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家药企高管辞职,超千人被裁员,医药市场迎来大调整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8家药企高管辞职,超千人被裁员,医药市场迎来大调整

【编者按】2018年以来,随着中国的医改进入深水区,特别是腾笼换鸟、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以及医药反腐升级压力的倒逼之下,仿制药、过专利期原研药价格跳水,进入微利时代。而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医保准入谈判频繁启动之下,创新药已经成了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发于健识局,作者为Chriss;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疫情还没完结,新一轮医药市场的大调整已开始了。

2月20日,瑞康医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独立董事权玉华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根据公告,权玉华是因个人原因申请此事辞去公司独立董事及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该公司任何职务。

在瑞康医药之前,上海瑞一医药、润虹医药、华南生物、太安堂等多家医药企业已经公布了高管离职的消息。同时,跨国药企裁员、业务拆分、裁员的消息也陆续传出。

2018年以来,随着中国的医改进入深水区,特别是腾笼换鸟、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以及医药反腐升级压力的倒逼之下,仿制药、过专利期原研药价格跳水,进入微利时代。而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医保准入谈判频繁启动之下,创新药已经成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医药市场以仿制药为主导,简单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的弊端开始显现。从整体上看医药市场增速放缓、利润开始出现大滑坡,作为重要市场,跨国药企也在及时调整战略,应对变化。毫无疑问,整个行业都亟待转型升级。

可以看到,国家医保局已经部署2020年医保工作任务,深化药品与耗材集中改革机制改,做好第二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等都在其中,按照计划,4月份老百姓将如期用上降价后的药品。同时,易遨支付方式改革、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等也都将是医改推进重点。

这也意味着,2020年,中国医药产业的震荡还将持续。

增速放缓,已有多家药企高管辞职

进入2020年以来,包括瑞康医药,已有28家药企的至少34位高管辞职。

根据瑞康医药公告,权玉华女士辞职将使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人数少于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一,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独立董事后,权玉华女士的辞职申请才会生效。在此之前,公司将尽快完成补选工作。

瑞康医药是一家向全国医疗机构直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同时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医院管理咨询服务等综合服务的企业,属药械流通企业。作为中间环节,在带量采购中,属于受影响较深的一方。

2月21日,瑞康医药发布的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约353.33亿元,较上年增长4.17%;营业利润约1.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0.04%;利润总额约1.70亿元,较上年下降91.3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21亿元,同比下降了231.06%。

当然,企业利润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瑞康医药也在业绩快报中做出了解释,比如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收购了近200多家公司,加大省级平台建设,在信息化、市场推广等销售、管理方面支出阶段性上升等。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在新的政策倒逼之下,全国的医药行业都处于转型压力下,医药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中康CMH预计2019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1.74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4.0%,较之2019年的5.8%再度下降,达到近20年新低。

2018年以来,两轮国家组织带量采购之下,至少已有58个大品种,在确保市场的前提下,实现了价格大幅下降,而那些没能中选的药品,其中很多原本是相关品种的市场霸主,只能面对市场和价格的双重打击。

毫无疑问,仿制药的微利时代来了,大幅压价后,中国医药市场都面临着冲击。在此背景下,人事调整正在成为主流。

医保局发文,新一轮行业大调整已来

同时,跨国药企的全球战略调整也有加速的趋势。

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跨国巨头诺华制药计划停止三大主要制造工厂之一英国Grimsby业务,如果不能找到买家,预计将有400名工人失业。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诺华正朝着将其制造业务整合为一个更加专注于高端技术的目标迈进。

据公开报道,为了研发、购买创新药筹集资金,诺华正在削减公司运营成本,早在2018年,Grimsby就被列入了出售、关闭或规模缩减的行列,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位于Basel、Schweizerhalle、Locarno和Stein的四家工厂,最终或将影响2000个工作岗位。

2月12日,拜耳宣布将旗下400名研发人员转移至“成熟的研究中心”,而该中心将于柏林组建。而该公司此前计划,3年内,到2021年底,全球将有1.2万个工作岗位被裁撤,其中900个研发岗位。

尽管这些变化会对员工造成影响,但是公司认为变化和战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公司提高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据业界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跨国药企全球裁员总数超过了2万,而刚刚进入2020年,面临裁撤的人数已经超过千人。同时,跨国药企的高管变动和战略调整也在推进。

2月12日,赛诺菲宣布改组公司管理层后,将有4位高管离职,未来赛诺菲执行委员会将围绕特药(免疫、罕见病、血液、神经、肿瘤)和疫苗业务任命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人员。

此外,还有多家跨国药企实行业务拆分——GSK将公司药品和药物研发与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业务分开。2月6日,默沙东将剥离其女性健康产品,成熟产品和生物仿制药产品,并成立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专注于皮肤,疼痛,呼吸,优选过的心血管产品等。

从跨国药企陆续公布的2019年财报看,中国市场对跨国药企业绩增长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

也正因为此,中国政策的变化,对跨国药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日,陕西、浙江等省份的药采平台已经发布通知,对第二批带量采购药品限价做出调整。这也意味着,新一轮药品降价将落到实处。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相关患者将在4月份买到降价后药品。

也就是说,中国的医改还将持续推进,而这也将倒逼跨国药企、本土药企,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