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都有哪些干货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都有哪些干货

5月31日,为期3天的“ 第六届国际 智能网联 汽车技术年会( CICV 2019)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闭幕。

本次大会的活动形式包括会议论坛、技术展览、试乘体验3部分。共有114位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贡献精彩产业技术报告,1398名行业代表参会交流;同期展览共计64家展商参加,展览面积达7000平米,共有7033人次参观展览。

3天的会议论坛,包含2场全体大会,16场专题论坛,共发布100多篇研究报告和4场技术发布。会议内容聚焦汽车智能安全、基于中国标准ICV场景的 智能网联汽车 测试、感知与决策、车载雷达关键技术、 AI 算法与芯片、 自动驾驶 地图、V2X、信息安全等热点话题,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及企业高层代表。

本次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出席嘉宾众多,讨论的话题涉及各个领域,对此,亿欧汽车整理了一份主要嘉宾语录精华,供业内人士参考。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我们要客观的看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距离真正的普及化应用还仍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要走,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们在推动产业的下一阶段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的聚焦以下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场景、产业到生态这三个方面的衔接。

我们聚焦三个衔接方面的一些思考:创新为本,以技术支撑产品规模化落地;示范为先,以场景前沿产品的应用和升级;合作为重,以生态凝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众集团研究中心自动驾驶负责人Helge Neuner:

应该把自动驾驶当做一种服务,把从A点到B点的转移作为一种出行服务,而不是真正的驾驶这辆汽车。按照乘客的要求来驾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需求,出行作为一种服务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通过大量的算法和数据支持,自动驾驶实际上是在跟现在的人类驾驶成本做竞争。

我们应该有能力将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带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而让这种技术能够符合市场的期待,我们仍然会面临很多的挑战,首先就是城市中有着不同的驾驶条件,比如说气象条件、道路条件等。其次,要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 人工智能 技术能够让我们的汽车有更好的自动化驾驶程度。还有一点,也是最有挑战的一方面,就是系统的认证和系统的核实,要尽可能的减少自动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宝马中国副总裁Jan-erik Muellre:

从当前L2的这种驾驶员辅助型自动驾驶演变到L3、L4的有条件自动驾驶,会引发全新的对安全评价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到混合的交通模式的变换,并且需要从完全驾驶员责任的模式变换到共同驾驶模式。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基于特定环境的一些车辆控制群的转移,因为L3级自动驾驶不可能是车辆处理所有的事情,在L3级车辆中驾驶员永远是一个后备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不同过渡阶段在时间和预算上的要求。即便车辆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运行,我们主要的目标依旧是尽可能保证最高安全水平。

江铃汽车的首席技术官兼副总裁Ted huang:

在网络安全当中,我们要保证云端、网络系统、传输到汽车终端这四个层面的安全,包括对于充电影响和手机应用方面的安全控制。我们要进行技术的认证保护整个体系的安全。

在功能的安全上,我们要解决系统层次上的问题,为了实现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在汽车、系统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深入。

福特中国信息技术和移动平台副总裁Robert hou: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当中,我们要建立起的是一种信任,智能安全则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实现智能安全需要联合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技术公司、大学之间的通力合作,我们需要的是共享经验。得到政府的支持,政策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多的标准还没有完善情况之下,私人信息保护也需要引起重视。

网络安全不是市场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资源特长,调用全球的资源,真正的分享最佳实践方法,这才是应对网络安全这一全球共同问题的方式。

丰田汽车领域长、丰田研究所先进技术开发公司CTO鯉渕健:

为了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需要三种类型的智能:驾驶智能,让车辆安全行驶;交互式智能,用于驾驶员、车辆合作;连接智能,以增强系统的能力。

要使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就必须和政府、学术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合作,这样的合作可以鼓励创新,增强安全性和出行的自由度。

威马汽车首席技术官闫枫:

软件驱动的硬件所带来的用户一体化的体验才能重新定义汽车,光靠软件是不能单独的重新定义汽车的。因为最后消费者买的是一个最大的硬件载体,你只有用软件驱动更多的硬件,驱动更好的硬件,组合式的推动的硬件的方式,才能给用户带来一个好的体验。

L4一定离不开讲车路协同的这个事情,怎么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是需要大家一块来想的。因为L4中国乃至全球全球,如果全面铺开来说是不现实的,我们一直是在一些受限的场景和受限的区域跟政府紧密的合作来推L4的场景和实验。在L4的技术完全成熟之前,要用商业化来推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商业服务的,只有双闭环建立起来,才能真正的明白你所需要做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

爱驰汽车人工智能中心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

汽车的安全,是一个被动到主动,直至以后我们叫做预防性安全技术的转变过程。5G的到来,使突发情况的预判成为可能。

5G+人工智能,可能加快 无人驾驶 的落地应用,未来可期,当然前提是5G能够像我们想象的如期到来,并且实现我们想要的那些功能,这是很关键的事情。

科大讯飞刘俊峰:

在我来看,未来信息娱乐主要的内容服务大家一定是趋同的,你有的,我肯定也会有的,只是早晚的问题、多少的问题、好坏的问题。以一个大时间的周期性去考虑这个事情,我认为这些细节的差异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什么是不一样的?正是需要一个车厂系统去思考的问题。

智能汽车生态体系如何构建?一方面是跟整车的生态,另外一方面是服务的生态。把这两个生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做出来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车的生态的基础。

英伟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总监董方亮:

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这样一个未来的场景,他应该不是一蹴而就就形成的,一定是逐步分场景、分技术落实。

我们认为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有三个比较突出问题需要去解决,第一是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处理器,第二是计算平台的功耗,以及它的整体成本不能过高,第三是基于智能驾驶的汽车,除了需要满足功能之外,一定要保证安全,测试和验证的过程是开发智能汽车需要去考虑的真正挑战。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黎予生:

从汽车层面上讲,打造一个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有一个核心平台,两大典型应用,三个支撑体系、四大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行业的转折点,由于有了智能网联,整个汽车产业的商业生态都会有所改变。

有了智能网联汽车,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最后的上牌管理、用户的使用以及公司的运营方面,我们都可以提供服务,现在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可以来参与这个过程,为终端用户或者是运营的公司提供附加的价值。

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郭彦东:

从功能到智能演进过程,不仅仅是功能的增加和迭代,也带来了交互方式的改变。

直接使用国外的技术在中国的场景是不能够完全适合的,智能化的学习,机器的学习,其实学的不仅仅是一些客观规律,学的更是当地的法规、文化、人文和自然环境。

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克强: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的三大特点:1、国际上在加速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在快速的迭代发展;3、产业协同创新的格局已经出现。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特别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1、智能网联发展的相关标准以及法规有待加强;2、核心挑战仍然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亟待突破;3、智能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涉及到投资周期长、投资大、周期长的问题,且增加投入以后的商业化运行同样是挑战;4、中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还不太清晰,产业生态还不太健全;5、社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还需要检验。

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前局长Jean Shiomoto:

面向未来,我们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想要消费者接受自动驾驶技术,首先消费者需要信任这项技术。我们需要围绕这个技术进行公共教育,解释技术的局限性。

同时,各个阶段的汽车技术的发展对DMV来讲,制定法规的挑战包括以下方面:安全性,如何确保车辆在道路上的安全;可靠性,汽车需要始终正常工作;保险,保险公司根据历史数据制定保险政策,目前还没有充足的历史数据;隐私,需要保证消费者的隐私,确保数据不会应用于其他的目的。

东南大学、维斯康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

单车智能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认为应该将其再分解,一部分由路承担,一部分由车承担,一部分由云端承担,每一部分都简单之后操作起来才有可行性,这是一种策略,也是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

中国目前有三点优势有利于整个产业的推动:1、车的系统智能化和路的智能化在加快;2、中国道路格式化的加快;3、相关配套的智能路侧设备,开始进行规划落地建设。

Momenta科技公司研发负责人夏炎:

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需要做到十亿、百亿公里的路测,纯靠人力是不行的,如果纯靠人力不是技术公司做的事情,可能是人力资源公司,我们认为实际上如果想要做到几十亿公里接管一次,需要做到算法规模化,去做数据驱动的算法,而不是人驱动的算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数据和数据驱动的算法是我们实现规模化的关键。

通过量产的自动驾驶,为无人驾驶提供数据流。无人的自动驾驶能够为量产的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流,这样数据和技术的两条腿同时走路,使我们思考的如何实现可规模化的数据和数据驱动的算法的一个方式。

华为无线标准部的部长万蕾:

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的基础其实就是把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三点做好,车同轨构建数字化交通地图的一张网,统一消息集;书同文就是使中国ITS数字化;行同伦就是建设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腾讯车联的副总经理钟学丹:

新的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本质都是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出行领域也不例外,在汽车销量的增长,商业价值的变现的过程当中,归根到底其实也是来源于对用户价值的创造和提升。

车联网当前面临三个具体的问题:1、车上的内容和服务仍然非常匮乏;2、车上的生态跟互联网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3、车的应用场景跟手机的应用场景有非常大的不同。解决方式则是跟车企、用户和开发者共建生态车联网的概念。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研究所所长徐昕:

智能驾驶系统的发展类似于人类驾驶员的经验的不断的积累以及技能学习的过程,这里面涉及到这样的经验的长期积累和经验的学习。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的自主行为的决策,这里面决策规则有可能会是增量的不断的动态变化,而且也会涉及到冲突的消解,同时还要利用驾驶的经验优化决策性能,一个好的决策性能对于安全性、快速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整个智能的角度上看,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智能驾驶系统具有决策能力,我们智能驾驶的决策、规则,包括感知层面的目标识别、理解,需要具有长期的智能发育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马惠敏:

真正做自动驾驶,面临的主要任务不是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标准的交通灯、标准的人和标准的车的情况,而是小目标、强遮挡、高动态以及任意姿态复杂场景。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让机器学习人的思考模式,也就是AI+Machine learning,这就涉及到心理、认知、识别和决策。自动驾驶不解决复杂的场景是不行的,这里面部件与结构的认知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到现在看了一个车的尾灯还是不能做到对车的识别,我们还需要把他还原到三维场景当中去猜,这还远远不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汪玉:

我们希望硬件能够有更高能量效率,也就是单位瓦特下我能提供的计算能力更强,以此来支撑我们所有的自动驾驶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去提高能量效率。

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是稠密的,我们之前做一些研究的时候发现有可能我用稀疏矩阵以及低精度的表示,效果更好。一般来说比如说GPU里面会用32比特,甚至更高的64比特描述一个数,但是在神经网络里面有可能是8比特、4比特、2比特就可以描述一个数。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燃油车企借增值税下调实行降价。在燃油车统治市场百余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时刻何时到来?

6月14日,在亿欧公司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上,亿欧汽车将承办作为本届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本届峰会上,我们将与来自主流整车厂、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商、头部充换电服务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顶级大咖共讨“后补贴时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机遇”。

嘉宾及议程: https://www.iyiou.com/a/xnyqc_shanghai_2019/

这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都有哪些干货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智能网联企业人工智能干货汽车智能系统汽车智能网联中国汽车协会智能汽车汽车干货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