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三周年:生长易,创新难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民营银行三周年:生长易,创新难

俗话说,三岁看老。大概意思是: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年前的12月12日,中国首家 民营银行 ——前海微众银行在深圳宣告落地,随后3年间,17家民营银行陆续在华夏大地上哇哇坠地。

对于民营银行,中国金融业曾寄予厚望——我们仍记得资本的疯狂追逐,亦见证过2015年1月份,当国家领导人按下微众银行首批线上贷款时的寄语:“你们是第一家互联网金融银行,第一个吃螃蟹,同时,你们也是在倒逼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

然而三年过去,我们似乎有些失望——当FitTech成为金融业基本技能的当下,手握珍惜牌照的民营银行在创新上却鲜有闪耀之作;同质化和定位困境亦困扰着“民营银行们”。资本、人心,甚至支持热情都在退潮……

因此,在这样的节点上,女记重新梳理民营银行3年的来时路,思考民营银行为何从想象的“神坛”上陨落,民营银行的未来之路在哪?

在民营银行是的三周年之际,我们要聊以下的话题:

1、 三周年之际,民营银行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

2、 为什么业绩不坏,但我们仍对民营银行感到普遍性失望?

3、 是什么让民营银行束缚住了创新的手脚?

4、 激活民营银行,关键命门在哪?

退潮

12月12日,低调前行中,中国金融业将迎来首家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落地开业3周年的日子。然而当中国金融业即将迎来首家民营银行3周年庆典的日子里,我们听到的有关民营银行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11月13日晚间,亚宝药业发布公告称,终止民营银行山西同昌银行的筹建工作,而此前亚宝药业已经付出了四年的努力。10月下旬,福建首家民营银行华通银行行长郑新林被爆出已经离职。

当然,这并不是第一家退出民营银行筹建的上市公司,也不是首家民营银行高管退出新闻。女记仍记得,2014年前后,当媒体获悉微众银行的高管团队由原平安、原陆金所以及中心等高管团队组建时,将其称之奢华金融“梦之队”,然而仅一年之后,我们看到“梦之队”遭遇解体。

此外,不断有人抱着雄心而来,却失望而离开——上个月,福建首家民营银行华通银行行长郑新林离职;去年3月,原工行电子银行部原总经理侯本旗参与筹建北京首家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但随后却黯然退出,接任其位置的原北京银行南京分行行长王萌担任中关村银行行长但今年10月底,中关村银行开业刚三个月,王萌因个人原因辞职。

资本和人心都在退潮,女记观察,近半年多以来,监管也在收紧,2016年12月, 银监会 出台《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强调审慎监管;2017年3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警示“不能将民营银行办成少数人或少数资本控制的银行”。值得注意的是,自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以来,一直未新批民营银行牌照。女记从某进入论证阶段的申办银行处获悉,申办工作陷入停滞。这或许侧面反映了新一任监管当局对于民营银行形态的不支持。

民营银行三周年:生长易,创新难

民营银行三周年:生长易,创新难

《2017中国民营银行蓝皮书(节选)》

失望 

民营银行“潮退”的背后,到底三年来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

最早一批筹建的5家民营银行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在2015年相继开业。今年中旬,上述5家民营银行的第一年财报全部出炉。

年报显示,5家民营银行均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翻倍。 其中,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营业收入最高,分别为26.36亿元和24.49亿元,且营业收入增长均超900%,微众银行高达988.45%。除这两家外,各家的营业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下,分别为华瑞银行6.61亿元、金城银行5.51亿元、温州民商银行1.94亿元。

客观地说,从数字看,民营银行的成绩单并不差,甚至部分民营银行在短时间的成绩靓丽。然而,3年时间,从资本狂热到资本退潮,民营银行从想象的“神坛”上陨落,其背后是业内对其其未能达成被寄予厚望的创新重任的失望——回想三年前,国家领导人在微众银行放出的期待:“你们是第一家互联网金融银行,第一个吃螃蟹。同时,你们也是在倒逼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

但是,在过去的三年,我们很少看到民营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组织机构,真正对传统金融起到“鲶鱼”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 与社会对民营银行的高度期待相比,民营银行这两年的发展与创新略显平淡,尚未起到“鲶鱼”作用。 他表示,民营银行自身的条件还不是很充分。例如民营银行的地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但多家试点机构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能力有待加强;从业务模式看,“互联网+”是多家民营银行构建商业模式的重要理念和手段,但受到监管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约束,与大中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构建生态圈并无明显差异;从客户定位看,多家民营银行积极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但服务的具体行业和群体还有待进一步细分。

可以说民营银行在“谋发展”的道路上遭遇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境地。其背后,到底是什么束缚住了最初的“梦想”?

束缚

三周年之际,民营银行创新难获高分,解析其深层次原因,与政策束缚有关。如在业务准入层面上,远程开户受到实质性限制、单一网点限制、负债来源单一限制以及业务资格限制等诸多问题都让民营银行创新始终难以迈出坚定勇敢步伐,是导致民营银行创新不足的客观原因;其背后是监管当局对于“民资”办银行的“不放心”导致的政策歧视。此外,定位同质化、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则是民营银行难以被打高分的另一大原因。

1,政策歧视客观存在,创新空间有限

从政策上看,民营银行在地域上不允许异地经营,要受“一行一店”的限制,再加上远程开户也尚未放开限制,这使得其负债来源以同业资金为主,存款较少。因此对民营银行而言, 在承担颠覆金融体系重任时,最先遭遇了政策的“捆绑”,极大地束缚了“手脚”。

对于民营银行而言,不设线下网点的商业模式要想成功的前提就是“远程开户”,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互联网银行少网点、少人工的特点,在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的基础上实现融资利率降低和优化的优势。但事实上,个人账户I类账户的远程开户并未放开,这也极大的限制了互联网银行揽储的能力。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从民营银行潮退透视存款短板:参加揽储大战资格都没》的稿子中就暴露了民营银行揽储难的焦虑。一家民营银行董事长表示: “存款方面困难。对个人客户,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没有卖点。短期无解。

再加上2015年底《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民营银行应坚持“一行一店”模式,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这对于民营银行拓展业务、服务客户都是一个极大的限制,也不利于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银行业。

上述两点要求,这就导致现阶段民营银行负债只能依赖股东和同业,资金来源集中。截至2016年末,公布年报的几家民营银行中网商银行存款余额最高,一般性存款余额232亿元,但是其存款金融占全部负债比重的40%,而同业占全部负债比重的31%。

此外,民营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很多时候也受到“歧视”。根据去年8月修订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业务操作细则》的规定,民营银行成立两年之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民营银行至少在成立三年内难以通过发行金融债解决资金来源,而民营银行刚成立时恰好是继续发行金融债的时期。

不仅如此,根据央行2016年6月发布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名单》,由于民营银行不是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式成员,因此,现阶段民营银行也没有资格发行大额存单吸揽存款。目前也只有华瑞银行、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获得同业存单发行资格。

2,定位同质化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是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重要筛选标准。但从开业的实践看,在负债成本上升、优质资产缺乏、小微企业不良率攀升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特色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生存压力。面对激烈竞争,民营银行在坚持特色发展定位方面面临挑战,部分业务偏离之前的市场定位。如吸揽居民存款有限、资金运用以投资类资产为主,非标资产规模较大等。需要建立必要的考核机制,引导民营银行“不忘初心”,坚持特色化发展战略,不走同质化竞争老路。这也与监管开放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相悖。

如目前已经获批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业务定位,有8家银行声称做“互联网银行”,分别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华通银行、亿联银行、众邦银行、苏宁银行、中关村银行。此外,其他银行虽然没有明确定位互联网银行,但多数也表示会依托互联网发展网络银行方面的业务,如辽宁振兴银行、湖南三湘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然而真正能做到互联网化的银行并不多。

而从新晋定位互联网银行的民营银行情况看,但差异化并不显著。新网银行、苏宁银行、亿联银行等都依托股东的互联网流量背景,提出科技驱动、普惠、产融结合等相似业务方向,但实际做到互联网化的程度并不高,或者远离原有的政策期待。根据女记得到的一种业内说法:近期银监会通知,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三家外,其他银行不能从事线上业务,需要“一事一议”。

 期盼

尽管民间有语“三岁看老”,但我们仍期待民营银行能够“活出”一番新景象——诚如中国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曾撰文所说,目前民营银行已经从“求生存”到了“谋发展”阶段。

如何破解当前的民营银行创新不足问题,女记为大家节选《我国新型民营银行稳健发展与有效监管研究》前期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王刚。课题组成员:陈宁、薄岩、张伟、冯志勇)中提到的观点,原文略有删改。

(一)金融法律应允许股东“风险自担”

风险自担机制意在通过主要股东自力承担风险和自力救济来维护单体银行稳定。要想真正落实“风险自担机制”,建议借鉴国外金融立法经验,在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中增加股东加重义务的规定,同时在公司法中规定银行等特殊类型公司股东特殊义务的条款,保证公司法与商业银行法适用衔接。同时在《存款保险公司条例》中规定具体操作内容,以此有效衔接商业银行危机自救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放宽准入,取消不必要的限制

首先,在坚持技术可靠、风险与行业影响可控、实名认证、交叉复核的前提下,适时推进包括新设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全功能I类账户试点,为互联网银行模式的落地奠定基础。具体在操作中可以考虑先对特定地区、特定类别客户试点,按不同识别方式,分权限开立个人账户。

其次,修改《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取消现行对民营银行“一行一店”的歧视性限制规定。

还要尽快修订现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为新设民营银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逐步缓解民营银行负债来源单一的问题。

最后,明确新设民营银行加入存款保险的条件。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避免民营银行“风险自担”原则落空,建议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加强协调,对新设民营银行设置为期2年的过渡期,待新设民营银行建立起独立商业信用,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后再批准其加入存款保险制度,并根据实际风险程度缴纳存款保险费。

(三)细化事中监管制度

一是加强对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包括对民营银行股权结构的指导、加强股东行为监管、按照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作”的原则,推动健全民营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完善审慎监管工具。建议选取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等关键监管指标,设置更加审慎的量化触发标准,区分监管值(监管底线)、触发值(预警值)、关注值三个层次,一旦达到触发值,迅速启动风险对冲、流动性救助和资本补充、机构重组等监管措施,有效控制各类风险。同时针对不同的指标值区间,民营银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尝试开展对民营银行的监管评级工作。

三是探索民营银行牌照动态考核、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对民营银行选定的经营模式设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体系,确保差异化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得到落实。如允许达到一定经营年限如3年以上,在符合监管部门的标准、各项经营指标良好的基础上,向上申领高等级牌照;同时,对持续未达到监管要求的民营银行则采取限制其业务范围和经营品种等惩罚性措施。

四是督促各民营银行注册地银监局配备充足合理的监管资源,以此确保差异化监管框架落地,真正实现民营银行“有人管、管得住”。具体而言,首先以主监管员为核心形成专门的监管团队,还要不定期对民营银行董事、高管开展监管会谈,指出其经营问题和主要风险;再次定期跟踪量化触发监管指标,还要适时开展年度监管评级和全面现场检查;最后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民营银行监管指导意见》。

(四)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除了放开准入,也要完善退出机制,建议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立法,一是建立健全撤销、并购、重组、破产等风险处置机制,明确存款保险制度下民营银行退出市场的路径选择;二是结合我国金融监管架构的调整与完善,明确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主导者;三是明确民营银行风险自担原则、恢复和处置计划在市场退出过程中的落实方式。以此真正实现常态化的有进有出,优胜劣汰,为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托底。

此外,可以将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纳入存款保险制度框架,按照“识别-接管-处置-退出”的过程建立自身的退出机制:当民营银行出现问题并被识别后,首先努力通过重组的模式处置民营银行风险,避免过高的处置成本和处置风险;如果问题民营银行在短期内难以找到接管人,则启动过桥银行模式,在规定时间内继续寻找接管人;最后确定问题民营银行在市场内无法找到接管人时,再启动直接偿付模式,对问题银行进行破产清算,偿付相关债务,使问题民营银行完全退出市场。


2017年只剩一月就要落下帷幕,在人工智能、新零售等如火如荼的新科技、新业态的推进下,产业创新来到关键节点。亿欧智库希望通过几个小问题了解您所认为的产业创新是什么,哪些概念又能代表过去一年的产业创新成果,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回答我们的问卷!问卷链接: 产业创新怎么看?创新者年会小调查。


随意打赏

17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牌照民营银行试点5家民营银行三周年庆民营银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