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投圈乱象丛生:造谣攻击、以恶获利,互联网时代真的要落幕了吗?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6年的冬天,出奇的冷。“裁、裁、裁,裁不停!”是贯穿整个2016年的主旋律,在百度进行搜索,一天就可以增加20000个裁员消息。伴随着大规模裁员而来的,还有更为严重的倒闭潮及欠薪门,许多被视为明日之星的创业公司以猝不及防之速倒下。投资圈也因此引发连锁发应,眼见逐利无望,又找不到“接盘侠”,大部分投资人血本无归,干脆收紧口袋,任所谓的“资本寒冬论”尘嚣日上。眼看一场创业狂欢变成一场闹剧,浮华过后,只剩累累白骨。

   这届创业者与投资人到底怎么了?

   创业公司集体办葬礼,错在没认清“创业”本质

漫画《死亡笔记》中,凡是被写进该笔记的人物在死神面前都在劫难逃。

2016年的创业市场也正流传着这样一本死亡笔记,让人吃惊的是,越来越多的明星公司公司位列其中,即便融资千万,也拯救不了如今的命运。然而与漫画不同的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让死去之人复活的“死亡橡皮擦”,这些公司或销声匿迹,或转作其他方向。

  梳理这些淹没在死亡潮的创业项目,餐饮外卖、出行、汽车、美业、旅游、教育... 几乎每个领域都未能幸免,波及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数千家公司。

2016创投圈乱象丛生:造谣攻击、以恶获利,互联网时代真的要落幕了吗?

   表面看,资金链断裂成了大部分公司死亡的直接原因。

没了资金来源,蜜淘网无法跟巨头拼价格战,澎湃养车不能继续补贴大战,美味七七的供应链不足以支持美味的配送。他们做的各不相同,但死亡的原因极其相似——没有真正的击中市场需求,自我供血又不足,过度依赖资本,一旦外部供血无法及时输送,血槽一空就直接Game over.

创业的门槛是降低了,却不意味着成功的机率增加了,这些死去的项目都是偏离商业本质的,都不能真正解决痛点,而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所以死亡是必然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根本没有认清“创业”的本质:

   创业的第一个真相: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创业是少数人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

   要达到高标准的创业成功,有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要做到行业的数一数二;

第二个标准,是要可持续成长;

第三个标准,是要被消费者和同行所尊重。

许多创业者口口声声要“改变世界”,却直到项目关闭,都说不上来自己到底改变了“世界的什么”。

   创业的第二个真相:创业是长跑,难以速成

创业者如果要达到上述的高标准成功,在创业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找方向阶段;

第二个发展阶段——单项冠军阶段;

第三个阶段——多元化阶段;

第四个阶段——创业帝国阶段。

而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成功是至少十年以上的事。

   创业的第三个真相:创业不是估值游戏

估值只是企业在买卖时候的一个衡量标准,但它是结果,不是过程。

衡量创业企业的指标主要是利润、收入、用户规模,而非仅仅靠估值。

   创业的第四个真相:创业不是一堂舞台秀

许多创业者热衷于参加各类创业大赛、混各类社交圈,但创业者需要明白,唯一决定创业成败的是能不能够赚到利润,能不能够赚到收入,能不能获得用户规模。

决定成败的是用户,用户是市场买单,如果买单了,创业就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用户不买单,再多的镁光灯,再多的鲜花,都无济于事。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乱象互联网乱象乱象丛生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