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还是内容付费?看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钱来钱往”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知识变现还是内容付费?看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钱来钱往”
编者按: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徐博进化论 (ID:our-starry-sky),作者徐磊(微车创始人、CEO,原创新工场战略发展部经理)

在2000年左右眼球经济是遭到过质疑的,远超过今天对O2O等模式的质疑,并由此产生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但16年后的今天再回头去看,第一代互联网明星企业几乎都有门户的背景。直到今天,自媒体的兴起,其实逻辑上依然走的还是这个路线,只不过用了粉丝经济这个新名词。

把时间放到20年前,那时候的中国还几乎没有互联网的痕迹。我们看书还是去新华书店买的,看报是去邮局订的,听音乐是要买卡带或CD的。虽然大学里也有复印外文书的,但那还是因为实在买不起原版的。

看看互联网最早的一个案例:新闻门户 —— 传统新闻是怎么分发的呢?

记者、编辑给报社打工,报社付钱给印刷厂印制,再付费给物流公司发给邮局、报亭等售卖机构,售卖点把报纸卖给用户,赚取佣金。看上去这个商业逻辑,简单、清晰、合理。付费方是用户,管理方是报社,把收到的用户的钱分给行业的各个参与者。

因为知识付费,在那个年代是理所当然的,然后,我们有了互联网。

原本新闻门户只是个分发点,最直接取代的是报亭和印刷厂等角色。原则上如果它收用户的钱,拿取它该得的佣金,那么这个行业就可以因为互联网技术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了。可它偏不,它向用户免费了,突然之间整个行业没有人付费了!

  • 20年之后的今天,各种自媒体公众号想方设法让你关注,发红包求你读他的文章
  • 各个音乐APP虽然也有付费模式,但是大多数人听听免费的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用户已经没有了付费需要,更别说什么动力了。这背后并不是产生内容的人变成了慈善家,只是价值链条变得更庞杂了(不仅仅是复杂,而是庞大而复杂)。

事实上,核心内容其实一直是收费的,只是付费方未必是用户:

  • 比如新闻,具有采编权的新闻机构是向腾讯、网易们收费的
  • 比如音乐,版权公司每年向腾讯、网易、阿里收的钱也不少

如果对应到传统的渠道逻辑,腾讯、网易扮演的就是分销商的角色,例如邮局和书店。传统的邮局和书店肯定不能花钱买了书和报纸,然后免费送给用户。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目前为止最被接受的解读是眼球经济——新闻门户通过在线信息发布,汇聚了大量的用户流量,这些流量可以用于其它关联业务产生收益,因此为了获得内容优势,愿意成为内容的付费方,以此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收益。

知识变现还是内容付费?看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钱来钱往” 2000年时,眼球经济是遭到过质疑的,远超过今天对O2O等模式等质疑,并由此产生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但15年后的今天再回头去看,第一代互联网明星企业几乎都有门户的背景。直到今天,自媒体的兴起,其实逻辑上依然走的还是这个路线,只不过用了粉丝经济这个新名词。

举几个例子:

  • 现在还有多少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买CD或者靠版税呢?
  • 影视剧演员的每集或每片的报酬已经不低了,但是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呢?

看看现在非常盛行的综艺节目,也许就能了解价值实现的链条有多庞杂了。

从制片方搞出创意或者买来创意,再花钱请来制作团队,再花大钱请来大牌明星,再通过发行方开始推广、试播(或者大牌团队直接就能卖给电视台或视频网站),再(或同时)考虑各种广告植入,再和媒体一起搞定其他的广告主/赞助商,片子如果火了,演员得到更多的代言机会,然后下一季拿到更多广告和赞助。

对于一个成功的策划(成功的标准假设就定义为收视率),制片方和电视台(视频网站)都可以算是投资方,他们最终从广告主那里拿到足够的回报;工作人员拿自己的工资;演员拿出场费和代言费,也许还参与分账;用户基本不付费(歌华有线和视频网站会员只是很少占比)。于是整个价值链的长期投资人就变成广告主了。通过广告,需要产生足够的转化,由用户通过关联消费创造利润来实现最终的价值闭环。

这还仅仅是最小闭环,更大的闭环是通过广告建立品牌,通过品牌得到资本市场认同,提升企业估值,再通过二级市场提升企业市值,投资人通过股票交易获利,用户通过股票市场买单。只要市值在,所有人账面都盈利。

那么以上的案例究竟和现在的内容、知识变现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背后的逻辑基本还是一致的,就是最终的价值链条究竟如何才能建立起来。过去的简单付费模型之所以被打破,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产业链条里有人可以通过免费的方式,创造新的价值链。在实现自身价值诉求的同时,对传统竞争者实施了降维攻击,价格手段在市场经济里总是有效的。

为什么也有很多案例通过价格手段失效了呢?

是因为新的价值链并不存在的情况下就放弃利润,那当然是自寻死路。

新闻、视频、音乐,和今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他们所在的产业链条里,几乎都有按这样的商业逻辑经营的企业。而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迭代之后,今天新的付费模式再度崛起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趋势,就还需要更多维度的探讨。

内容创造者需要传播还是收入?

还是拿歌手来举例,如果一位歌手录制了歌曲,完全靠卖实体唱片或者在线销售电子版本,很有可能是没法出名的。他/她背后的经纪人团队,一定会极力去推广,让更多人听到和了解这个歌手。等到歌手有了足够多的粉丝和影响力,就开始开演唱会赚钱,也开始参加各种综艺节目,争取各种代言。相比较而言,版税就不是主要收入了。

对于大多数的自媒体人来说,通常也肯定是为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作品或观点。然后也许是出书?做节目?代言?付费订阅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一定是知名度达到相对水平之后的才能实现,也只有金字塔塔尖的那部分内容创作者才能实现。

另外一种也许是塔底的,也是收费的,只不过也许收的是软文的钱。就像歌手在酒吧也收费,但还是会希望参加超女/快男免费唱比赛,出了名再赚其他的钱。能利用影响力建立更强大的价值链终究是更强大的玩法。

内容的竞争会有多激烈?

能不能通过内容直接收到费,内容的竞争程度,或者说内容的同质化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看看视频行业这几年在买IP上投入的资金就可以想见了。

能不能持续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对于所有内容创作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马东的奇葩说是一种尝试,知乎、得到、多问、分答也都是一种尝试,特点都是变成了更强大的平台来维持知识的持续产出。而对于个体来说,就需要找到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了。靠好奇心很难维持用户的持续付费意愿。

知识变现还是内容付费?看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钱来钱往”

用户的付费意愿是趋势还是昙花一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下用户的支付意愿问题了。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小额支付类产品的用户体验门槛确实越来越低了。这也是付费阅读可以借助的东风之一。但长期来说,当用户的尝新意愿降低时,最终这部分付费用户有可能变成最挑剔的用户。

个性化内容是付费阅读的长期之路

说了传播,也说了竞争,还有用户的持续付费意愿,在这些压力之下,个性化内容也许是未来付费阅读最普适的机会了。

通过公众型内容积累粉丝、建立品牌,通过个性化咨询服务(知乎、分答、多问、得到这么多平台呢)来获得付费用户。这也许是大部分处于行业中段的内容创作者的必经之路。不要羡慕那些金字塔顶端的内容创作者,付费阅读他们可以赚很多,却还只是他们赚的一小部分,搭台唱戏才是他们的主业。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订阅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难回答。至少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会对其他的付费阅读平台造成太大的冲击。这个功能迭代了这么久应该还是有其原因的。付费阅读和朋友圈的内容传播毕竟还不是双生子的关系,某种程度还有些矛盾。

微信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流量和社交关系,这部分对于付费肯定有帮助。但还只是工具层面。产品的灵魂是什么?它跟打赏如何区分?这些都还是未解的难题。打赏和订阅相比,打赏是更符合知识共享的精神,如果回到订阅,并且希望创造新趋势,确实还需要让订阅具备更现代的产品精神。

那么知识、内容变现,究竟是谁赢了?

用户受益是大势所趋,体现了互联网关注用户体验的初心。投资人同样也是赢家,因为互联网带来的趋势性变化是几十年一遇的机遇,只要合理布局,分散投资,赢得最终的收益还是合理可预测的,当然鲁莽和跟风型投资人除外。

创业者是在用生命实践理想,在大潮中有抱负、有热情、有机遇。也许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对于成熟理性的创业者来说,好的过程和好的结果都是无价的收获。关键在于是否能对商业逻辑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别空耗了生命。

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的,它的特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新秩序。企业在新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远比短期薅羊毛重要得多。

   



随意打赏

互联网变现模式知识付费的时代互联网付费模式分答 知识变现互联网数据变现移动互联网变现互联网流量变现知识变现时代互联网变现知识变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