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的时空大数据赋能,未来智慧交通的必由之路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地理信息的时空大数据赋能,未来智慧交通的必由之路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网,原作者沈鹿。原标题《智慧交通: 地理信息的时空大数据进化之路》。亿欧智慧城市对文章进行二次编辑,供读者参考。


智慧交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正在向动态轨迹、时空数据的方向推进。 在合肥举办的2019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交警等交通管理部门与业界公司,对智慧交通的理解,呈现出了一致的趋势。

精细与实时:物联网中的地理信息

泰伯网在论坛期间走访发现,精细化管理正在成为各地交通部门的一致要求。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介绍,目前全国正推进公安交通集成智慧平台建设,推进公用卡口和视频监控设备全国联网。现已联网技术设备80万套,未来将达到百万级。对地理信息进行时空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仅是“何时何地”。

通过对4700亿条通行轨迹及跨地时空轨迹的分析及图像识别,公安部已经逐步搭建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数据模型。信息即时采集,在线即时对比,辅助以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交警部门可以对无证驾驶、套牌等行为提前做出预警。 孙正良将其概况为交通执法智能化三要素:“数据+模型+应用”。

无独有偶。结合车辆GPS实施监控数据,天津交警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驾驶员及驾驶行为习惯开展分析,并将研判成果通报相关运输企业,针对危险驾驶人进行整改。 

从每一个路口的交通灯,到车辆的定位,到行人的移动设备,地理信息准确度成为“精细度”的天花板。华为在8月11日展示其Cyberverse全场景空间计算能力,可以使手机解算出厘米级定位,一度以内定姿的位姿信息。一旦成熟,人、车与各类设施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协同将更进一步。 

高精度、实时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使华为的公共安全业务拓展至企业。华为中国企业安平系统部副总裁郑协乐透露,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社区全域感知,实时掌握人地事物信息。配合终端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能力,这类方案将更为成熟。 静态单一的测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精细化”和“实时化”的要求, 基于地理信息的物联网设备成为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

交通部不久前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对重要节点的全方位交通感知网络进行布局,使传统设备具备 多维监测、智能网联、精准管控、协同服务 的能力。 高德在去年研发了一款智慧锥桶,加装北斗高精定位和物联网模块,将施工或封路情况向用户进行同步传达。人与车的地理信息,在物联网的体系中将演化运动轨迹,成为兼具时、空属性的大数据。 除了来自物联网的数据,政务端和互联网的数据也正在丰富地理信息的属性。从机动车号牌、交通视频,到外卖、快递,通过线上线下的数据交汇,人们的生活轨迹正被清晰地描画出来。

知卓资本董事长陶闯曾如此解释空间信息在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性: “人是用脑子思考,但是用脚在投票”。 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认为,城市交通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全息感知、交互处理和智能计算技术,将推进交通管理决策的发展。

离不开的GIS

泰伯网了解到,高德、千方科技与阿里云目前形成了一支统一的智慧交通团队,并提出了相应的交管解决方案,涉及公安交通业务管理、执法监督、指挥管控等方面。

其中,高德以终端优势成为出行者与交通管理方的信息通道。千方将ArcGIS等软件能力及商业车数据嵌入相关解决方案。阿里云则提供了算力和算法等底层能力,其中同样大量涉及基于GIS的融合技术,如 轨迹融合、速度比对、空间流量等等。

阿里云的数据融合技术 杨晓光教授告诉泰伯网,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位置、交通设施、交通空间密切相关,从用地规模、用地性质对交通需求的影响,到交通路径、轨迹的连续性、平顺性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高德发布的交通运行评价AI系统“明镜”中也有体现。该系统涵盖交通领域8个类别的多种交通数据的数据底盘,并从空间、时间、强度三个维度的十余个指标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评价。

而三大纬度均由基础数据、特征指标、决策指标三部分构成,如“空间”纬度涵盖了路网缓行里程比、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等。

事实上,这些数据已经是由地理信息演进成为的“时空数据”了。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将高德地图定位为“人地关系大数据平台”,不无道理。

地理信息数据的归宿是应用,对用户的触达能力成为交通优化与C端联动的关键。数据显示,在所有获取交通信息方式中,通过手机地图APP获取交通信息的高达72.3%。 天津交警也正在通过手机地图的导航功能,对车流人流进行“超视距分流”。

不论是高德或百度,提供导航定位与地理信息服务背后,都是吸引商业流量的涌入。这种定位也与《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化出行助手”的描述不谋而合:“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使出行成为一种按需获取的即时服务,让出行更简单。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智能移动空间’。” 在这种话语体系下,智慧交通已不仅仅 是狭义 的货运、客运,而找回了原本在《周易》里的丰富含义——“天地交而万物通”。

地理信息成为时空大数据,也就顺利成章了。


活动推荐:WRC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 大湾区机器人生态协同发展论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的明珠”,作为机器人产业聚集地的大湾区,利用高新技术、高效资本等优势,推动了我国机器人事业前进,备受全国瞩目。为了洞悉机器人发展态势,促进大湾区机器人产业融合共生, 2019年08月22日下午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与信息化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指导下,由亿欧公司主办的 大湾区机器人生态协同发展论坛 ,将以“融合共生·迭代加速”为主题,在 北京市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拉开序幕。在本次大会中,业界大咖将聚焦机器人的 新技术新场景新资本新模式 等亮点,发表主题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深入解读大湾区生态环境,从“新”定义大湾区机器人,共同探讨大湾区机器人的 创新融合发展之道 。

地理信息的时空大数据赋能,未来智慧交通的必由之路


编辑:李腾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大数据应用现状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城市概念大数据世界大数据特点地理信息必由之路智慧城市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