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NASA计划是不是天方夜谭?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马云的NASA计划是不是天方夜谭?

文/朱迅垚  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

阿里巴巴未来20年的愿景是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就像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那样,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极大进步。”

这是3月9号,马云在阿里巴巴首届技术大会上说的话。看到这里,默默去查了一下,目前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2016年,英国的GDP总量是大约3万亿美金,按照目前2.5%左右的GDP增长率,20年后,英国的GDP总额将达到5万亿美金,约等于35万亿人民币。

自2017财年第二季度(2016年7月1日至9月30日)开始,阿里巴巴财报不再公布商品交易总额(GMV),但2016财年的数据显示,该财年(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底)阿里巴巴的GMV总额已经过了3万亿人民币,而2014—2016财年,阿里巴巴的GMV同比增速为55.8%、45%、25%,根据测算,2016年阿里巴巴的GMV应该在4万亿人民币左右。

如果反过来倒推, 阿里巴巴要在20年后达到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体量,也就是35万亿人民币左右的体量,那么阿里巴巴每年的增速要保持在12%左右。

虽然2017财年最新的季度财报显示,阿里2017财年全年收入预估将增长53%,但从二十年的跨度来说,要在这么多年里让整个阿里平均维持在12%的增速,也并不容易。这可能是马云这篇讲话以及提出NASA计划的原因之一。

马云的NASA计划是不是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马云此举还要解决阿里长期以来战略定位跟公众认知不符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阿里是一家商业公司,而对阿里稍稍了解的业内人士又常常会误解,觉得阿里的主营领域战线太广,似乎没有一条主线。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张建峰说,阿里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实际上,阿里巴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技术+商业公司。按照这个说法,如果给阿里只下一个定语,那应该就是科技公司。阿里现在有超过2万名工程师、500多位博士,从就业人员的比例来看,也是名副其实的科技主导型。所以阿里巴巴阿里是电商?支付?金融?媒体?都不是,马云定了调,是一家科技公司,当然,这一战略定位要得到公众和专业人士认可,恐怕也要看阿里在科技领域接下来的表现。

关于NASA,众所周知,那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简称。马云将阿里的计划与NASA计划相提并论,不可谓雄心不大。以马云一贯的擅长宏大叙事的话语风格来看,他说出这个比喻并不让人惊讶。他的类比也并不难理解。NASA看上去做的都是航空航天方面的高精尖工程,但NASA之所以赫赫有名,不仅在于它推动了人类探索太空水平大大提升,更给世俗人类的生活进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NASA的很多基础技术间接推动了现在很多影响当下的重要科学技术,比如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间接直接与这一计划有关。

 

马云并不隐讳自己的雄心,他说: “我们将建立阿里巴巴的‘NASA’,以担当未来的责任。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将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全力以赴。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巴巴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

 

在过去几年里,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有一个颇有杀伤力的指责,那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跟大部分中国企业一样,过度商业化,功利主义之上,只知道埋头挣钱,不知道仰望星空。这种批评当然是有比较对象。那就是国外尤其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比如,以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最初只是一家互联网广告和软件公司,如今它留给用户更多印象的,已经变成了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全球热气球WiFi网络等,而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太空旅行、人类健康等更多领域,谷歌也已经有更远大的理想。

另一家巨头Facebook也收购了太阳能无人机制造商TitanAerospace,并利用无人机把互联网接入部署到那些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此外,无论是亚马逊还是IBM还是微软、特斯拉等科技巨头无不将相当多的资本投向最前沿的核心科技。

马云的NASA计划是不是天方夜谭?

不必上溯太远,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不到三十年里,全世界发生的最大改变力量并不是来自政治或者军事,而是科技。正如马云指出,也是很多评论家不断重复的,包括阿里巴巴在内,中国大量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公司,他们的技术,仍然是只为了满足当下商业需求,不会脱离自身的产品范围。就以阿里为例,当淘宝、支付宝、阿里影业等业务部门需要语音和图像识别、金融云、安全和 GPU 渲染等技术支持时,阿里云和各自的技术部门为其开发相应的功能,而阿里云现在虽然已经成为阿里底层基础技术的主要代表,但它最初是建立在前段产品和商业化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但上列国外巨头的相当部分投资却跟它的产品跟业务没有关系,而是指向了更长线甚至压根儿就跟自己毫无关系短期内也看不出任何收益的基础技术。

 

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了。比较国内国外互联网科技巨头的表现,媒体过去针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时,一般会批评三点, 第一,中国的企业积累太少,而且有些公司有功利短视倾向,这是微观因素;第二,中国专利保护、产学研转化机制、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到位,这是中观因素;第三,国家层面缺少支持和政策指引,这是宏观因素。

 

今天,马云提出来NASA计划。说真的,真的还只是提出来。马云敢提出,以及阿里巴巴现在敢有这个底气提出,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主要还是跟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积累有关,跟马云的眼光视野和格局有关,但是,我们要问的是,阿里巴巴再强大,毕竟就是一个公司而已,其他问题呢?解决了吗?

 

所以,有人提出来,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会不会是天方夜谭。恐怕并不是对马云没有信心,更主要的是基于思维惯性对中观和宏观的环境仍然缺少信心。

 

NASA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背后是20世纪中期美国强盛的国力以及完善的科技支持、人才激励政策以及国内完整成熟的学术体系、研发体系;同样的,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特斯拉之所以敢做超越公司层面的长线投资,关怀“诗和远方”,也绝不只是这几家公司的老板一时头脑发热,背后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运转顺畅的产学研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有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创新到生产到商业开发再到投资创新的良性循环。

马云的NASA计划是不是天方夜谭?

 

而现在,马云终于提出了计划,但我们的疑问接踵而来,单凭阿里巴巴单兵突进,即使阿里富可敌国,能够扛起这么重的重任吗?阿里巴巴在推进这一计划中,势必会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碍,这些整体的制度体制成本是否只由阿里一家承担?如果阿里的计划遇到挫折,阿里能否坚持住,能否不再走回短期商业性战胜长期战略性的老路?

跟阿里之前的所有战略相比,比如“新平台”、“新金融”、“新零售”,或者“文娱”、“医疗健康”之类,NASA计划显然蓝图更大,战略意图更明显,对社会还有人类未来都有正外部性。NASA计划会不会是天方夜谭,取决于马云和阿里,也取决于外部力量,包括政府社会的支持。只要整体环境形成正向循环,那NASA就不是天方夜谭。反过来,如果只让阿里一家去啃,最终成效如何,恐怕还是要打个问号。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马云启动nasa计划nasa火星计划马云 计划经济马云nasa马云计划马云五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