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推出“品算”平台,将广告的主动选择权归还给用户

猎云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搜狐推出“品算”平台,将广告的主动选择权归还给用户

长期以来,网络剧的超长帖片广告都是绝大部分视频用户的困扰,数据研究机构DCCI的一项调查显示,能忍受45秒视频广告的用户只占3.8%,能忍受60秒的用户则降至2.1%。

然而,即使用户对视频前的广告已经厌烦了,但受到用户规模、业绩增长的压力,视频平台竞争激烈,视频广告播放却还是越来越长。如何避免“过度广告”影响用户体验?如何有效判断广告的真实价值?都成为视频平台最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动选择”让广告变得有意义

近日,搜狐推出了可以“测量”品牌广告价值的大数据精准营销平台“品算”,将广告的主动选择权归还给用户,通过问卷调研收集用户在观影过程中的真实情绪,让品牌主看到广告的真实价值。据了解,“品算”已经应用于搜狐视频了,未来还将出现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搜狐网等搜狐矩阵的其他产品中。

对于品算的具体功能方案,搜狐表示:“为了使用户能够‘主动选择’,品算推出‘可选择’和‘可跳过’两种广告形式。前者让用户从4支广告中选择1支感兴趣的播放;后者在广告播放5秒后出现,用户如果不感兴趣则可以点击‘跳过广告’结束播放。并且,这两种广告播放完毕或被跳过后,均不再出现其他广告,直接进入正片。”

真实反映广告效果: 测量用户情绪,24小时内反馈

另一方面,品算能够帮助广告主进行品牌测量,获知用户的个体感受和主观态度。

在此之前,‘点击率’和‘曝光量’一直是大部分广告主测量品牌广告最常用的手段。但实际上50%以上的广告曝光并没有被用户看见,即使看见,也未必获得有质量的用户注意力。同时,“点击”虽然是用户参与的有效信号,但并非最佳选择。

对于广告效果测量存在的“黑洞”,搜狐品算平台从测量方法、用户体验、广告交互三方面深挖,追踪用户主观态度的变化。

“通过大量测试、调研,我们开发出了若干种问卷形式,嵌入到视频产品中,用来衡量用户的行为、认知和情绪。基于搜狐大数据的人群画像技术,我们选取了跟‘看过广告’的用户具有相同特征属性的一群人作为‘没看过广告’的用户进行参照对比,比较的结果帮助品牌主了解用户群在观看广告后主观态度的变化,更具有参考意义。”搜狐大数据中心总经理魏谦屹表示。

同时,品算平台的广告客户,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问卷反馈,进而更好的优化调整投放计划,包括进行人群的重新筛选和锁定、素材更替修改。不像传统问卷,需要等到投放周期全部结束后,才能从市场上看到变化,此时,调研反馈已经滞后超过一周时间,错过了最佳调整时机。

举个例子,比如三星电子通过品算投放SUHD新品电视广告后,广告有效反映了用户的行为意愿,与没看过品算广告的用户相比,‘非常想体验这款新品’的用户增加了35%。

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00472

随意打赏

搜狐公众平台搜狐视频广告搜狐媒体平台搜狐平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