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医生:投资医疗健康业别踩这些坑!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张强医生:投资医疗健康业别踩这些坑!

【编者按】投资人真的不容易!因为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医学术语和“原理”面前,即便是医生,如果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也很难判断。投资人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考虑的是资本逻辑,恰恰忽略了临床上最根本的逻辑。

本文首发于 张强医生 ,作者张强医生;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一位投资界朋友转来一个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的介绍,我反复看了几遍,不禁倒吸一口冷气:20多年前就被淘汰的医学项目,竟然被包装成百亿市场的“创新”项目!

我的第一个感叹:投资人真的不容易!因为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医学术语和“原理”面前,即便是医生,如果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也很难判断。投资人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考虑的是资本逻辑,恰恰忽略了临床上最根本的逻辑。

我的第二个感叹:这位医学同行的胆子可真大!不知道是天真幼稚还是利欲熏心,把坑画成了饼。饼有多大,坑就有多大。

第三个感叹来自一位顶尖的投资人:医疗健康领域看起来遍地黄金,但是里面挣不到快钱、大钱,满地是坑。

这里不想多谈”资本是贪婪、嗜血的”这个伪命题。因为没有资本,也就没有今天著名的协和医院或是瑞金医院。没有资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多的医疗创新产品和高新设备仪器。资本的好坏,取决于人。正如医疗,好医救人,庸医夺命,并无二样。

更多的,我想谈谈医疗领域的特殊性,或许能够抛砖引玉,供医生创业者和投资人参考。

医学专业的复杂性

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健康的复杂性。曾经有两位工程师患者,在我这里做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后,都很兴奋、很热心地告诉我,经过几天的思考他们终于找到了静脉曲张的根治之道!一般来讲,我都会认真地倾听,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

可惜的是,他们的设想都把人体血管错误地等同于自来水管。也就是说,这些设想可以解决水管问题,但是不能解决血管问题。

人体血管受到一点触碰就会收缩,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内分泌功能,维系血液系统的各项平衡。血管的再生功能非常强大,等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水管的地方。

因此, 在医疗健康领域,伪命题、过度设计的产品并不少。 有些是无意的,甚至是真诚的错误。而有些,则是受资本的诱惑而有意为之。

医疗环境的复杂性

20年前,我自己设计了一个专利产品:用于患者全麻手术后预防肺不张的反馈激励式呼吸功能训练器。我作为一名临床外科专家、药监部门的医疗器械审批专家顾问,当时对产品充满信心。从市场调研、自己省吃俭用投入几十万元做模具、到最终的产品问世,花了不少精力,一切似乎还算顺利。

但最终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看似很好的产品却无法在临床使用: 临床无对应的收费项目! 无法收费,就意味着无法在临床使用。与有关部门沟通,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增加新收费项目的计划。结果遥遥无期,最后无奈放弃这个专利产品。

医疗环境的复杂性,还远不在于此。 医保制度的不合理性、医生流动性差、政策壁垒、医疗风险、灰色地带的法律风险、行业契约性差、垄断性强等等。 其中的每一条,都足以让目前大部分医疗创新项目还刚起步,就注定会失败。

同时,任何以上其中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又会对整体医疗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产业风口随时发生转向,难以预测。比如,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角医生群体一旦流动和独立,将导致大批药企和器械企业转型、医疗机构面临模式挑战、移动互联网和保险业随之变化,等等。原来的饼,可能变成坑。原来的坑,可能变成饼。投资的机会取决于谁能够看清背后的逻辑,谁能够最大程度地把社会价值和经济回报糅合在一起。

在这个时代, 如果投资人仍然把认识停留在“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的话,那么意味着投资行业本身也将可能面临转型和洗牌。

医生创业者的特殊性

总体来讲,医生群体还是比较单纯,也比较不容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温暖大情怀,却长期在一个冰冷的体系里不得不为生计或名利而挣扎。这种分裂状态,在其它行业相对不明显,也造成了医生群体的特殊性,也困惑了部分投资者。

特殊性之一,普遍性缺乏契约精神。 我国医学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硬技能)的教育,缺乏软技能的培养。不会沟通、没有领导力、不讲契约、缺乏逻辑思维的医生并不少。这种医学教育模式的土壤,是医疗服务垄断所导致的。因为在一个垄断的体系里,并不十分需要这些能力。一群医生合伙创业,散伙的概率是极高的。对医生而言,散伙的成本并不高,退一步还能做医生。

特殊性之二,个体户情怀浓重。 全世界的医生都差不多,医学的技术属性决定了医生的思维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临床案例面前,需要个人能力往往大于组织。个人决策的有效性往往大于集体。但是,当这种模式用于商业管理和运营时,则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另外,个体户情怀也容易导致医生创业陷入到小格局的利益追求上。

特殊性之三,创新力弱。 创新需要氛围、时间、热情和勇气,缺一不可。医生每天在流水线般的工作环境里,做着低水平重复的工作时,创新力被削弱是必然的事情。久而久之,有些医生甚至漠视或对抗创新。没有创新,何来投资价值?

特殊性之四,低估资本带来的风险。 医生对于资本的了解犹如投资人看医疗,隔行如隔山。即便是资深从业者,投资人往往看不见医疗的潜在风险,同样医生也往往看不见资本的潜在风险。签署对赌、连带责任等投资条款,不经过严谨思考、急于实现创业情怀、没有市场经验的医生创业者一旦接受,容易埋下对双方都很不利的坑。

希望在何方?

作为医生创业者的一员,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到医改的大潮。 部分医生开始冲破自己思想和理念上牢笼。越来越多的患者、政府官员、投资人、培训导师、保险从业者、药物器械厂商、互联网人,和医生建立起交流沟通的渠道。

中国医疗行业正在引来一场看似扑朔迷离、实则坚定不移的变革。我们不要花时间纠结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如果你是鸡,请抓紧生蛋;如果你是蛋,请破壳而出!

我们全力以赴的最大理由是:中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无法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而医生自我驱动的服务意识被唤醒,可以带来行业变革。这场变革、于国于民,都是福音。

善待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不忘初心不跑偏。与各位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勉!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医改政策纵深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升级阶段,即是从“规模”向“价值”的变革。医疗产业与新技术逐渐融合,单纯“走量”的医疗项目不再是投资首选,大量“伪需求”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下出局……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借力打力,最终在资本寒冬后的2019脱颖而出?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 “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 ,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亿欧大健康将会在3月-4月陆续举办: 医药创新产业沙龙(3月22日) 、 医疗大数据产业沙龙(3月29日) 、 非公医疗产业沙龙(4月26日) 、 科技医疗产业沙龙(4月19日) 。欢迎大家关注!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张强医生:投资医疗健康业别踩这些坑!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创业是个坑创业那些坑景林投资蚂蚁金服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