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全时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得失”全时

倘若再撑过一年,成立于2010年的全时便利,便能够以“十年”资历,位列本土 便利店 品牌发展史中的重要一员。但一系列出售疑云,加上苏宁、物美、 雀巢 等被传收购方先后否认,业界议论的焦点已经转变为,“全时如何能在不断贬值之时,尽快卖掉?”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此事的最新进展是,一位名为蔡学彦的神秘商人,才是站上收购全时谈判桌的幕后买手。这位蔡学彦曾是银鹭集团持股20%的个人股东,在雀巢100%控股银鹭后套现离场,手握大笔资金,并在近年间布局便利店业态。例如位于厦门的见福便利,也是蔡学彦持股3.2%的关联企业。

业界有观点称,“这不排除是蔡学彦借多方收购,整合便利店业态集群的先行动作。从蔡学彦本人的投资及操盘经验来看,他未必擅长亲自运作便利店。为此,在蔡学彦参股的便利店企业中,或将有一家成为主导者。”

得失之间,全时无疑是一块待价而沽的风险标的。一方面,它此前宣称开进10座城市的门店资源及相应的供应链基础,对那些急于开拓新市场,扩大整体规模的“买家”来说,具备一定吸引力。考虑到全时的体量及影响力,这笔交易的最终买单者,也必然会在便利店格局中排上名号。

另一方面,从全时被传的买家之中,也透露出便利店市场攻城者的交替轨迹。所谓攻城,即是指尚未成为类似于美宜佳、罗森、7-eleven、全家这样的头部品牌,但却想在短期内改变现有格局的资本型选手。《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苏宁曾回应称“我们部门没有收到关于收购全时的消息。我们有苏宁小店,这是苏宁会一直重点做的项目。”物美也在否认收购全时后不久,接盘了因P2P暴雷而波及的邻家便利。

对于全时而言,它走过了一条从专注门店运营、业态创新及拓展线上的实业阶段,到重金投入铺开规模,谋求溢价的资本运作之路。2016年与2018年是全时被传出售的两个节点,而上个节点以全时母公司复华集团宣称投入20亿元,提出“百城百万”计划收尾。

后一节点则在当下,2019年的全时,不论是自我翻盘,还是卖入他人之手,无疑在本土便利店发展变迁中落下重要一笔。

神秘商人入局  全时收购疑云

2月13日左右,业界有消息称全时的最终收购方浮出水面,即雀巢借道其控股公司银鹭集团收购 全时便利店 在北京、天津、成都等门店。但雀巢随即发表声明回应称,“公司控股的是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而山海蓝图与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此事与雀巢公司没有关系。”

将这三家公司关联起来的核心人物,便是蔡学彦。蔡学彦此前是银鹭集团副总裁,持股比例20%。在雀巢入股银鹭集团,并于2018年增持至100%后,蔡学彦套现离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蔡学彦完成资本积累后,在投资领域涉猎不少。其中重要板块之一是其位于法国的葡萄酒酒庄,旗下品牌名为“山图”。而另一可见板块则落子于零售商超,即分别位于北京、天津、成都三地的山海蓝图公司,实际受益人均为蔡学彦。

收到上述关联影响,业界才将雀巢集团误认为全时的幕后买手。《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目前可以查证的是,“成都OurHours全时便利”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已经变更为“成都山海蓝图超市管理有限公司”,而北京、天津、成都三地的山海蓝图公司均为新注册成立公司,成立时间分别为2018年12月26日、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月7日。从股权结构中可以获知,蔡学彦和赵波兰分别持股50%,两人还共同拥有河北嘉山康图便利店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蔡学彦参与谈判并实现收购全时的可能性极高。“他们确实在谈判,但我们不便参与透露,这都是有保密条款约束的。”一位涉及全时、山海蓝图及蔡学彦三方的便利店从业者表示。但另一位本土便利店品牌高管亦表示,“可能这属于高手过招,我实在不明白蔡学彦为什么会布局便利店,还要碰全时。”

考虑到蔡学彦此前并没有操盘便利店企业的公开信息存在,《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或通过某一成熟便利店品牌,借助资本运作手段,组成便利店集群或为两条可行之道。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从“内部动因”来看,参考蔡学彦的投资路径中即可看出,福建见福便利是其持股3.2%的连锁品牌,而后者恰恰于2019年宣布进驻成都,寻找机会展开全国扩张。对于曾在银鹭集团负责营销的蔡学彦而言,若能推动见福便利与全时便利整合,无论在品牌影响力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有利于其攻克新进市场。要知道,见福便利已经在成都拿下高校校园店资源,而全时也曾经通过收购成都本土便利店品牌GOGO便利,获得成都的点位资源及供应链支持。

其次,见福便利还是蔡学彦持股便利店品牌中,唯一一家门店数超过1000家,具有鲜食工厂、烘焙厂及自有品牌开发等能力的连锁便利店品牌。这意味着,它有可能帮助蔡学彦减少在操盘全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运营问题,而蔡学彦及其背后资本的资金实力,也将成为见福便利+全时便利在成都等区域度过预亏期的有力支持。

从“外部可行性”来看,借助一家便利店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购扩张的操作手法,实际上并不鲜见。例如鲜生活凭借收购北京好邻居“一战成名”,而它也表示正在与山西唐久便利、广东天福便利、湖南新佳宜便利店等多家便利店沟通战略合作。结合鲜生活的流量来源、战略合作伙伴以及背后资本,《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站在鲜生活背后,通过股权投资+技术赋能“锁定”区域便利店品牌的的那个巨人就是阿里。

为此,就上述设想,《第三只眼看零售》已向见福便利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两度被传出售 全时“标的”如何

全时难卖吗?

从其多次被传出售,但一直没有确切结果来看,确实难卖。即便是与其几乎在同一阶段出现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的邻家便利,也在2018年10月正式将旗下160余家门店交付给北京物美。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全时第一次被传出售了。早在2016年,就有传闻称全时在寻求买家,但因价格问题最终搁置,也由此展开了与此前完全不同的规模化扩张路径。

2016年前,全时曾经用4年时间在北京开出300多家门店,其中业态创新与线上占比是其立足于北京便利店市场的两大支柱,也就是说,全时在初级阶段其实属于稳步前进。《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全时起家共有三大卖点:

其一是核心团队均来自沃尔玛、7-eleven、星巴克、吉野家、国内等知名零售企业,因而在创立前四年获得快速发展;

其二是重资产投入,将大部分门店开在写字楼聚集区,并通过供应链投入做到一日三配,这当时只有7-eleven能做到。此外,据媒体报道,全时第一代门店需要100万元投入,而2代门店则需要投入200万元左右。例如一台微波炉的价格在8000元以上,快餐设备已经将近80万元;

其三则是业态组合,全时当时提出将便利店、快餐、咖啡等业态进行组合,一时间引来大量白领客群。例如它在米饭上借鉴日本企业经验的同时,也在制作符合国人的标准化快餐,还从国外引进高端设备来弥补人工制作快餐的天然缺陷。

但这种高标准化投入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也在后来成为全时陷入困局的导火索。例如当时有全时高管表示,“对于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开店带来的资金压力,我们并不担心,母公司复华控股集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为此,全时在2016年左右已经遇到增长受阻等困境。它曾在2015年提出,仅2015至2016年度,其线下门店的整体规模将突破1000家,5年内将开出1万家店。但直至今日,全时门店最多时也仅有400多家。

“当时一直说全时要卖,但复华要价过高,全时也没有获得正向资金流,所以没卖掉。”一位本土便利店高管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回忆称。复华转而将增长路径瞄向了扩大规模、炒高估值,并在2017年提出了“百城百万”计划,即进驻100个城市,开出一百万门店。

如今受到复华集团资金链紧张等影响,全时当下危机来的要比2016年更加强烈。《第三只眼看零售》在采访多位便利店高管后认为,全时最大的卖点应在于其北京地区的300多家门店点位,以及当地的供应链基础。但类似于成都、天津等地的区域市场,门店数量太小,不足以支撑起全国版图。如果全时将其打包出售,实际上对于买家而言不排除属于“负资产”。

换句话说,如果是类似于苏宁这样全国布局的企业,或许能够消化全时门店。但正如苏宁在回应中所说,“苏宁小店是其重点布局。”而一些区域龙头,即便想借助全时进驻北京市场,也难以在成都、天津多地展开跨区域扩张。这也是物美选择邻家而非全时的侧面体现。

“全时的硬件基础相对处于优势地位,但缺少一位资金链充足,且能够以传统便利店精耕细作的操盘模式来运营它的背后主体。但考虑到全时背后风险,大多数区域便利店品牌,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接盘。”一位区域零售高管表示。

“得失”便利店 创业型品牌受影响

从全时被传出售后,陆续关联的买家来看,资本并未停止关注便利店业态。一系列因背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局的便利店案例,只是相对来说让他们趋于谨慎。但对传统便利店企业而言,要与资本博弈,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话题。

所谓“得失全时”,首先是全时当前状况显现,其次也是便利店业态的一个微观写照。

如果把全时的发展路径划分为两个阶段来看,那么2015年前,属于全时的“得”,这也是大部分便利店品牌遵循的发展模式,即通过扎稳后台,业态创新以及门店运营获取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从而获取正向资金流。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企业大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虽然缺少全国性连锁品牌,但对于当地的创业型品牌来说,出线机会不少。例如当前不少门店数在200-500家左右的区域便利店,大多创立于这一阶段。

但自2016年后,全时及部分冒进的便利店品牌,却开始走向“失”的阶段。它们在获得资本输血的同时,也受制于资本裹挟,不得不在短期内扩大规模,为下一轮估值提升卖点。《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例如长沙、福州、南昌、西安、呼和浩特等多个二三线城市中的区域头部便利店品牌,都先后与多方资本接触。

虽然受到2018年部分便利店企业崩盘影响,资本更趋冷静,但资本实际上并未收手。一方面,这是因为不少便利店品牌也在资本推动下获得健康增长,暴雷者属于少数,只是因为地处北上广等地,而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资本入局便利店企业的方式更趋多样化。例如此次蔡学彦被传收购全时,就是一种借道专业化品牌,担当“幕后老板”的玩法。

也就是说,便利店正在进入头部资源时代。那些跑通模式,引来资本助推的便利店企业,将会进一步加快品牌并购。而一些创业品牌,受制于资本关注度上移、商业模式未跑通等因素影响,将更易被淹没。


时值技术大潮汹涌而至,冲击着百年汽车产业随之变革,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亟为迫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汽车产业中必将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之而生。

2019年4月17日,科技出行产业内容服务平台亿欧汽车将主办“新动能时代 · GIIS 2019第二届智能网联产业创新峰会”,与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企业共迎产业新趋势,共创美好生活。

活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1

“得失”全时

随意打赏

什么的生活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