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重磅炸弹”级药物?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重磅炸弹”级药物?

【编者按】第二批仿制药带量采购的拟中标结果一出,国内医药行业的热点讨论点都集中在过期原研药企业原来也是可以积极参与仿制药带量采购的竞争,而且是可以最低价竞争的。

本文源于E药经理人,作者为白小空;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重磅炸弹的运作

制药行业常常以“重磅炸弹”来作为一个药物的开发成功的标志,年销售额10亿美元成为现在一个药品是否成为“重磅炸弹”的硬性标准,如果年销售超过100亿美元,该药品往往被称为“超级重磅炸弹”。但是在十年之前,“重磅炸弹”的门槛为年销售额过5亿美元。

上个世纪,每随着一个或一批重要靶点的发现和确认,都会诞生一批“重磅炸弹”药物。这类药物均是在治疗某一疾病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发展和进步时,由于医学的深入研究,阐明了新靶点、新机制,最终药物发现的重大突破。除了上市的靶点有划时代的意义,“重磅炸弹”药物的成功还在于其上市后不断进行的后续研究,通过进行临床对比试验、新适应证的开发、联合用药的研究等,巩固其在指南的治疗地位,并进一步拓展其市场容量。

从适应证来看,历史上能成为“重磅炸弹”的药品主要是国际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专利保护,适应人群广泛,疗效高,药物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好,从而在该适应证中占据国际主流国家的主流的疾病地位。由此可见,疾病对应的潜在患者人群越大,药物成为“重磅炸弹”的可能性越大。在专利保护方面,所有“重磅炸弹”药物都在上市前申请了专利,并且为了延长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还会申报符合政策激励的专利诸如工艺、制剂、晶型、新增儿童适应证等。

“重磅炸弹”药物上市时,同靶点药物也有几个厂家上市的,就像近期的医保谈判丙肝疗法的竞价厂家那样。新上市新靶点的药品在上市初期往往广大处方医生和患者并不知晓,这就需要制定符合当时医生认知的市场营销策略迅速打开市场,推动医生处方。国际化的制药公司更是针对不同国家制定本土化营销策略,培育当地的专业的营销团队及网络,以确保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

运气也是成就“重磅炸弹”药物的一种“能力”。例如PD-1药Keytruda(简称“K药”),当默沙东在2009年收购先灵葆雅时,该药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默沙东并购后就搁置了这项研发资产,直到BMS开发的检查点抑制剂Opdivo得出了前景看好的研发数据,才促使默沙东重新审视K药。Opdivo也是BMS在收购Medarex公司时,默默无闻地来到了BMS。在实施这项交易行动时,BMS对另一只肿瘤免疫药物Yervoy更感兴趣。现在回顾,CTLA-4抑制剂的市场规模远不及PD-1抑制剂。

成为了“重磅炸弹”药物以后,能为该药品带来聚焦效应,药品的知晓率会上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重磅炸弹”能够产生充足而稳定的现金流,并且业绩会一直保持稳态增长,直到专利期到期。

数量减少&标准改变

“重磅炸弹”维护高销售规模的秘诀在于其“专利保护”, 研发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然后全力捍卫这些药物所带来的利益。

从专利期到期数据可以看出“重磅炸弹”药物专例过期数量自2022年起将呈逐步下降趋势。此前有数据报道,2013年~2030年间,全球药品中共有1666个化合物专利到期。其中2014年~2021年最为集中,平均每年都有过百种化合物专利到期。在年销售额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药物中,有8种药物的核心化合物专利于2015年和2016年期间过期。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销售额符合“重磅炸弹”标志的产品越来越少了。根据科睿唯安的预测,全球未来5年内有能力成为“重磅炸弹”的药物只有11个。在11个潜力药物中,跨国药企仍能占到70%。

“重磅炸弹”的药物减少是因为随之 精准医疗 的开展,精准医疗的概念是针对传统的一体式医疗方式而言的。一体式医疗方式是只要诊断为A型流感,医生就会处方药物克制流感。但感染A型流感的原因各式各样,药物在每个人的体内吸收代谢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了每位患者治疗流感的疗效各异。

精准医疗背后体现的是个性化的用药需求。只针对很小一部分患者群体的用药需求进行新药开发,这与重磅炸弹模式下的新药开发思路有很大不同。由于患者分层也越来越精准,使得每个获批上市的药物,拥有患者人群和市场都在缩小。

精准医疗作为罕见病、抗肿瘤的主要治疗模式,在精准医疗的推动下,通过罕见病的药品有条件上市许可先申报上市,再通过真实世界增加适应证,曲折救国模式下让罕见病药成为新的研发热点。虽然单一的罕见病药很可能达不到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门槛,但是如果一个药品有多个罕见病适应证,那么就会有可能创造出新的“重磅炸弹”销售额。

无论如何,精准医疗证推动“重磅炸弹”药物的标准的改变:“重磅炸弹药物的的年销售额不再是确立重磅炸弹身份的唯一标准。因为药物的研发和审评效率越来越高,更少的销售收入就能实现与之前达到重磅炸弹级别药物相同的投资回报”。

中国企业还差什么?

在业界回顾“重磅炸弹”药物的成功历程时常常都会有戏剧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就像“赌石”成功的故事。然而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历程常常会让 国内药企 觉得,只要有运气无需专业的判断力都可以成功,此模式值得效仿。效仿的药企总是忘了已经成功的药企的运气要大于它们的判断力,而且项目的最终成功还是得益于该企业本身就已经积累了打造“重磅炸弹”的经验。

已经获得成功的成功者再次获得成功的几率往往高于从未获得成功的人士首次获得成功的几率。目前本土药企就处于由仿制药向 创新药 的方向转变的试水。许多企业连新药的首次上市需要面临哪些基本的坎都不知道,这些坎并不是凭着运气就可以闯过去的。

中国2018年医院终端销售额过六十亿元的产品有布地奈德、氨溴索、恩替卡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阿卡波糖、门冬胰岛素、雷贝拉唑、氯化钠、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奥拉西坦、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氨氯地平等。暂无一个国内开发自主开发的化学新药。

中国为什么没有“重磅炸弹”药物?与大多数中国药企没有投入新药领域有关。如果没有“4+7”带量采购和“联盟扩面”,中国药企更愿意投入仿制药领域。即使是一致性评价启动了,中国药企从开发仿制药到市场上获得成功,整体项目难度和风险是相对可控的。但如果做新药,昂贵的项目费用导致只能投两三个新药产品,同一笔费用可以砸10个~20个仿制药产品了。况且做仿制药更容易、成本更低、获批率越高,何必去挑战难度更高、成本更高、风险度那么高的新药呢?

企业的研发意愿不高的情况下,国内目前有新药上市的企业数量并不多,销售额过10亿元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并且已上市的新药产品基本都是me-too类药品为主,这类药品与进口药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往往也是输多赢少。

仿制药的利润压缩倒逼中国药企将资源投向新药而不是继续投向仿制药,这和国内的政策导向有非常大的关系。近几年随着中国在新药研发政策上的利好,包括加快审批审评、医保动态调整、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等政策,中国已经迎来了史上最好的新药研发政策时代。

实际上,药监部门在批准一个药物的时候,并不关心它上市后能否成为重磅炸弹,只关心它是否足够的安全、有效。医保付费方也不关心一个新药能否成为重磅炸弹,只关心它是否比现有的疗法更好,以及是否符合报销补偿标准。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够摸准监管部门的要求,确实可以帮助一个药物更快上市成功。一个新药项目的投资压力主要在在后期的临床试验,由于对临床试验没有规划性和合规性最终布局,个别国内企业其实根本不能判断自己的新药产品的临床质量是不是真的符合国内的上市标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上市后企业应该启动怎样的临床研究才可以为产品在竞争过程中提供临床证据。

国内药企往往是在确保产品能上市才启动上市前的市场活动。跨国药企在国内上市的新药往往已经在欧美上市成功,对自己的药品上市的把握度比较高。于是跨国药企在新药上市前就规划了进医保上量策略,如何利用现有产品更好的维持销售队伍和业绩增长进行组合打法等行动计划。MAH制度以后,研发机构有可能成为新药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相对于已经有仿制药销售经验的国内药企,研发机构对销售的期望总是过于乐观但是执行力更差。

适应证方面,目前国内的新药领域基本上扎堆在抗肿瘤药物以及单抗类药物,抗肿瘤药物主要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单一肿瘤的患者人群有限。国内企业产品通常进入了医保谈判后会市场增长地特别快,但也很快地进入了瓶颈期。个别企业选择将所有癌症相关的适应证都试过一遍寻求增加适应证的可能,但是临床试验结果却仍然是三线疗法或四线疗法,如果医保适应证还被限制了,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重磅炸弹”药品往往是全球化市场的销售结果,国内的新药2019年才实现零的突破在FDA上市成功,国内企业想要打造“重磅炸弹”,全球化新药上市和销售也是必须突破的坎。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