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追风口不适合互联网中医,3年掘金路还没吃够苦头?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闭眼追风口不适合互联网中医,3年掘金路还没吃够苦头?

黄帝内经开篇说:“病已成而药之,如已渴而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还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

这意味着中医的本质调性就是“养生”、“预防”、“调理”,而非“急救”。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和当下日渐火热健康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加上我国慢病人群的急速增长、对于慢病管理需求的日渐上升,此前常常被视为“伪科学”的中医慢慢走近了人们的视野,更“狡猾”的是,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如果说2014年前中医还处于话语权较弱的行业地位,那么从15年起, 互联网中医 可算打了个“翻身仗”。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成为了互联网中医在近5年来发展的分水岭。

在随后的几年至今,包括后续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发文鼓励“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以及在两个月前出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再一次展现了国务院“大力推进中医药建设”的决心。

2013、2014年O2O热潮中赶风口的那些探索互联网中医的“勇者”非死即伤,也慢慢开始探寻其他模式。 较为典型的是,最初专注于O2O的“看中医”,在2016年7月接受亿欧采访时,就表示开始改变商务模式,将中医做“轻”,再做“轻”;无独有偶,“华佗驾到”也几乎在同一时期从“到家O2O”的角色转变为了系统服务商。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产业+互联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然,中医+互联网领域的玩家也不胜枚举。尤其在移动医疗开拓者春雨医生等创业人士的成功样板以及国家大力推行下,互联网中医大盘子里的创业者们似乎更具有点亮这间暗房的动力。

现今,仍有不少人对互联网中医的创业公司还在走“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线下引流的老路子,其实不然。 亿欧研究发现,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互联网中医玩家基本可分为to C、to D/F和to B三种模式,并列举部分代表性企业如下。

一、to C

目前,大多数还是面向C端提供服务的企业,相互之前的差异在于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侧重点。

1、线上服务:

小鹿医馆

小鹿医馆由创始人张阔创立于2015年11月,专注中医远程医疗,主要提供中医的远程问诊服务,并切入药品配送、诊后随访等环节,服务重心在线上完成。用户在其App选择完医生、付费后,将填写问诊单,问诊单内容包括症状描绘、1分钟脉搏次数自测、寒热情况、出汗情况、疼痛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等信息,医生查看问诊单后给出诊疗建议。

最新融资情况:2018年1月完成2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复星同浩资本等。

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走的是“互联网医院”的路子。王速瑜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业务包括帮助医生开线上工作室,入驻医生可在线放号源、在线健康咨询、提供健康调理方案、名医讲座、现场问诊、名医养生的私人医生服务等。2017年4月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

最新融资情况:2017年2月完成A轮融资。

把把脉

把把脉2015年3月成立于北京,创始人夏天宇,公司专注于轻医疗健康消费市场,App主要提供在线问诊、线下预约、中医商城、中医问答等服务。2015年10,把把脉也赶上O2O班车,上线O2O功能,医师为低年资医护人员偏多,能轻松应对上门调理保健服务。目前,亿欧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把脉仍为在业状态,但其公开的官网已“打不开页面”。

最新融资情况:2015年8月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人为经纬创投人民币基金管理合伙人曹国熊。

2、线下诊所:

固生堂

固生堂是一家中医门诊服务连锁集团,创立于2010年,由爱康国宾集团创始团队涂志亮联合名中医李政木和台湾企业家王荣光共同创立,其业务涵盖传统中医医疗、中医教学、中医推广等多个领域。其几乎所有医馆都具有医保定点资质,部分具有省市公费医疗资质。三年四轮融资,在全国13个城市拥有31家中医连锁,不断奔跑下的固生堂,使其它中医门诊望其项背。

最新融资情况:2017年8月完成D轮10.1亿元融资,投资方为央企、国内金融巨头共同投资。最新一轮融资后,固生堂已开启“中医合伙人计划”。

正安中医

正安中医的特色之处在于,它是由资深媒体人梁冬创办,隶属于北京正安康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旗下有正安医馆、正安在线事业部、正安健康传媒等品牌。据其官网介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中医诊所、生活馆、中医学堂和电子商务业务。目前正安中医正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五地设有连锁诊所。此外,针对企业客户还可根据需求定制针对性课程、讲座及相关健康产品。

最新融资情况:2014年9月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挚信资本、高榕资本等。

君和堂

依然是中医连锁诊所,君和堂专注儿科、妇科、皮肤科等专科疾病,以及中医保健养生,主打高品质中医。其成立于2010年,首家店在南京。部分医馆已纳入当地医保。君和堂官网介绍,其建立了国内首个中医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君和中医”,具备线上咨询,预约挂号和开方等功能。

最新融资情况:2016年6月完成B轮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弘晖资本、启明创投。

3、OMO模式:

叮当中医

叮当中医运用线下诊所打造共享经济+中医模式。创立起初为叮当快药的中医业务板块,2017年5月从叮当快药中“剥离”,开启了“独立行走”征程。和O2O、在线轻问诊和传统中医馆互联网化不同,叮当中医主张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糊线上和线下的明确界限。背靠叮当快药和仁和集团,叮当中医带有天然资源优势。

最新融资情况:2017年5月完成Pre-A轮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今品投资等。

二、to D/F

在互联网中医大军中,还有一部分服务于中医生和普通家庭的企业,简单来说,呈现形式为“中医教育”,以学堂或社区为主。叮当中医创始人杨益斌曾对亿欧表示:中国中医生不在少数,但优质中医却成了“凤毛麟角”。

微中医

微中医由傅昱豪创办于2014年,旨在借助互联网助力中医传承。微中医专注于中医教育和中医电商,中医教育领域,微中医为中医类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中医电商领域,“微中医商城” 主打品牌包括艾灸品牌“孙大夫”、中医膏方品牌“孙锦记”等。2017年,微中医推出“红枣FM”,专注于中医和传统文化的视听,内容包括中医、国学、历史、文学和诗词等。

最新融资情况:2015年7月完成A轮1000万元融资,投资方凯盈资本、国富源资本等。

当归中医

当归中医学堂与当归中医诊所同属北京当归远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是我国第一个专为家庭培养懂中医用中医的“家庭首席健康官”的学堂。创始人李永明创办于2012年4月。当归中医首先着眼于从“中医育儿”,为更多家庭培养中医民兵。同时,学堂也针对有深入学习需求的中医爱好者设置深度中医课程以及书法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身心同修课程。

最新融资情况:暂无公开报道。

厚朴中医

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自幼学医,是一名中医“老兵”。1999年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在国内从事中医诊疗及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作包括《字里藏医》、《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梦与健康》、《中医防治富贵病》、《观汗知病》等。厚朴中医包括中医学堂和线下诊所,中医学堂以网络课程为主,课程涵盖字课、文课、星课、历课、理课、史课、医课、药课等。

最新融资情况:暂无公开报道。

三、to B

华佗驾到

华佗驾到正式上线于2014年12月20日,隶属于上海潼诚一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寻天衢。创立初始,华佗驾到提供到家O2O服务, 用户在平台上直接选择技师后,可获得上门或到店按摩服务。2016年年中,华佗驾到宣布转型系统服务商,从C端转到B端,围绕行业信息化程度低的痛点,为B端提供软件支持+持续服务。

最新融资情况:2015年7月完成A轮1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千合资本、阿里系基金。

大家中医

大家中医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致力于传播经典中医、打造中医人士必备的移动工具和社区。提出“S2b2c”模式的曾鸣曾把中医学习App大家中医作为案例解读。用户可以通过App学习中医传统经典内容,也可作为随身工具,发送问诊单,创建诊疗档案。大家中医数据称,截至2017年7月,App下载用户已经超过70万,月活用户15万+。

最新融资情况:2017年8月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晨山资本、蓝驰创投等。

云中医

云中医是一个中医诊所管理软件平台,供诊所免费使用。2014年12月何雪峰创立。公司的主打产品中医诊所智慧系统是一个链接传统中医与互联网,基于 云计算 网络技术,链接药商、诊所、医师、患者,覆盖诊所经营全业务线。产品包含中医诊所营业系统、药房进销存系统、中医师辅助诊疗系统、诊所经营辅助决策系统、互联网营销系统以、诊所微信公众号平台及一系列 智能硬件 。

最新融资情况:2015年3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极客帮天使基金、厚朴中医徐文兵、当归中医李永明等。

跌撞3年,互联网中医的下一个岔道

宏观来看,上述企业模式及业务,都还称不上是“成熟”到让谁能自信满满,甚至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又一次迷茫和转型之路。 融资达B轮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起码目前,还没有几匹“千里马”能跑出来。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想,反而映衬出整个互联网中医行业的潜力所在。由于地理条件和文化理念的原因,中医馆、中医药较发达地区还大多聚集在我国南部,中部及以北地区的资源“沃土”还未被完全开发。

亿欧判断,在 消费升级 大环境的驱动下,80、90成为社会消费主力军,也更加愿意为“有趣”付费,加上 大数据 、智能物流的快速发展,会有更多企业开始延伸中医全产业链条,打造核心竞争力。 未来,例如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等创新模式将焕发光彩。当然,中医发展离不开药,这场资源战同样也是渠道战,想要不死,企业必须有持续“造血”和“换血”能力。

记得此前和看中医创始人罗峰聊天,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医疗本就是很慢的事情,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不想要多少人去相信中医,我们也不讲‘传承’中医,如果你去关注有多少人渴望健康,再将中医的精华融入去思考这件事,我们的受众群体的想象力是不是无限大了?”

风口固然重要,但只管闭眼追却不是正确的选择,浪尖激起的水流可能将你拍死在下一个海滩。 不得不承认的是,“新政策”对整个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有先导性。 短兵相接时代,玩家们又何尝不是在不断试错中探索出一条条正确的路。


闭眼追风口不适合互联网中医,3年掘金路还没吃够苦头?

2018年3月23日,亿欧将在广州举办 GIIS 2018第三届医药未来领袖峰会 ,就跨界玩家、创新药研发、产业基金、CRO、两票制、处方外流、医院和药店管理运营等热门话题,携手业界大咖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在认知层和方法论给行业带来新思考、新启发。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互联网下一个风口互联网 中医互联网风口掘金互联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