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谷歌苹果,都在大迁徙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微软谷歌苹果,都在大迁徙

日前,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经济学博士安筱鹏进行了以“ 数字化 转型启示录”为主题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么多热心读者一起来交流。

我们该如何认识数字化转型呢?我觉得有10个关键词:

不确定 性、复杂系统、 竞争 的本质、转型的逻辑起点、工具革命、决策革命、数据的自动流动、软件的本质、体系架构的大迁移时代和数字孪生世界。

下面,我们通过这10个关键词,来尝试描绘、勾勒数字化转型。

不确定性

只有深刻认识不确定性,才能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个内在的动力。

无论是100年前,1000年前,还是5000年前,都是这样的。那么,不确定性的本源是什么?

不确定性源于信息约束的条件下,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

当然,在过往的几百年、上千年里,人们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知,在不断深化。人们对规律的把握更加精准,所以人们对于确定性,更有把握。

我们回顾,无论是在古代、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在今天;无论是个体、部落、企业、组织,还是国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古代,平时会有冲突、有战争;农业生产时,会有灾害。狩猎、农耕,都面临很多挑战。而企业的竞争,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这个不确定性的背后,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决策。这个决策,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你的成败、得失、利弊、对错、好坏、优劣。

一个重大的决策,会带来个人利益的损失或者获得。如此,还会影响个体的幸福、部落的兴衰、企业的成长、国家的繁荣,以及历史的走向。

既然决策这么重要,那么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时,我们如何来化解不确定性呢?分三步:

第一: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是化解不确定性的一个逻辑起点。

你把规律搞清楚了,你就知道未来可能会怎么样。

第二:当你认知了规律之后,可以去预测。

预测,是决策的基础之一。

第三:控制。

在过往的几百年、上千年时间里,我们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呢?占卜、巫术、宗教、科学、哲学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做同一件事:认知和理解这个社会。

在过往的时间里,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决策才是人类面临的永恒挑战,而不是金钱财富。

《史记》里有一个列传,叫做《史记·龟策列传》,开篇就讲了:无论是一个部落、一个国家,你要想成就大事,该怎么进行决策?就是占卜。

“龟”,是烧裂的龟壳;“龟策”是看龟壳的裂纹长得什么样子,然后你来决定是否要开战、何时开战。

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汉代,无论是大臣们,还是国王、君主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怎么去决策?找一帮巫师来做占卜。

因为他们发现,占卜可以去解释过往所发生的事情。

同样,宗教也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一套理论体系。

我们都有过一个小疑问:为什么西欧比东欧发达,北欧比南欧发达?马克斯·韦伯就曾出了一本名为《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的书,解释这个问题:

因为在西欧和北欧地区,更多的人信奉的是新教。而新教,又符合资本主义的精神。西欧和北欧的资本家们在决策时,是怎么进行决策的呢?

他们拼命地挣钱,再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为什么这样决策?

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挣了更多的钱,才能成为上帝的学员;但挣了更多的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挥霍。

所以,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更加认真,他不会去造假——这是宗教的一套解释体系。

但是今天除了宗教以外,还有科学。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美国,把人送入了月球,各种各样的飞机对月球进行了测序。

他们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方法是去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这本质上是帮助他们了解怎样去做决策。

今天,我们是讲数字的时代,也有了一个新的决策的方法论,那就是数据+算法。

我们通过对风电功率的预测,来决定民间能够发多少电;我们对大数据的预测,可以知道超市里面需要上哪些产品、这样产品需要上多少货。一套新的决策机制,被这样构建出来。

所以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如何去决策,是有很多种因素在影响我们的。

影响我们的因素,首先是要有一套解释体系,这套解释体系在支撑着我们背后的决策。

当然,对于不确定性的认知,在哲学、科学、经济学、信息论等不同方面,是有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的。

哲学上,卡迪尔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确定的、统一的、必然的、精确的;而另一些哲学家却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无序的、差异的、随机的、模糊的。

科学上,人们近代时开始认定“确定性”就是科学;但到了20世纪的今天,三大“不确定性”被发现: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阿罗的“社会选择”理论。

这些新的理论证明,不确定性也是科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还有经济学上,经济学人不断把不确定性引入到经济学,使得不确定性成为了今天的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理论等领域的基本内容。

那么现在回到信息论的本质。信息的价值就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增加确定性。

例如,医院的本质,向外看,是悬壶济世;向内看,就是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人的身体会有13000多种不同的症状,在现代医学中,医生有6000多种药物,4000多种治疗手段,而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使用要求、风险和注意事项。

一个普通的内科医生,每年要诊断370种疾病,考虑到1000种健康问题,开出600种药,进行30种治疗。今天的医生,跟50年前、500年前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500年前的医生所面对的疾病的世界,是很简单的,因为他本身有对医学的认知。几十年前医学发展,到今天已非常复杂。

医学成为了一门掌控极其复杂的艺术,它考验了作为人是否能够驾驭这种复杂性。

这就是理解数字化转型首先要理解的“不确定性”。对于我们的制造业来说,虽然要不断地追求确定性,但要清楚,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有不确定性的。

复杂系统

过去,我们的世界的联系是非常少的。后来信息中心技术出现、互联网出现、传感器出现,万事万物正在被连接起来。

我们所有的产品,叫做IOE,最终都将成为一个网络终端。当你成为一个网络终端时,产品有几个基本的功能模块:

这样的产品可以监测、可以控制、可以优化。我们过去的互联网是把人连接起来,今天的物联网是把物连接起来。所以过去的机械系统,就被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

约翰迪尔,这个全球最大的农用机械公司之一,在100多年前是一个传统产品。后来便从传统产品演变成智能产品、智能互联产品和产品系统,最后成为了一个产品体系。

什么东西变了?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还成为一个网络体系的组成部分。当你成为一个网络体系的组成部分时,你就从原来的一个机械系统演变成一个生命的系统。

德国人讲的工业4.0,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什么是集成?

集成说的是对制造资源,系统优化的范围、领域、深度的一个描述。我们讲自动化,也讲智能化。从自动化和智能化,本质是一个局部优化到全体优化的过程。

在时间上,资源优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空间上,参与优化是沿着点、线、面、体、大系统、巨系统不断地演进;在频率上,优化的频率上会越来越快,按照月、日、小时、秒去不断优化,它是一个静态优化,走向动态优化的过程。

如果说自动化是一个单点的、低水平的、有限的资源优化的话,那智能化就是一个多点、高水平的、全局类的优化。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理解智能制造时,我们要从过去的静态思维、机械化思维演变到生态思维、生物系统的思维。所以有很多新的视角观察问题。

美国有一批最聪明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最聪明的脑袋凑在一起,他们研究复杂性。

有很多地方类的大的研究,如《复杂经济学》、《隐秩序》、霍兰的《同步》和《失控》等,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

竞争的本质

我们现在都在讲企业,讲竞争,那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的本质特征?这是我们在理解数字化转型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是什么?企业是一种配备资源的组织,市场、政府可以配备资源,企业也可以配备资源。

钱德勒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他曾写过一本书《看得见的史》讲:

美国的大企业,是美国崛起、美国人在全球取得领导地位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企业时时要追求资本主义。那企业的边界在哪呢?或者说企业是什么呢?

企业就是如何把你的技术、资本、人才、土地、机器设备,组织起来,更高效地、更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是企业。

例如化妆品行业,如何发现客户的需求?有一个新产品,如何找代言人?

是不是看到哪个明星最近曝光率比较高,就把他选为一个代言人?不是。这不符合一个产品定位。

如何确定营销的关键词?是在央视做广告,还是在互联网上做广告?做广告时,选择什么关键词?不同的人群,甚至南方和北方都不一样。

而这些,都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决策。

还有,很多服装企业库存积压,夏天的服装卖不掉,开始打两折。这是企业创造利润空间最大的一个领域。但他需要思考:款式、颜色、尺码、何时备料、备料多少等等。

所有问题都是一系列的决策。

一系列的决策,就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如何使你所面对的这些资源,能够高效地被配置起来,高效地被利用。

转型的逻辑起点

今天,我们都在讲两创融合、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新的概念。

那么,数字化转型,我们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起点在哪?

德国人在讲工业4.0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德国工业4.0的逻辑起点就是,要适应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

工业4.0,首先是要适应快速变化。

我们都讲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那什么是智能?智能,就是一个主体。

这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器、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医院、一个学校等等各种各样的组织。

这样的一个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反应的这种能力,就是智能。

而对工业4.0、智能制造、两创融合来说,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客户的需求变化。

你所有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系,最终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更快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就是逻辑起点。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世界是确定性的。

有一家叫Elster公司,最能体现德国工业4.0的发展理念。

第一,这家公司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家族企业。

第二,它经历过工业2.0和3.0,正在奔向4.0。

第三,它面对的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因为它是以生产和智能为起点。欧洲有很多小国家,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需求。

所以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说:对于工业4.0,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极少量的、定制化的一个生产系统;研发、采购、物流、生产、配送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极其复杂。

搞工业的人知道,Festo公司有一个智能工厂,工厂总经理说:我们有2万个零部件,可以组合10的40次方种类的产品,满足全球30万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这就是工业4.0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品牌厂商,交付期为15天,这在所有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从1%、2%,已经上升到了今天的15%。

这背后反应的是,整个行业的制造能力能不能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另外,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性价比怎么样、产品功能怎么样、耐用性怎么样等等。是对功能性的需求。

而今天,年轻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关注你的功能性,还关注你的内容、服务、参与度、社交体验、分享与交流等等。开始对企业的需求更多。

制造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可以先从两个维度去观察:

第一,产品本身越来越复杂。

过去的一个机械产品,放到现在就要变成智能互联的产品。你需要加传感器、加通信模块、加CPU、加软件,越来越复杂。

我们今天发现很多产品的问题,不仅来自于硬件,很多时候还来自于软件。

第二,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

从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到个性化定制,这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当你的需求变得很复杂的时候,对你的研发、设计、生产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工具革命

马克思在几百年前就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也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划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封建社会、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这种时代的划分,不在于你生产什么,而在于你怎样进行生产、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

2004年,我们做了一个课题“中国信息战略研究”,是为了定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后来出了一本书《信息社会:概念、经验与选择》。

在这本书里,我们把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做了一个分类。从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类去划分。

我们提炼出一个新的概念:

在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叫做能量转换的工具。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为了实现能量的转换。

这是对于工业社会的认识。那什么是信息社会呢?

信息社会,就是在能量转换的工具上增加了智能,使之成为智能工具。

所有的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AGV小车等等,从原来的存量转换工具,变成加载了传感、控制、优化的东西。所以,工具是很重要的。

工具革命中,工具决定了你能走得多快。

但是你的目的地是不是正确的呢?也就是说,你的决策是不是正确?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

数字化转型在本质上,就是围绕着这两件事情而展开的——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

就通信的信息传递来说,工具是怎么演变的呢?

我们古代有狼烟、有驿站、有八百里加急来传递信息。后来有了邮局、电报、电话、互联网,这全都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

对数字化转型来说,要从两个维度上去观察:

第一,工具。我们过去的传统工具,现在都是以自动化、智能化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它从过去的能量转换工具,演进为了智能工具。这是对起力作用。

当然,对于搞设计的人来说, CAD等等也都是一种工具。是工具,都在不断迭代。这使得你在完成某一个具体任务的时候,可以更高效。

我们有大量的软件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等等,它们把你所有的行为记录下来,先通过数据归类,再去认知,最后给你提供一个新的决策。

这叫做智能化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决策。

第二,决策。决策的革命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我们能够实现隐性数据的显性化。什么意思?就是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实现我们这个物理世界的数据。

生产制造过程中,经营管理、客户行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都能够不断地被汇聚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就是工业知识的软件化,对工业的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加工流程、员工技能、管理等知识数字化、模型化,使得大量的隐性的工业知识被固化。

这样,大量的数据不断加载,数据变成信息,信息变成知识,知识变成决策。这种决策就是数据+算法的决策。

决策革命

所以什么叫决策革命?就是“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构原子的运行轨道”。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比特与原子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要去优化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物理世界。

信息物理系统就是在比特的世界中重构物质世界的运行框架和系统。它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

这样的一个世界,使我们更加高效、成本更低、更加精准和更加科学。

对于决策革命,我们把数据+算法诞生的服务,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面对一个物理世界,我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去描述发生了什么。

比如我们可以描述一个心脏,一个心脏病人做了造影之后,心脏哪里堵了、堵了多少,我们都可以去洞察它为什么会堵。

我们也可以去预测,如果不是人为干预,6个月之后,整个心脏的血管,哪个地方还会堵、它是怎么演进、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决策应对等。

每一个环节的背后,都需要人去决策。你描述的物理世界发生了什么,你就需要去决策什么。

但是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人参与的决策越来越少,而系统参与的决策越来越多。

为什么呢?因为找了一个代理人,把人们对世界运行规律的认知,装载到一个软件系统或是雷达系统里,系统可以去感知、优化、控制、执行。

这就是数据+算法,提供了四个基本的服务,描述、诊断、预测和决策。

例如,高铁的生产,跟汽车、跟飞机的模式类似。过去,我们想看生产出来的高铁能否跑起来,要测它的电流、电压是否稳定。而今天不需要了。

可以做一个虚拟的高铁,让它在虚拟的京沪线上跑起来,这样测它的电流、电压、稳定性、可靠性、每一个座位的噪音。然后,换算成新的代码。

有了这样一波新的方法论,我们在开发汽车、飞机、高铁、坦克这些产品的时候,所有的国家,效率都大幅度提高。因为我们构造了一套新的改造和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数据的自动流动

在背后支撑数据+算法的是什么呢?是数据的自动流动。

什么叫数据的自动流动?就是: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

我们看到的自动化,有一种叫做physical世界。AGV小车、立体仓库、数控机床、机器人这是一套系统,或者我们把它定义为一种工具革命。

但是它有一种决策革命,这个决策革命,就在于数据如何能够在企业内部自动地去流动。

采集了信息之后,能够比对,自动地生产一个版型、生成加工的指令、去仓储里面去运送,或者传递它面料的信息、两者的工序。

到面对一个定制化生产的时候,这个系统就变得极其复杂。它需要很多决策。

例如,有人说一个西服四个纽扣太少了,你给我搞一排10个;有人说你把《圣经》里面的一段话给我绣在衣领后边等等。每时每刻,每个人所面对的加工对象、工艺、方法都会发生变化。

它背后的本质,在于如何能够把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

把这个概念拓展开来,我们采集了客户的数据之后,这个数据在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产品测试的每一个环节里去流动。

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数据流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可以没有人去参与?

过去信息的流动,是基于文档的流动。我们去工厂里看,我们传递信息靠的是打电话、发传真,甚至伸着脖子使劲喊。这些都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宝钢的厂长写过一句话叫数据不落地。我觉得在30年前就提出这样的理念非常先进。

数据不落地的背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和数据的自动流动一致的。我们所追求的极致,就是数据能够在企业内部流动过程中,越来越少减少人的参与。

所以自动化的另一种,就是让数据在企业内部不需要人为干预。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非常难。

软件的本质

数据的自动流动是,让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问题是你怎么来判断它正确?这需要软件。

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软件?软件的本质是事物运行规律的代码化。

无论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还是牛顿、爱因斯坦,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

今天软件的世界里有什么特色?就是把它的运行规律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代码化,代码软件化,最后软件图形化。

《三体智能革命》提出了意识世界、物理世界和数字虚体。就像讲的 无人驾驶 一样,过去我们直接就开车。今天不需要,你找了一个代理商坐在你旁边,帮助你去开车。

你不用直接面对这个物理世界,你把你的思想、把你的认知传递给这样的数字虚体。

20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评语说:现在对于化学家来说,计算机是同试管一样,同样重要的工具。

计算机对真实生命的模拟,已经为化学领域大部分的研究成果,立下了汗马功劳。过去科学家们整天面对的瓶瓶罐罐,现在一部分的实验不需要这么做了,在计算机里面就可以做。

我们在《三体智能革命》这本书里指出三个世界:

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物理世界。在物理世界里面要构造一个赛博空间,还有人们的意识。

那么我们是如何通过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呢?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传感器、摄像头、人的输入等等,把物理世界跟赛博空间(英文:Cyberspace,是哲学和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指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连接起来。

连接需要有四个环节: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

打通四个环节之后,还有四个基本功能可以去描述、诊断、预测、决策。

而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的背后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隐性数据的显性化;二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当你有了这两个条件后,就构造了一个数据的闭环,能够把数据变成信息、信息变成知识、知识变成决策,然后用决策优化你所面对的物理世界,最后实现目标。目标就是优化制造资源的最小单元。

体系构架大迁徙

今天,我们讨论各种各样的云,讨论各种工业互联网概念的背后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那就是,体系架构大迁徙的时代。

我们的商业系统、制造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个复杂来自于产品的复杂性、客户需求的复杂性、供应链的复杂性,也包括全球化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

我们也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构建起了基于原有的这套硬件和软件的架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系统。

我们今天讲的这些概念都是在描述一件事,我们在构造一个新的架构体系。

这个架构体系,不仅仅是说基础面,是说基于云、基于边缘之上,整个的软件、商业模式,它的咨询、部署、运维更新都变了。

我们的制造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原有的技术架构越来越难以跟上这个业务发展需要,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系统。

而这个系统是一场历时20年时间的,5年前已经开始,可能会在未来15年结束的一个历史进程。

所有的企业无一例外,都会被卷入到这场历史性的技术的架构大迁徙时代。IBM、思科、微软、SAP、谷歌、苹果等,这样的一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我曾经开玩笑说,什么叫新概念雾霾?呛鼻子,模糊我们的视野,而且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需要戴着口罩和眼镜去看透这个世界,所以我们需要更长的历史时间来看这样一个产业的变革。

系统架构的大迁徙,将会持续15到20年时间,这辆列车已经缓慢地启动了。所有的企业都在试图买了一张车票,能够跟上列车。

如果你没有跟上,那可能在一轮的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长期的过程,不是说今天才会有。

如果从更长的历史尺度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PTC在2014年提出来云计算转型。2015年的时候,曾经跟华尔街的投资专家们说:

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可能会下降,但这是我从传统的IT架构到云架构的一个转型。

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息,希望你不要因为我们利润下降、收入下降而把我的股票抛掉。

果不其然,尽管PTC利润、收入在下降,股价却在增长。2016年的每股大约37美元,最高的时候,涨到了130美元。

当然,我们现在判断最艰苦的、最牛的云的转型,已经成功地完成。尽管经历过很多的波折,经历过很多的挑战。

另一家公司Adobe,也是连续五个季度利润和收入下降,但是股票在增长。所以我们观察到:这样一些企业,在过去的两三年之内,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基于云架构的转型。

从整个的技术架构体系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传统的供应链管理,ERP、设备数据、MES微服务化:

第一步,解构;来自于设备数据、MES、ERP、CAD、CAE供应链管理等等。

第二步,所有数据和软件会不断地把它变成一个微服务的一些组建。

第三步,组建完后构建起一个微服务的池。

第四步,建立一个微服务的池可以快速地去组建一个面向角色的APP。

我们讲工业互联网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复用体系的重建。我们可以把传统的那些结构,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可以去看看。

它的定制化的比重会不断地降低,而产品化的比重会不断地去提高。它背后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你的项目开发效率,知识封装效率的提高。

这是我们不断地把工业知识,最后以软件去沉淀下来。当你沉淀的知识模块越来越多的时候,当你开发新的供应产品的时候,你的效率已经大幅地去提高。

所以它的产品化比重,从传统的IT架构到工业互联网架构不断地提高。定制化的比重会不断降低,而整个项目开发效率会提高。

它是一个制造体系重建的一个过程。研发、生产、物流、配送、管理等等做到最终。

数字孪生世界

我们今天讲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归纳成一件事就是我们数字化的终极版图,在于在赛博空间里构造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

今天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只是帮助我们去构建这个数字孪生世界,而扮演着大大小小、不同的这样一个角色。

今天这个数字孪生的世界,是一个画板上有几个点,你还不知道画板能够画出一个什么样子,只是有几个点而已。

刚才讲了达索的数字心脏。人不仅有心脏,还有胳膊、还有肺,还有别的,它不断地去构造一个数字的孪生这个人体,从基因到器官。

还有新加坡已经被装在了计算机里,是一个数字孪生的城市。

数字孪生的产线、数字孪生的产品等等。在虚拟世界构造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它会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决策、运营、管理的成本,更加低成本高效。

所以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它们的终极目标都在于构造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

而对于制造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里,制造业不变的追求是:制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客户的高满意度。没有变。

那什么东西变了呢?由于新的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策略融合,带来了体系的重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

我们讲定制化、讲消费者参与,消费者越来越深度地参与了生产的全过程。生产,则从生产者演进到了产销者。

如果讲无人驾驶,讲智能产品,讲IOE,everything,我们是在讲生产什么产品,从功能产品演进到智能产品。

我们讲3D打印、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这些装备,是在讲用智能化的工具来进行加工。

我们讲飞机的各种设计制造,丰富的实验,虚拟的丰富的实验与仿真,是从过去的试错法演进到了模拟择优法,这是一种新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论。

我们讲网络化制造、分享制造,是讲从传统的集中式正在慢慢地向分散式的制造去演变。

所以谁来生产、生产什么、用什么工具、如何生产、在哪生产,已经在消费者眼中是制造业体系重建的一个过程,也是产业价值链在重构的一个过程。

以上,就是我讲的关于数字化转型的10个关键词。谢谢大家。


微软谷歌苹果,都在大迁徙

产业互联网如同大基站,在“新政策,新技术,新理念”三新战略的倡导下滋养更多新兴项目落地应用,在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转型之路上扮演了助推器角色,正值亿欧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期间,特此设立产业互联网峰会,力求从全球视角解析IT服务智能发展,邀请国内外一线企业分享行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您在本场论坛可以了解到软件、硬件、物联网、5G、ABC的服务进化史,了解到新资本新市场的走向。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技术,或许整个全球市场、服务商、用户都应该对之有更深的思考。

峰会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2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微软 谷歌 苹果市值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苹果微软谷歌微软和苹果谷歌和苹果谷歌微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