电视产品,加之与优酷、爱奇艺等各大内容商合作、加上自己在传统行业积累的渠道优势。暴风TV的竞争环境还是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2008年的资本寒冬,暴风影音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暴风集团也随之而起。十年之后,2018年又一个寒冬,暴风集团究竟能不能涅槃凤凰,还是让时间带给我们答案吧。

   祸起萧墙

根据冯鑫的自述,如今的暴风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个模块是冯鑫个人的压力,来源于两块。第一是我的股权现在基本都质押了,当前股市的整体走势低迷,质押价格的压力是不断增大的;

第二是暴风体系下的公司在融资的时候,我承担的一些融资担保的压力,可能会转变成债务压力。这些压力都落在我个人身上了,其实是暴风上市以后最大的压力。

第三个模块是TV,这其实是暴风真正的未来,坚持用硬件获取互联网用户。TV今天的压力,是成长的压力,是继续扩张的压力。2015年12月开始入场,到现在其实还未满三年。销售额从个位数,到10亿,到今年可能二三十亿。如果我们的资金充沛,暴风TV扩张的速度更更快,否则会变慢,是速度快与慢的压力。”

看起来颇为有理,重情重义。

然而,冯鑫不明白的是,资本市场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情义,甚至由此还暴露了暴风不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管理应该相当严格,而不是创始人与公司至今不断拆借,这个与乐视何其相似?

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上述分析我们可见,与资本共舞,在实业方面,暴风并没有拿出漂亮的成绩单,如同乐视,被资本抛弃实属正常,况且,此次抛弃暴风的是自己人——中信资本,双方曾有过多次合作,关系一度十分密切,当初与冯鑫产生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的是中信资本,如今,申请冻结冯鑫股份的也正是中信资本。

从相爱到想杀,中信资本与暴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中信资本与暴风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12月,暴风集团就曾公告称与中信资本、 平安信托 、北京淳信奋进等机构共同投资6.84亿元成立并购基金。在此次运作中,中信资本为GP,认缴1万元,负责基金的管理,而北京淳信奋进的GP北京 淳信资本 则是 中信资产 旗下私募机构。

除了管理、通道上的合作之外,中信资本亦给予暴风实打实的支持。

在2016年1月18日,暴风魔镜进行第二轮融资时,中信资本以8000万元拿下5.834%的股份。不过,这8000万并非现金,而是债转股。也就是说,借钱借成了股东。

2018年7月6日,暴风集团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4.65%股份被司法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0.99%。而申请人正是中信资本,由于在2017年,中信资本提出撤资后,在股权的回购上,冯鑫因为资金不足,仍有4000多万元无法拿出,所以才造成了目前司法冻结股票的情况。

如果股份冻结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就见怪不怪了。但是暴风集团在此前5月31日还发布过一则公告,冯鑫把自己的质押股份做了延期购回,质押的比例达到95.35%。

冻结的4.65%加上质押的95.35%,也就是说冯鑫的100%的股份要不质押,要不被冻结。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创始人质押几乎全部股份来换取融资,只能意味着这家公司的资金链岌岌可危,这跟质押了99.53%股份的贾跃亭有的一拼。曾经风光一时的冯鑫也不禁让人叹息。

而暴风集团的净利润境况也显示出暴风集团已经是步步为营了,在20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负2954万元,亏损同比增长79.27%。此外在2018年6月5日发布非公开发行定增也显示出了暴风集团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暴风集团拟非公开定增5000万元的资金,而此前的公告则是18.42亿元的资金,从18.42亿元到5000万元,引发市场质疑,导致股价持续下跌,为什么5000万的资金都需要去募集?可能暴风近几年的现金流情况可以解释近几年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由此可见,中信资本申请冻结冯鑫股票的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最根本的原因依旧为暴风集团资金链偏紧最终造成暴风集团大当前出境,而导致其如此处境的原因还是其战略转型方向埋下的祸根。

或许,繁荣过后,一片狼藉,但在繁荣面前,冯鑫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