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不接地气”,康泰医学“下基层”如何接招?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智慧医疗“不接地气”,康泰医学“下基层”如何接招?

撰文|程苑芬

编辑|马诗晴

疫情发生以来,健康码、线上诊疗、红外测温仪等逐渐被大众熟知,它们共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智慧医疗 ”。此外,近年兴起的网上挂号、APP端化验单、电子病历、导诊机器人等无一不是医疗的智慧化。

然而,这些新技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普及。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养老机构依旧采取排队领号、手写处方、纸质病历等传统服务模式;即便是建立了患者电子病历库的医院,彼此间也没有互通数据,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因此在多数患者眼中,“智慧医疗”只是不接地气的抽象事物。

康泰医学(300869) 成立至今20余年,一直以生产、销售医疗器械为主营业务,产品涵盖血氧类、心电类、超声类、监护类、血压类等多个大类,其拥有的160项专利也都是围绕医疗器械研发而来。 这样一家“传统”的医械产销企业早在2010年便开始探索传统医械与 远程医疗 、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就是智慧医疗的初期形态。

多年探索中康泰医学取得了哪些成果?针对智慧医疗“不接地气”的现状,其能否带去改变?

医疗“上网入云”难在下沉

2014年阿里健康成立后,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由此推动了智慧医疗第一阶段的发展。第二阶段是“AI+医疗”。

问题在于, 巨头们的互联网医疗布局集中在医院系统,对 区域卫生系统 和家庭健康系统的覆盖明显不足。

以布局最为全面的阿里为例,其互联网医疗产品矩阵中,仅健康科普、问诊挂号、医药B2C等诊前服务或辅助诊疗服务能够触及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而在医院系统方面,阿里则布局了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省市级互联网医院平台、医生培训、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诸多产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 “侧重医院系统”布局 ,其实是在撬动医生资源,以传统“医带患”模式获取用户,从而进入医药流通和院外服务领域。这一布局, 对医院乃至政府撬动力度有限,因此互联网巨头提供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诊前和辅助诊疗环节,大量患者资源封闭在传统医疗体系内,难以被触及。

智慧医疗“不接地气”,康泰医学“下基层”如何接招?

此外,还有大量患者“小病小灾”选择“就近看病”,进入了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医院、区域、家庭“三大系统”内患者都难以触及,这就导致了 互联网医疗用户渗透率并不高: 2020年5月互联网医疗活跃用户达4135万人,同比涨幅高达38%,但全网渗透率仅为4%。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广大患者认为智慧医疗“不接地气”。

不仅是互联网巨头,当 下整个医疗服务供给也基本集中在综合类医院,与“ 分级诊疗 ”改革导向严重背离。

分级诊疗强调,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

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亿人次,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分别为19%、15%、3%和56%;而到了2018年,总诊疗人次增长到83.1亿人次,上述占比分别变为21%、15%、3%和53%。

分级诊疗“徒有其形,未得其实”,三级医院仍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推动患者流量下沉,必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可见, 无论是提升互联网医疗渗透率的内在需求,还是“分级诊疗”改革的外在召唤。智慧医疗都必须加强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

康泰医学是较早有意识布局智慧医疗的国内企业,其不仅布局远程医疗良久,而且多款医械都已“上网入云”,能否解决行业宿疾?

到群众中去,扩产研发

康泰医学对远程医疗的布局体现在:其搭建了SaaS远程医疗平台,平台集合了医疗器械、用户、医生、专家、健康管理师等多方资源,通过软件技术全程监控个体健康,从而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家庭和社区。其远程医疗软件主要是PHMS远程医疗系统Android版和BabyTalk宝贝心语Android版。

康泰医学 医械“上网入云”主要体现在 :其腕式/台式/手持式/可穿戴血氧仪均支持数据存储及上传,健康一体机的体检数据能全部接入云平台。

其中, 巡诊箱作为基层体检标配, 由平板电脑、蓝牙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及蓝牙数据采集终端组成,体检参数囊括几乎所有常规体检项目,使用者可通过身份证刷卡快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体检数据能自动上传至云平台,并支持与第三方平台无缝对接。

而在解决“下沉”问题上,康泰医学与互联网巨头的选择截然不同:

不同于“侧重医院系统”,康泰医学产品一开始便是依靠地方诊所、养老机构、家庭等“基层”渠道,深入“群众”。

从上世纪90年代为国外厂商代工医械,到本世纪初以自主品牌打开国外市场,再到最近10年深入中国基层。 康泰医学转换战场的背后,有技术实力支撑,却也有来自现实的“无奈”。

例如,当其转向国内市场时,没能俘获订单大、财力足的综合医院客户,而不得不通过电商平台触及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用户。原因在于,前者市场已被跨国企业和涉足较早的国内企业瓜分殆尽。混迹医械行业,一靠技术,二靠渠道,康泰医学只得另寻他路。

好在,康泰医学生产大部分医械操作简单、易于搬运且通用性强,即便是通过线上销售这种间接方式也能够触及用户,在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家庭中尤为吃香。

特别是康泰医学生产的 “健康一体机” ,集合了检测心电图、血氧、血压、体温、血糖等多种功能,可算是 其核心技术的集大成者,中标了多个省市卫生部门采购项目。2019年其健康一体机收入达到5,061万元,在康泰医学众多细分类产品中,以超过13%的收入占比,成为“明星单品”。  

智慧医疗“不接地气”,康泰医学“下基层”如何接招?

2014年《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健康一体机”恰恰是村卫生室必须装备的重要医械, 这款“单品”对打响康泰医学在基层的名号功不可没。

智慧医疗亟待下沉,康泰医学产品早已遍布村卫生室、养老机构、家庭等各个基层场合,其更是计划通过移动端app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数据进行云端整合,如此便能弥补其当前只能整合体检数据的不足,更有望实现多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交互式问诊,助力分级诊疗。

不得不说,昔日的“无奈”已然成为了康泰医学的竞争优势。

不过,其产能和技术却响起了红灯:其一,医械产能已经严重饱和,亟待补充;其二,智慧医疗对医械智能化程度要求日趋严格,康泰医学医械“上网入云”表现突出远远不够,智能化水平还有待加强。

对症下药,康泰医疗准备双管齐下, 拓产研发两不误。

康泰医学现有产能约为142万台/年,然而近三年产能利用率始终高于150%。因此, 其筹资近2.2亿元,新建“医疗设备生产改扩建项目”,将新增一倍产能,帮助康泰医学在基层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医疗器械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大数据、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改变医械行业,成为业内玩家超越竞对、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因此前瞻性的企业都在加紧布局智能医械,追逐智慧医疗的康泰医学自然不例外。

其招股书中, 披露了多项前沿技术在研项目,包括脑电电极佩戴状态检测技术、生产线自动检验技术等,都将产出更“智能化”医械硬件,而不仅仅是软件层面上“上网入云”的产品。 康泰医学还筹资0.7亿元建设“ 智能医疗设备产业研究院”项目,并将传统医械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细分为五大研究方向,全面冲刺智能医械。

凭借早期在远程医疗、医械“上网入云”方面的积累,康泰医学成功经由电商网络营销进入区域卫生系统及家庭健康系统,“健康一体机”夺标政府项目,为其进入基层渠道再添助力。眼下,康泰医学计划扩充产能与加速研发“双管齐下”,新增产能和前沿技术一旦注入原有渠道,必定可以为普罗大众带来更切实的智慧医疗服务。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程苑芬。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