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寒冬已来!

罚款、亏损、裁员、关闭网点……银行业的寒冬似乎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冷。

就在前几日,毕马威会计事务的一份报告,让所有银行人感到害怕。

          15年后银行将“消失”?

  毕马威在报告中表示, 到2030年银行及其服务可能“消失” ,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将接管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

在报告中,毕马威设想了一种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EVA。EVA可以获得用户的健康、支付、偏好、社交媒体等数据,在用户闲暇时与其沟通、提供符合其口味的商品、为用户推荐短期现金的最佳管理方式并解决金融问题。

比如, Eva 可能会在某天你在休息的时候找你,说发现你最近吃了很多垃圾食品,已经有一周没有运动了,而且你看起来压力很大哦。

然后你告诉她,只是最近工作有点忙。

她会建议你去附近的体育中心上瑜伽课,而且她已经帮你找好了适合时间,她还能帮你定。还会问你需不需要邀请朋友Dave和Sam,因为她发现他们俩都很喜欢瑜伽。

你答应了之后, 还可以随口问一句你的财务状况。

她可能会告诉你说,还行。 她最近帮你转移了一些存款,帮你获取更多的利息;还发现美国那边收取一笔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费用,她已经替你要求退款了。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毕马威认为,总之,到2030年,现有的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将会被完全改变,未来的银行网点,可能更多会变成一个纯粹的咨询场所,现有的常规业务将被EVA接管,传统银行的多数部门或将消失,而专业的服务则将获得更大发展。

   根据毕马威的说法,你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的钱财是如何打理的:

首先,你不需要现金,因为所有都可以在线支付(其实这点现在基本已经能做到),所以你不需去银行或者ATM取款;

如果你想知道最近哪只货币基金利率最高,那么问问你的EVA,她会告诉你答案,并且为你买入一定量的余额;

如果你想知道最近有什么保险产品在做促销,问问EVA,轻松搞定;

或者,你最近有短期融资的需求,那么问问你的EVA,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和办理流程,都可以用语音或者文本形式为你呈现出来;

想要转账就更简单了,声纹识别,然后报出银行卡卡号和对方户名,搞定!

   这样或许很酷。但你是否感到一丝恐惧?未来都让机器人、人工智能来替代人力,那银行职员怎么办?

      银行人的噩梦:被机器人取代、裁员、撤网点…… 数百万面临失业

如果说人工助手的替代威胁还很遥远,那失业却实打实的风险。

  荷兰的ING银行上周宣布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省下近9亿欧元的“数码转换”计划。而计划的内容就是: 先砍掉5800名员工, 占员工总数13%; 未来再视情况让另外1200名员工转职或是裁掉。

  无独有偶,前两周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到 2020 年他们将会将银行中 80%的工作都数码化、 自动化 ,最终将会裁掉 9600名员工。 此外暂停发放股息,来弥补重组计划的成本。

  德意志银行CFO对员工代表表示将进一步裁员 一万人 ,比原计划裁员人数 翻了一倍 。若加上去年宣布的9000人裁员计划,该行全球约 1/5 的员工将受影响。

  此外, 苏格兰皇家银行 也将要发布一个线上的AI 客服系统,这个客服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语调来做出反应,此外,它还永远都不需要休息,更不会要求超时津贴。

   几乎整个欧洲的银行业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意大利、苏格兰、瑞士的银行业股价大幅度暴跌;意大利银行业坏账率已经高达16%,苏格兰大银行随时可能倒闭。

  花旗预计, 2015——2025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170万人。

  之前有研究就指出, 在富裕国家中,大约有 10%的工作会有被 自动化 取代的风险。 其中,工作内容越是具有重复性,越容易被机器劳工所取代。而银行中像是出纳、贷款等工作任务,将很有机会被电脑取代。

   美国各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

  美银6月时表示,计划在消费者银行分部减少 8000多 个工作岗位。被减少不只是员工,还有网点。 美国银行 、花旗和 摩根大通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 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   

          中资银行也不好过

寒风刺骨,银行业进入了30年来未有之变局。

  根据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银行业净利增速仍在下滑,而 中国农业银行 的营收甚至罕见出现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工行、农行、建行三家薪酬支出下降幅度在2%左右。其中 民生银行 员工薪酬同比下降了22%。降薪让不少人选择离职,据不完全统计,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员工数量比去年年底减少了3.5万人。

  据16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仅7家银行人数上升,总增员5000余人;其余9家无一例外出现了大幅减少, 减员逾3.5万人 。据银监会数据推算,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员工净减少, 体量已接近整个银行体系的1%

  某银行运营人员介绍说,受手机支付习惯等改变和影响, 不仅银行网点在缩减,连ATM机的数量也在控制。

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在改变。比裁员残酷的是,还有背负不良的压力。

  据公众号“米筐投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号, 工商银行 不良贷款率1.55%,不良贷款1963.03亿元。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建设银行 不良贷款率1.63%,不良贷款1819.49亿元。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是最高的,高达2.4%,不良贷款2253.89亿元。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中国银行 不良贷款率1.47%,不良贷款1429.42亿元。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来看, 不良贷款余额屡创新高。 如果再加上巨额关注类贷款, 中国商业银行坏账率目前的数值被严重低估。

     祸不单行:来自第三方支付的挑战

  现如今,以电子化手段来完成支付的应用场景则是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许多消费者出门身上的现金往往很少甚至没有,要购物要消费的时候直接掏手机出来扫码,用 支付宝 或者微信支付消费。

百万银行人的噩梦!15年内银行消失,连纸币也要消失?!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09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大,并在2013年成功突破17万亿元的基础,达到17.2万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达到23.3万亿元;2015年交易规模达31.2万亿元;到 2020 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48万亿元。

   不得不承认,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越来越大的一个威胁。

   马云 曾经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想活命,要变革!

  在招聘中, 与传统银行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和学位不同,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尤其是互联网银行明显有着不同风格。以微众银行为例,其官网招聘信息分为五个方向,分别为研究类、技术类、风险类、产品类和设计类。前两大类的 招聘对象基本锁定为 程序 员 ,只有产品类和风险类与传统的银行岗位沾边。

  招那么多 程序 员干什么?你应当知道答案。

   兴业银行 行长陶以平认为,未来一般性、普遍性的金融服务,会明显过剩,银行要想适应市场、赢得客户,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此外, “智能化生存” 也将成为未来银行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

   浦发银行 行长刘信义认为,数字化设备并不是数字化的经营能力,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发挥数字化经营平台的倍增效应,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的能力。

   谁都无法预测,如今是“金饭碗”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之后是否仍然吃得香,正如19个月以前我们都不相信银行会成为“弱势群体”。   

        【延伸】纸币也离消失不远了?

数字技术浪潮不止冲击传统的银行业务,连造币业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出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不用带“钱”。据说印钞公司都去互金公司参观,因为“亚历山大”:没想到有一天人们竟然会不再需要“钱”,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今年年初,央行曾透露要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 数字货币 ,新的支付时代迎来了迅猛推进的一步。

   数字货币有何好处?

随着全球范围支付方式的巨变,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 高昂 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 普惠金融 的全面实现。

   你手中的纸币会缩水吗?

数字货币发行后,会改变货币流通量吗?我们手中的货币会因货币增发而缩水吗?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数字货币主要是指货币形态,不会引发货币缩水。货币的发行规模依然由央行控制,而至于发行纸币还是数字货币只是形态的变化。

另外,黄震提到,现在发行数字货币尚处于探讨阶段,是一种货币价值符号的创新机制,很多问题还在研究中。不过,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电子银行、电子支付,而不愿携带纸币。在此趋势下,以后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可能会随之减少。

   什么是数字货币,有电子支付为何还要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概念比较新,目前尚无官方定义。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此次央行所发文章,央行所指数字货币应该是人民币的电子化,包含区块链技术。目前人们日常所用的银行转账、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等行为均与数字货币有关。

  而广义的数字货币又包括非官方发行的虚拟货币,例如此前走火的比特币,不过,央行在去年12月发通知, 防范比特币风险。

央行提出尽快推出数字货币之后,有评论认为,现在的电子结算已经非常便捷,为何还要花工夫去做数字货币。

  对此,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肖波 表示, 在数字货币还没有带来大变革之前,目前电子支付与所谓的数字货币还比较接近, 交易时所用的钱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进来的,都受到央行发行货币规模的控制。

  不过,黄震进一步指出,央行所推行的数字货币很有可能会改变货币的发行技术,目前的电子支付只是将纸币价值转到网上传输, 而未来数字货币可能在区块链上建立账本,不会被人篡改,而电子支付只是单向记账。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技术正是支撑比特币的技术,也被这次研讨会提及。

   为何能减少逃漏税行为?

在此次研讨会上,研究认为发行数字货币可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 肖波 看来,目前分散的金融机构都有很多内部账本,而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建立全国统一账本,让每一笔钱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为都可以追溯,逃漏税、洗钱行为会在监管范围内,甚至有可能实现在刷卡机上自动扣税。

   未来将会没有纸币?

虽然比特币作为非官方货币前景未明,但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却被视为官方对货币发行、流通机制的一次破冰。那么,未来纸币会退出历史吗?

  在黄震看来, 未来可能没有纸币,整个金融业也将会数字化,这是大趋势。

  但要实现数字货币并非易事。业内人士透露,数字货币要成为价值交换载体就要保证其安全性、便利性,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要解决。而数字货币替代纸币,在发行和流通中,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中短期来看,纸币依然会存在。肖波认为, 未来,零星纸币还是会有的, 即使在电子交易高度发达的美国,出租车消费等小额支付依然在用现金完成。

   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有何不同?

同样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相关,同样有支付和流通属性,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有着密切联系。但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不仅仅比特币这一种形式。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必定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发行方不同。 货币大多有一个发行方,比如人民币由央行统一印制、发行。而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基于一种算法随机生成,任何人都可以开采、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其次,获取方式不同。 比特币是一些IT高手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在网络上“挖掘”出来的。而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势必得面向全国人民,要助力 普惠金融 的实现,面向最广泛的群体,而非部分网络高手。

   另外,定价不同。 比特币越来越难“挖”,因此价格也不断飙升,高低起伏波动较大。而一款国家货币得尽力保持自身稳定。

   此外,使用范围不同。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均未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而作为一个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一定要能满足最大范围的支付需求,央行的数字货币需要满足全球支付需求。

   同时,央行的“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相比也有不同。 如Q币等网络货币不能进行线下支付;原则上而不允许将虚拟货币转化成真实货币;发行是由企业自身推出,类似“代金券”而非真正的货币。而央行的“数字货币”虽需在互联网进行支付交易,但是原理和方式和虚拟货币并不相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