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P2P要完?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谁说P2P要完?

175号(2018)被披露之后,市场一片哀鸿。

很多人直接解读:

P2P 要完蛋了,是时候跟它说再见吧……

也有人说,从 175号文 件看,监管已经闭口不谈 备案 了。

但现实是这种解读,一叶障目了。

那个文件只谈 清退 ,不代表不开展备案了。备案文件其实是可以单独发的。

昨天下午,财新披露了互联网金融风险小组发布的 2019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实P2P网络借贷合规检查及后续工作的通知》。

明确指出了,2019年一季度开始,开展合规检查工作及整改效果的验收检查。

备案工作还在继续推进!

那么,备案推进到哪里了呢?

2018年12月底,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行政核查。

然后,下一步工作:

2019年第一季度,将开展合规检查工作及整改效果的验收检查。核心点是验收。

验收2个杀手锏。

1、突击检查:即双随机检查,机构随机,产品随机,各项信息穿透式核查。

2、数据监控交叉核实:即利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下称网安中心)监测系统、人民银行反洗钱系统等手段进行交叉核对。

有数据对接和信息披露才能穿透。 所以1号文件着重强调了信息披露。

统计监测数据报送至由网安中心与网贷整治办联合开发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网贷机构统计报送系统”,该系统将启动全国P2P平台实时数据接入工作,实现对各家网贷机构交易数据的全量、实时接入。

各省级整治办还要组织实施本辖区完成行政核查的P2P平台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开展信息披露,对新发布产品进行产品登记披露。

这次1号文件说的也很明确,不配合?

那些不愿意进行实时数据接入、不进行全面信息披露或者不实披露的机构,只有一条路:清退。

清退则于175号文件一脉相承。大方向还是要清退大量的中小机构。

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劝告、坚决整改,引导机构清退或转型,对存在涉嫌违法行为的机构实施“一票否决”,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实现“以查促改”“以查促退”“以查促打”。

毕竟1000多个在运营平台根本管不过来。要么不备案“拖”。要么备案,清理跟备案两手抓。

不过,对于现存的平台,下面的日子依然会非常难过。1号文件再次强调了三降:

一是确保辖区内P2P平台总数、业务总规模、投资人数实现“三降”,二是确保每家P2P平台投资者数量、业务规模以及借款人数实现“三降”。

下面简单聊聊个人对于1号文件的看法:

1、目前的备案推进是行之有效,也是认真的。抓到平台的七寸:数据实时监控,同时随机抽查。你能想到的监管,也无外乎如此。

认真,说明并非想把P2P置于死地。真置于死地,就像很多人解读那样:我不推进备案,就清退,然后一个个熬死。

2、不听话,不配合就纳入清退名单。

跟175号文件一脉相承,即是排雷,出清P2P市场风险。也是把过去P2P备案工作推进不下去的主要阻力,一一清除了。

3、对于平台如鲠在喉的“三降”,不需要过度解读。

很多人对于三降的解读,认为监管要通过三降来“杀死”平台。这种想法,个人觉得可能并非如此。

在三降的对立面,过去我们其实也看到,很多平台疯狂做到存量,然后希望通过巨大的存量来要挟监管。

目前监管推进备案过程最头疼的,也是一些巨型问题平台……

所以,在备案还没结束的时候通过三降来控制市场风险继续蔓延,其实也能理解。就是一些颗老鼠屎让整锅粥都难受了。

总体感觉,以 目前的备案和推进方式。

清退工作可能还要持续2-3年,备案工作可能1-2年内能完成。

人都是情绪的,遂很难有人能免俗:

悲观的时候特别悲观,乐观的时候又特别乐观。

P2P市场,上半年跟下半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希望特殊时间,大家对于这个行业还是多点“谨言慎行”。

雷潮之后大家也看到,金融行业的信心如黄金。

过去没有问题的平台,遇到点流动性危机,在车上的朋友也是度日如年。

制造恐慌不解决问题,恐慌也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坏。 

相信,P2P还是有未来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