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机会,长尾理论很可能会打败马太效应,为什么?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机会,长尾理论很可能会打败马太效应,为什么?

互联网各种toC的盈利模式中,从初级到高级:

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机会,长尾理论很可能会打败马太效应,为什么?

同样量级的用户量从左至右带来的交易额、利润也依次增高,从左至右交易的转化越来越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从右至左交易则是更依赖于注意力经济、冲动消费。

比如说10万用户/粉丝,对各种盈利模式大致估算一下:

广告/虚拟付费:靠广告赚钱一年有小几十万的收入,靠游戏可以有几十万到小几百万的收入;

电商:观察到的网红做电商最高是一年2000多万的收入,净利润可以达到5、600万元;

品牌:如果是做快消品牌,靠自有粉丝可以把品牌利润、渠道利润都获取到,这样的最高利润可以在电商的基础上翻倍;

金融:做金融方向的业务10万注册投资粉丝,如果是10%的付费转化率,一年最高可以达到约5亿人民币交易额,净利率可以达到2%~2.5%左右。

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先举两个例子:

  • 今年年初,罗振宇在得到上曾经卖过李笑来的一本书《把时间当做朋友》60多元一本,半个月卖了4.8W册,而同样的书在亚马逊上只卖大概34元,当时此书在亚马逊上的销量排名也有上涨,但是和得到的业绩还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 这是我自己的实际案例,过往的大半个月我坚持每天写自己的订阅号,收获了些对投资感兴趣的朋友。一次我在自己的一个百人投资机会群内问了句“如果我这边领投消费品项目,有没有想一起参与跟投的朋友”,没发红包,没@所有人,有4、5位并没深入交流过的朋友马上问有没有详细的项目介绍。而此前一位投资机构的朋友也在我的群里问有没有人原意投资他们已经投资过的项目,结果没有人回答。

这就是连接带来的不同结果。也就是说:

那么可能会怎样?由于在更高级的模式下,不需要再拥有千万、数亿级别的流量了,反而“质”会更为重要,因为十万级别的粉丝就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了。而且这种小流量节点的流量再小也不会被BAT吸走,马太效应失效了!取而代之,

这20%的高质量流量会以什么生态存在呢?可比如说罗振宇如今有700万粉丝,未来可能做到千万粉丝,但是想超过5000万粉丝是非常困难的。还有一些个人的订阅号,比如小北有可能从百万粉丝做到数百万粉丝但是再大同样也会很困难。比如我的订阅号,可能慢慢发展会有几万十几万关注,但是想做到过百万我觉得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内容过于垂直而且还有点沉闷…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未来也没有打算去卖广告,再做太多不匹配的关注意义也不大(自我安慰下…)。

这个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启示?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算丑、有个性、有理念,那么应该做个人品牌,获得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这些是关注度会带来未来价值,“红”不是坏事儿,只要你明确知道“红”之后要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加我微信irischerub3 一起交流怎么获取个人流量~)

:别总想着做平台了,风险真的很高,还是和BAT一样的方式想连接更多用户,流量很难做起来。但是值得关注那些个人流量的做法,用信任去连接更高质量的流量(可做电商、品牌、金融的流量),而非用注意力去吸引更多普通流量(依靠广告、虚拟付费变现的流量)。

对于投资者:网红确实不大好投资,因为太依赖于个人而且很难独立做大,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罗振宇、Papi、咪蒙…这个问题我也继续在思考和尝试,也许会和众筹、品牌、金融有很多关联,有更多心得再继续分享。

你的项目也想被报道, 点击这里 ——猎云网

本文为转载,转载请注意真实来源

随意打赏

互联网马太效应互联网长尾效应互联网金融长尾长尾关键词互联网长尾长尾市场长尾理论马太效应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