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海外制裁对四季度影响较为直接,全球化布局继续推进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海康威视:海外制裁对四季度影响较为直接,全球化布局继续推进

今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将海康威视等八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黑名单”,名单上的实体未经美国政府许可,禁止与美国企业开展业务往来。

随即,海康威视等企业也相继通过发布公告、召开电话会议等举措,以期将恐慌及损失降到最小。

之后,海康威视对所有美国物料都做了详尽梳理,全面开展了美国元器件的替代工作,少量暂时来不及替代的物料,通过增加库存来换取更长的替代处理时间。

同时,海康威视还拟与中电基金、中电海康、杭州高新公司、中电管理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海康智慧基金,围绕海康威视产业链上下游及延伸产业开展投资。

就此,有业内人士提到,海康威视提前一年准备替代方案,增加备货和研发,但海外业务预计短期仍难改善;创新业务占比和毛利均较低,还远不足以有效支撑公司整体业绩。

针对部分疑问和问题,日前,海康威视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提到,制裁对市场的影响还在观察阶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进行量化,影响在四季度会比较直接。如果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海康能平稳的度过,相信海康会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他们还公开介绍了制裁对于公司的整体业务影响情况,包括损失一些客户及项目,甚至错失势在必得的商业合作。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尽管海康威视有信心抵御这次危机,但对于客户的担忧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仍然存在较大动荡。

但长期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并未削弱。

以下为调研实录: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的增速相较营收更快一些,在相关费用支出方面,增速是否与预期比较一致?实体清单已经坐实,对于海康后续的研发费用支出是否有进一步的影响? 

关于研发费用中的人员增长和薪酬增长两方面,比较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拆分, 过去几年海康的人员增长是比较快的阶段,人员增长带来的费用增长比较多一些。 

实体清单落地了,但海康应对还是比较从容的,最近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就开始做物料替代、方案设计。这个过程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体现在研发费用增长当中,造成费用率比较高的结果。 

海康去年的研发费用率是 8.99%,前些年的研发费用率大概是 7%~8%,后续,研发费用会相对稳定。

如何判断实体清单对公司未来毛利率的影响?

最近两年公司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稳中略有提升,大致在45-46%附近。

毛利率与公司整体收入结构的关系更大一些。海康自有产品的毛利率比较高,硬盘和工程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毛利率的数值是公司业务结构综合的结果,目前公司有能力维持相对比较稳定的毛利率。 

其他方面的影响对毛利率会产生多大的波动,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因为数据是财务在每个周期结束以后,根据各块业务的结果综合计算出来的。

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每块业务的健康发展,减少突发的较大波动,从而较大程度影响产品价格或者影响收入结构。

海康的产品种类太多,各个业务模块的收入来源也很多,所以我们很难去控制毛利率的数值,但我们会非常关注毛利率的变化。 目前我们的业务都还是比较健康的,毛利率方面也不用太担忧。

之前海康提到未来的两个策略:国际化及全球化,当下,这两个战略有微调吗?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上游供应链的持续和稳定越发关键,在没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全球配置资源非常顺利,不存在任何障碍;当全球配置资源存在障碍时,企业必须在生存策略上做出一些改变。

关于全球化,海康会选择更加谨慎、认真的态度,但是不会改变我们全球化的大策略,我们会在符合各个国家和地区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业务。

有些投资者开玩笑:是不是美国生意不做了?我们非常明确,美国生意还要继续做,全球化要继续推进。 

关于软硬件一体化,在上游和下游之间,海康选择了下游,我们做解决方案、做软件、做平台,去贴合 用户的需求。

回头来看,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五年前或者更早时间,海康的规模和体量相对来说都比较小,由于规模的限制,往上游走可能也意义不大。现在公司的规模,包括创新业务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值得我们往更底层的领域去探索和研究。

前段时间,海康成立了相关基金,这些都是实现策略的一种投资渠道、方式。

美国制裁对哪类客户或哪个特定区域的客户会有影响?对海康的负面影响什么时候会慢慢消退?

客户这个层面,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纳入实体清单这件事情,对于全球的客户来说,也都没有经验。我们自己是学习走在前面的中兴和华为,供应链方面相对能参照、学习的多一些;解决客户的困惑方面,不同的行业、客户的差异非常大。

而通讯行业的客户比较集中,但安防的客户却特别的分散,我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向客户解释实体清单是怎么一回事,影不影响客户跟我们之间的合作。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沟通,通过沟通也打消了很多客户的疑虑,因为他们对实体清单不了解,他们以为的制裁,是不是连合作都不行了?但实际不是。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损失掉一些客户和项目。几年前有个媒体的报道,让我们错失了一个国外比较大的机场项目,因为这个项目当时正好在关键的沟通环节;曾经的“安全门”事件,让我们失掉了一个全球连锁超市的订单。

而现在实体清单的影响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在沟通的阶段(可能事后看,其实没什么),客户可能会先做其他的采购,把我们留在后面。我们会错失一些商业机会,但目前还不好评估这方面的影响有多大。

目前,海康全球销售都在努力消减负面影响。我们将真实的状态跟投资者做交流,但很难给出量化的指标。

长期来看影响不大,因为海康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削减,海康对客户的服务态度、产品的性价比、核心的研发能力没有受到影响。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都能够理解我们。

关于美国市场,确实给不出预期。希望中美贸易谈判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两国之间有一个比较好的贸易协定,相对来说落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压力会减少一些,否则在经济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有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

现在看来对于Q4包括明年实体清单,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有没有一个量化的衡量?包括在给出全年的业绩指引区间的时候,对于实体清单影响公司是怎么样考量的?

由于全球化分工,按照美国出口管制的规则,大部分美国身份的供应商所供应的物料不完全是百分百美国原产。所以在计量美国原产这个概念上面有一个很大的讨论和判断空间,给这些厂商一定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情况梳理清楚,恢复供货是符合管制要求的。

关于业绩预期,我们现在只给出了全年的净利润的区间,这个做法也符合海康一贯的关于业绩指引的惯例。

收入预期方面公司暂时没有给预期,原因也比较简单,毕竟美国实体清单的限制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我们很难短时间把这件事完全消化,需要时间来跟供应商以及客户做持续的交流。

一方面,持续供应可以给客户信心,信任海康可以持续稳定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客户的心理层面,公司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会有一些客户采取观望的态度,想看一下中国企业被制裁了会怎么样,等看清了之后再继续做生意。如果真的出现客户要替换掉我们产品的情况也需要有一个周期。

所以制裁对市场的影响我们还在观察的阶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进行量化。

影响在四季度会比较直接,如果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海康能平稳的度过,我相信海康会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能否请具体阐述一下四季度包括明年PBG回暖的具体动力在哪里?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受整个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各方面的需求都比较压抑,相信大家在各个行业的体会都会比较一致。

总体来说,产业有一些周期性的波动都是比较正常的,下滑之后都还会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

另外一方面,海康过去一年在物信融合、城市公共服务的领域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我们以AI CLOUD为核心的技术框架,为城市搭建统一的智能化感知网络。

通过我们的努力,过去一些概念规划可以落到实地,我们的产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方面的准备也都成熟起来。

所以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企稳,政府需求重启;另一方面是海康威视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两者结合起来对我们PBG业务需求拉动是有帮助的。

公司现在对于智能化以及创新业务这一块,有怎样的发展预期?同时看到公司披露了参股设立基金的公告,去布局上下游的一些产业,方便在这些方面做些指导吗?

关于智能化,2015年底开始,海康率先推出结构化服务器产品,在云边融合、AI Cloud有比较多的产品和技术储备,这些产品跟当前的智能化大趋势是非常吻合的。

最近这一年,我们继续提出物信融合,已经把整个智能化物联网框架都梳理的比较清楚,关于对产品技术的要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业务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得很明白,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也做了详细充分的阐述。

关于创新业务,创新业务并不完全等同于智能化,海康以自身的技术储备为基础,投向了安防领域之外的产业,例如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以及智能家居领域。

我们预期这些领域未来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们在底层技术上有共通之处,可以发挥出海康的技术储备以及行业优势。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创新业务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可以说海康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节奏和信心。

关于产业基金,对于这个产业基金我们自己也非常期待,跟国有股东和各个方面都谈了很多次,现在能够落地,对海康未来布局上下游的产业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和工具。 雷锋网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雷锋网

海康威视:海外制裁对四季度影响较为直接,全球化布局继续推进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