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型也谈“门当户对”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银行转型也谈“门当户对”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 银行转型 ”中的一个小话题,谈一谈“ 金融科技 ”在银行的落脚点及其困境。

在切入正题之前,先挑明几个基础观点,这些观点不求大家认同,只是我后续分析的前提。

首先,金融科技是什么?与这个词类似的还有互联网金融、 网络金融 、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等等,未来肯定还有更多眼花缭乱的词。我的观点是,不要去理会这些词语的内涵,只是看这些词语的指代就好了。例如,鸭嘴兽指向某个动物,但这个动物却不仅仅呈现“鸭嘴”这一个特征。所以,我虽然采用了金融科技这个词,只是借用其指代性,对于其内涵,我更倾向于“一切先进科技理念和科技手段在金融行业的运用”。

其次,银行为什么转型?是因为第三方非银机构的挑战吗?绝对不是。抛开银行不谈,但凡说要转型、要改革的,肯定是生存艰难,第三方非银机构的冲击哪儿能扯到生存艰难。国内恰逢三期叠加、利率市场化,处在不前不后的切换中,国外经济危机余波刚过,新一轮经济规则处在博弈之中,别说国内银行,包括国外银行在内,低利率环境下难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是银行最大的挑战。

再次,银行转型就一定要转向什么网络金融吗?这个世界从不存在非此即彼,也不存在唯一模式。“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各家银行也是一样的。银行转型,可以完善公司治理,可以调整业务模式,可以探索新的市场,可以运用高新科技。而网络金融或可归于“运用高新科技”,其中一条道路而已。

最后一个,如果银行转向了网络金融,依靠了金融科技,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吗?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吗?能实现普惠金融吗?一句话,统统解决不了。

为什么解决不了,稍微展开一下。

信息不对称问题我觉得不是科技能解决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信息让你知道你才知道,不让你知道你就是睁眼瞎。就比如招财宝的侨兴债事件,当你点击“购买”时,你什么也不知道,即使你把合同、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逐字逐句看了,你也什么也不知道。信息多少与信息量(熵)多少是两个概念,香农告诉我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件事,即使重复一百遍,也没有任何信息量。几百万字的书籍,没有你预期的信息,也就没有信息量。在招财宝桥兴债这件事上,关键的风险信息、标的的资质,招财宝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告诉你?

即使信息对称了,所有信息大家看到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风险定价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如此,普惠也就是个伪命题。把某一特定风险等级的标的资产打包拆分成无数份送到千千万万个不同个体嘴边,这是普惠吗?不是,这是普骗。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跟科技关系不大,流程再顺畅体验再便捷,也于事无补,这事是由中小企业本身的风险本质决定的,就有这么高的风险在这儿,想把这些风险兜住?你得有办法扼住这些企业的七寸,那些表面上依靠大数据解决风险问题的,本质上还是企业对平台的生存依赖度,是一个忠诚度问题。如果扼不住企业的七寸,只能高利率去覆盖,只能暴力去催收。

我想到了校园花季少女的裸贷事件,为什么没有中产阶层的裸贷,抛开道德不谈,裸贷其实是一种 风控 手段,是要与贷款人的风险评级相匹配的。中产阶层属于信贷机构的优质客户,稍微表示出一点点想贷款的意思,就有大把机构扑上来,纯信用低息,恨不得跪舔;而校园中的花季少女,属于劣质客户,大部分没有收入没有资产,谁愿意贷呢?这个领域本来就是禁止银行进入的。那些向他们提供贷款的机构,或许一开始就没在意还款这个问题,打着另外的注意。前期某某人说,既然这些不靠谱的机构搞裸贷,那就让银行进来吧,银行难道与之前相比就有了更好的风控手段吗?当然没有。

既然上述问题金融科技、先进科技理念和技术都解决不了,那么金融科技到底能解决什么?落地到银行哪些领域和环节?

我的观点是,科技是生产力,金融科技能够解决银行的效能问题。什么是效能,肤浅得理解就是投入产出,稍微较真一些就是能力、效率、质量和效益等。可以落地到五个方面,组织、风险、科技、渠道和外部关系。

先说组织。很多人说到组织,喜欢说体制,我觉得不一样。我更倾向于组织这个词,它描述的是如何把人组织起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银行金字塔式科层制的架构在这个时代受到挑战,客户的需求由共性走向个性,市场的需求由供给方强关系走向供给方弱关系,也就是说,银行必须向更加没有耐性更加挑剔的客户提供个性、快捷、充分、舒适的服务,否则,市场瞬息万变,一如客户扭头就走的忠诚度。于是,客户和市场提出了诉求,银行组织应该是扁平化的、多中心的、快速反应的,这就体现到工作流、任务流、考核与评价、人员潜能挖掘。在国内环境下,组织的剧烈变革很难发生,我也从不相信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但先进科技,的确可以潜移默化,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把人组织起来的平台、应用于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流程,这是结合点。

二说风险。这一块我之前也分析过。按照央行对银行角色的定位,银行实在不适合搞一些高风险业务,这是一匹配的问题,银行金融稳定器的角色与银行高大上的形象,拉不下脸来配套擦边球的、灰色乃至黑色地带的风控措施。按照三道风险的脉络,业务上的风险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都需要大数据、先进科技的支撑;二道防线的风险部门、合规部门在建设全行基础平台、统一平台时,例如反洗钱,例如交易监控,例如额度管理,也需要大数据、先进科技的支撑;稽核或审计部门,不像以前躺着赚钱那个年代无人理会了,现在也长出了牙齿,开始多个源头采集数据,去发现阴暗的角落、隐藏的问题,这也是大数据、先进科技的机会。

三说科技。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科技引领”几乎被每一个银行从业挂在口头。但我想说的是,“科技引领”不是“科技部门引领”或“科技条线引领”,有些人误解了,连业务都不懂大谈什么引领,实在可笑。首先是对业务的深刻把握,其次是对科技的灵活运用,主次是不能乱的。在银行业,架构方面在由集中走向分布,安全方面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研发方面在由全生命周期走向快速迭代,大数据方面在进行着可观察、可发现、可预测、可决策的四步走,这都是先进科技的大舞台。

四说渠道(暂限于自有渠道)。渠道无非就是线上、线下以及二者协同。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花样创新几乎都是线上的,先进科技早就占据了。线下以及二者协同还有广阔的空间。谈到线下,我喜欢谈三个瓶颈,一个瓶颈是基础客户规模的瓶颈,抛开存量不谈,现在谁还来柜台,即使有人来,是你预期的客户结构吗?这是一个瓶颈。二是线下定位于营销和服务,每一个人线下服务的客户数是有限的,按照一个客户经理维护1000左右客户估计,这个客户经理也得没日没夜。三是网点人员也是有限制的,才十几条枪,难道都释放出来搞营销吗?我认为这是线下的三个天花板,早晚要到顶。所以科技的机会,在于,一方面像钢铁侠那样把网点及网点人员武装起来,更多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寻找线上与线下协同的新型模式,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机会,都被银监的条条框框挡住了,这是科技可以尝试突破的方向。

五说外部关系。当建行与支付宝合作时,有人骂傻X;当工行与微信合作时,就没人骂傻X了,这时候想的是,难道四大行中两个傻X?会不会其实我才是那个傻X?以开放的心态去合作,或许是银行不得不做的反思。银行的客户按照传统分法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私行客户、理财客户等等,我觉得现在不应该这么分了,应该分为平台型、通道型、资源型、基础型等等,这个维度考量的是客户对银行的价值以及共赢模式,是价值考量,更有意义。并且现在客户关系的维护,已经从关系抓客户,变为业务抓客户,再变为服务抓客户。所以,如何调整业务模式,或者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去建设自有平台或者接口,去对接这些平台型、通道型企业,以服务诱惑B端,以B端引流C端,这也是先进科技的机会。

上面以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方式分析了先进科技在银行落地的领域和环节,回答了先进科技真正能解决的其实是效能这个问题。我们回顾组织、风险、科技、渠道和外部关系这几个维度,有没有觉得,表面上看引入先进科技,实际上是一个认知升级的问题?我认可这样一个观点,你采用什么工具其实反应你的认知,不同的认知对应不同的工具手段,其实也可以变相理解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相辅相成。

至于说到金融科技在银行落地的困境,不具体展开,省得像吐槽,只说两个小例子。

一个是我本来想立个项目,以嵌入企业场景的方式争揽某一个企业群体,要研发,自己科技部门搞不定,只好采购外包,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最后告诉我,你不能走研发费用,你只能走咨询费用,把这个研发项目包装成咨询项目,研发内容让企业以解决方案的形式附送,还要经得起审查,经得起审查……

二是推线上秒贷产品,线上的风险模型,有些业务推广部门不认可,非得在线上流程之外叠加线下尽调,那效率可想而知,好端端的创新要变成瘸子。再者,线上信贷一旦不良,按着某些银行的逻辑,属于国有资产流失,核销之前要处理到人的,客户经理肯定不愿意,跟我有毛关系?这一块还是走资产证券化,或者引入保险,更好一些。就比如,微众和网商,他们几百亿的线上信贷,有不良了也要处理人吗?

其实前一个例子,说的是银行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对创新的阻碍,当然也不能绝对说阻碍,委婉得说是不适合。后一个例子,说的是思维模式的更迭,或者说是业务逻辑的认知。表面上的障碍是看得见的,心底的障碍是看不见的。这就像对银行转型,以及对网络金融的决策,很多人只看到了存量,只看到了看得见的得失,而忘记了,好的决策,是对未来看不见的影响。据说,经济学家也分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坏的经济学家只考虑看得见的因素,好的经济学家还要考虑看不见的因素,是同样的道理。

好了,不扯那么多了。在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除去效能和认知,我认为还有一个更贴切的词:匹配。银行为什么要转型,银行内部种种要与外部种种相匹配,无论是超前还是落后,都不会有好结果,匹配才是王道。为什么要变革组织,为什么要优化流程,为什么要增强渠道,为什么建设平台,为什么要引进先进科技,不这么干就不匹配。我到现在为止,仍然建议银行通过控股、投资或成立子公司的方式去搞网络金融,也是一个匹配的问题,适合网络金融的项目、场景,无论是需求,还是风险,还是规模,或者低于银行准入门槛,或者超出银行风控手段,或者无法养活银行体量,还是匹配的问题。

银行转型,金融科技,其实是想办法与客户、市场的“门当户对”。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数字化转型银行银行零售转型门当户对银行转型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