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渡资本吴蓉晖看移动医疗:这个冬天不太冷!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上周在融中的一个健康医疗专场的论坛上,作为主持人我请在座的论坛嘉宾对“当下 医疗健康 产业的投资机会点”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是生物科技,医药或是器械方面都存在着机会,但投资逻辑是清一色的仿制。这是因为,在国外已被证明成功的技术,因为有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的门槛,国内有时间有机会开发出仿制品。即使国外产品已经在国内销售,国内公司也可以通过低价策略(因为低成本的研发和生产)把低中端市场逐渐争夺过来。 

而对于2015年一度火爆的 移动医疗 ,各位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人则多数持怀疑的态度, 怎么落地?怎么挣钱? 哪些服务的痛点应该是政府操心的问题?这些评价确确实实反映了移动医疗所处的现状 – 行业进入了寒冬。 

过热之后必会冷却,这是自然规律。相信曾经创造医疗领域 融资 奇迹的挂号网放在今年融资,情况也会大不一样。 

但是, 作为在这个领域见过大量项目的投资人,作为在行业火爆的时候拒绝过热点项目的投资人,此刻,我并不悲观!经过低谷的洗礼,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会成长起来! 

移动医疗回归理性-最佳的投资和 创业 季节

移动医疗,对应英文mhealth,指的是移动通讯终端参与的医疗和保健。它是 互联网医疗 的分支(对应ehealth),随着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而快速发展起来。现在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地区都有着较高的手机拥有量,移动医疗理论上可以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因而专家普遍认为对于医疗服务的更大覆盖,更低成本和个性化医疗,它有着最光明的前景。 

移动医疗概念在国内刚兴起的时候,有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以为做出一个APP,提供移动互联网工具,让医生、患者或者健康人群下载、形成形式上的连接,形成流量就可以称为移动医疗了。所以在2015年,各类手机应用商店里一下子冒出成百上千个糖宝宝(糖尿病人血糖监测APP)。而今天,这当中因为缺乏维护,没有运营,没有收入模式,大批已经消失或者成为僵尸。 

移动医疗不是简单的移动互联网掺一点医疗的味道 ,它需要完成医疗服务的功能。而这个,首先有门槛,其次需要时间的积累。幻想移动医疗可以像社交、游戏行业一样爆发的人注定要失望的。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寒冬是一个自然的淘汰过程,淘汰了那些跟风、凑热闹、或是投机一把的,留下来的则是真正经过思考做出创业选择,而且做好准备坚持走下去的。 

这两年,移动医疗行业最明显的进步,是 从初期高举“互联网颠覆医疗”的大旗,转变为如今对“医疗+互联网”的定位的共识 ,从年轻的血气方刚的冲动转变为经历挫折后的冷静和理性。2015年上半年我还不得不在电视节目上作为反方辩论“互联网颠覆医疗”的话题,现在已经几乎听不到代表另一方的声音。 

媒体的炒作和放大加剧了行业非理性的震荡。当初颠峰的时侯它们将泡沫顶得更高,而如今谷底的时候它们又将信心踩得更低。 我们需要理性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有行业的那么多痛点仍在那儿急待解决,有超大量患病人群(多个世界第一)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服务,有勇敢和坚守的创业者仍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这些行业的核心驱动力,都不会因为资本寒冬而消失!  

时不时会看到朋友圈的感叹和抱怨,需要医疗服务的时候才知道这个领域相比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消费,效率落后这么多,几乎可以用世纪来计!现在下单,快递一个小时就取走了东西; 临时决定出差,机票酒店分分钟搞定。挂个专家号,等上十天半个月;做个CT,再等两周都不稀奇! 正是因为强烈的震撼和对比,优秀的人才们纷纷加入创业大军,力图为改变医疗行业现状出一份力。除了最活跃最迅速的互联网人,医生、医药代表、医院管理人才、保险代理,甚至医疗监管部门的人,都加入了创业大军! 

冬天是必要的,某种程度上,冬天是有利的。它消灭病毒,消灭多余,消灭生命力弱的物种。现在,是最佳的投资和创业时期。  

曾经一度,这个领域(包括大多数互联网相关领域)形成了恶性竞争的环境。在14年到15年中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冲入的资本让创业者轻易拿到资金,许多花在了买流量买用户上,迅速充量再吸引新的资本,继续玩这种不可持续的游戏。那一阵,一个普通用户价格几十元,一个医生用户几百元! 当你问医生,“下载了APP以后你用吗?”最好的回答是“用,偶尔打免费电话的时候”。 

而现在,有生命力的能够发芽、成长,是更健康的环境。那些实实在在做出自己的价值,靠产品和服务得到用户真心拥护的企业仍然会融到资,能够获取养料。而靠补贴,靠概念,靠买流量的企业势必艰难。 

智慧健康( 数字医疗 )正处于历史机遇时期,尤其在中国

无论移动医疗还是互联网医疗,都是数字医疗的一个细分。在维基上对数字医疗的定义是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解决健康问题,包括软件或硬件。而信息技术(ICT)在革新了商业,交通和金融行业后,终于开始在万亿级别的医疗健康行业发力了。过去5-10年,美国数字医疗从一代演进到了二代。一代主要是软件和信息的模式,二代则发展出智能硬件,大数据分析,远程医疗,诊断及监测,数据管理,健康管理等多个方向,有多个成功的项目,比如2015年上市的智能硬件企业fitbit和远程医疗企业Teladoc,还有医疗大数据独角兽Nanthealth2015年成功融资了2亿美元。 

在中国,这个行业也正在经历一代到二代的发展。因为释义和国情的关系,我们没有用直译的数字医疗而是选择用智慧健康来更完整的界定这个领域。因为中国相较美国,医疗体系的格局尚不完善,也不清晰。世界第一的医疗健康市场,还没有形成巨无霸的集团,各种市场力量还有机会参与博弈。这就意味着智慧健康二代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机会更大,不仅仅能产生像美国那样可以改良现有体系的机会,而且有大量可以填补传统体系空白和不足的机会。 

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历史上重医生轻患者,这是由供(医生)需(患者)极度不对称带来的。随着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患者有足够的意愿和购买力改变自己的待遇。即使商业保险无法短期内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相信如果有好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有部分患者自己会购买。在我们投资的项目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患者买单的趋势 ,虽然勇于尝鲜的开始只能是少数。要知道在中国,患者自掏腰包的费用还占医疗支出的40%以上。 商业保险在以大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且很多保险公司纷纷试水产品 创新 。它们成为主流的支付方也指日可待! 

能成功的项目一定要能够重视患者。满足他们目前尚未被满足的服务需求(比如慢病管理,康复服务等等),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患者体验。而在医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技术是实现这些的最有效手段。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等)会帮助一批项目做出核心竞争力! 

智慧健康二代的发展也因适逢关键的医疗改革阶段而变得更复杂。一方面这是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挑战,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所以,在对长期行业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坑,各种挑战做好心理准备。过去的两年中,印象中创业公司一批批涌现又一批批消失。比如做医生加号的项目,它们涌现是因为门槛低,手上有些医生渠道就可以做,模式抄袭容易;消失是因为卫计委一道不许加号的政令。比如科室托管的模式也是最近突然禁止的,因为魏则西事件。这个领域的创业者需要对行业深刻理解,对政策有正确的判断,和他们能有效的执行是同样重要的。 

但是, 不管短期如何曲折,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无法阻挡和改变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收益和风险相伴! 尽管我们还在期待在这个领域出现第一个堪称成功的典范,未来的领头羊;应该庆幸我们处在这个行业的最好年代,庆幸我们能够通过努力塑造行业的明天!

随意打赏

医疗资本高瓴资本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