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如何做好物流金融风控?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互联网+”平台如何做好物流金融风控?

当下,“ 互联网+ ”平台模式发展如火如荼,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设计合理的 物流金融 战略,发展创 新物流 金融模式,对于物流发展至关重要。曾有行业人士指出,要解决物流高效率的问题,推动物流由规模速度型向效率质量型转变,关键就是要发展物流金融。

面对现今物流环境的巨变, 新零售 背景下的物流金融有哪些不同?造成物流经营者金融信用不佳的原因何在,如何规避?如何做好物流金融风控? 路歌 副总裁王涤非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触达方式局限在一个特定范围内,比如秋天到了想换秋装,会去商场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和衣服;比如想了解最新的财经新闻,会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或者守在电视机前看相关节目;再比如商务谈判的主要形式还是面对面沟通,为了目标达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奔波的路上。

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触达效率,释放了大量的生产力,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入地改变了商业的组织发展形式。 这种商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在过去的近20年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原先的线下商业流量大量转移到了线上,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触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交易自己喜爱的商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互联网红利的盛宴,已逐渐进入了甜品阶段,随着拼多多将中国最后一批有生消费力量互联网化,红利已然不剩多少。 当互联网的红利行将结束的时候,如何保持增长,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变成了摆在所有品牌商面前的难题。

此时,新零售顺势而来。新商业环境中的新零售,表现出了令人兴奋的想象空间,线上与线下资源与效率的整合,这种协同从表象上看给人一种新零售就是O2O的幻觉,但在我看来,O2O仅仅是新零售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新零售的内核:

一、数据化。 数据的沉淀是互联网发展的天然结晶。在过去近20年的互联网化历程中,以自然人为主要存在的交易主体,围绕着社交与商品交易两大场景,有意无意的沉淀了海量数据。数据来源也不再为单一的线上购物数据,结构化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使得消费者的形态更加立体;数据的交互不再是单向传输,从品牌商到消费者的信息传输由原来的单向传输已然演变成消费者同时也会将需求与体验逆向传输给品牌商的双向传输。

这些来自于消费者真实想法的数据很好的帮助品牌商做出生产决策,同时也为产品创新提供了试验田;多维的数据分析为品牌商引导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消费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的需求引导成为巨大的商业契机, 模糊查找和精确查找成为两条同样优秀的产品路线 ,在消费者选择困难的时候,“猜你喜欢”会高效的帮助TA达成交易。

二、现代物流。 在零售智能化的同时,现代物流就变得不可或缺。新零售下,现代物流的核心意义是稳定与高效。相对于高效而言,稳定的意义更大,比如从网上购买一件商品,运输的时间是2天,第二次购买了一件相同的商品,运输的时间却变成了5天,这种不稳定的用户体验必然是糟糕的;在稳定性等同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运输效率,说直白一些就是速度。

心理学上的7秒钟理论阐述的是人与人在见面的时候,产生的好恶决定于见面的头7秒,这一理论曾被广泛的用于营销上,体现了消费者的耐心可贵,在社会整体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消费者的耐心更能被认为是最珍贵的情感。“我们不愿等待”几乎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曾几何时,物流的速度更是成为了评判商家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新零售的商业环境下,现代物流的整合与发展围绕着稳定与高效正在有序进行,规模化、网络化、平台化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零售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数据化和现代物流的支撑下,线上与线下的最终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消费者,原先线上线下的泾渭分明将会渐渐淡化,O2O是很好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以数据化和现代物流为内核的新零售业态,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共同利益体的新商业时代。

那么,新零售下的物流金融又有哪些不同?

这是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总结的物流企业金融信用特点:

1、信用卡的卡均逾期率要高于全行业的平均值。

2、信用卡的正常额度使用率的区间范围在70%-90%,其中大额信用卡的满额使用率很高。

3、常用信用卡的发卡方大多集中在民生、平安、招商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自于四大行的信用卡数量很少。

4、除去车贷、房贷之外的经营性贷款中,各地商行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占据半壁江山,且额度有限。

5、最近三个月的信用报告查询次数较多,有较高比例的互保现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物流行业的金融信用由于种种原因相对较弱,而传统金融机构过分依赖于金融信用来决策授信更是加剧了物流经营者融资难问题,在没有充分深入的研究行业情况下,仅仅依靠金融信用决策授信,常常会出现无信可授的尴尬局面,所以如果深入行业去探究造成物流经营者金融信用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早年的创业维艰。 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者,早年大多数都是从行业的最底层一步步做起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资源创立企业,但是企业的初创期和发展期,为了维持企业发展,经营者常常四处筹集发展资金,除了找亲戚朋友周转,寻求金融机构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轻资产的物流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有效的长期资金,所以在物流企业的这个时期,无论是稀缺的小额贷款还是信用卡的循环使用,逾期在所难免,这些在创业初期无奈留下的负面信用记录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对经营者产生影响。

2、金融信用并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信用机制。 以央行信用报告为代表的金融信用体系,有一个制度上的不足,就是金融信用的私密性过强。从理论上说,一个人的金融信用,在没有本人充分授权的基础上,是不可能为他人知晓的。目前,国家对失信人的公示制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去克服金融信用制度上的不足,但是成为失信人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金融信用不佳很难对于个人产生难以接受的影响,所以在物流行业中,金融信用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信用机制是业务信用。 物流业务的发展是物流企业赖以生存的唯一因素。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规模和时效都有极高要求,而能够满足规模和时效的企业往往能在上下游的议价中获得充分的谈判权,从而获得优质的价格和服务,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对上下游,尤其是下游资金规模和时效保证就是物流行业的业务信用,所以, 在很多情况下,物流企业经营者牺牲金融信用来保障业务信用的做法其实是万般无奈之举。

牺牲金融信用确实会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融资造成负面影响,但并不是无解之题,经营者尚且可以从风险相对宽松的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或者亲戚朋友处尝试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一旦牺牲业务信用,形成企业拖欠赖账的外部形象,企业轻则需要付出高额成本,比如下游报价中包含的可能的额外(拖欠)账期的价格,重则无货可运,无车可调,很快就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所以,在物流行业, 业务信用是要大于金融信用的

再来看资金。

物流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是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血液,资金的渠道已经成了物流企业发展的底牌,是企业的核心布局。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除了自身经营利润所带来的资金流之外,外部的金融资源理应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1、经营性利润形成的资金流。 这部分资金绝大多数都会投入再运转,以确保核心利润项目正常有序进行,稳定性最好,使用效率最高。

2、银行长期抵押贷款。 这部分资金稳定性较好,使用效率一般,同时也有较高的门槛,对抵押品有要求。

3、银行短期经营性贷款。 这部分资金稳定性也相对较好,但使用效率须改进,需要频繁续贷,同时对企业经营规模有较高的要求。

4、非银金融机构创新金融资金。 在物流行业较为流行的是保理模式和动产质押模式,通过上游信用、联合信用、非标质押或利益共同体等模式获得金融资金,这部分资金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资金面和运作模式,授信门槛相对于银行体系更普惠。

5、平台类创新金融方案。 在此渠道,平台提供数据、场景和行业经验,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垂直在物流细分行业的平台对企业经营者提供金融支持。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为平台的互联网基因而效率最高,资金的稳定性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资金面情况和风险偏好。这种模式也是对行业覆盖范围最广的模式,是真正的普惠金融模式。

有经验的朋友肯定能发现,从上到下,资金的价格是逐渐提高的,同时灵活性也是逐渐提高的。企业在做资金布局的时候,会怎么做?

他一定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主体资金和补充资金,并根据每种资金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合理的使用金融资金,将金融资金的价值最大化,这才是物流企业真正的资金逻辑。

所以物流金融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业务的定位非常关键,是物流企业的主体资金还是补充资金,不同的定位,逻辑截然不同。

再来看风险, 物流金融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个体风险两部分 。顾名思义,系统性风险就是整体性的,对于行业个体具有不可抗力的金融风险,个体风险就是具体到行业个体本身的金融风险,这里主要简单讲下系统性风险。

1、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貌似是每个行业都在谈的话题,但是在物流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 无车承运 人模式推动下的平台化运作模式,让运力下沉甚至是直采到车成为利润不断摊薄的上游企业的新希望,去中间化成为热点话题;新零售项目下对数据化运营模式和现代物流的新要求较大程度的出清了无效物流运作,提升了效率;网络化零担的兴起和发展正在不断冲击着物流的组织形式,淘汰落后的组织服务形式。无论是哪一种的产业升级形式,最终都会是以落后的玩家出局,玩法规则重塑为结局。

2、人性的欲望。 人性对于欲望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对于欲望的追求如果用在了金融上,就成为了不加节制的金融杠杆。在我看来,财务规划是物流企业经营最痛的点之一。 能够很好的规划财务,有清晰明确可执行的财务计划的物流企业经营者实属少数。 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经营者是凭借着对市场的直觉和对自身经营能力的信心经营企业,对资金的渴望逐渐超过了对企业承受能力的清晰认知,金融高杠杆屡见不鲜。

3、黑天鹅效应。 如果说金融高杠杆让物流企业成为艰难负重的前行者,那么黑天鹅事件就成为了压死骆驼(违约)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在物流的整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对下游的传导都会呈现倍增效应,A物流企业出现支付问题,影响到的可能是下游多家物流企业的资金运转,下游的物流企业可能又会把风险往下游再传递,最终的结果可能就变成了下游原本经营良好的企业承担了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说 产业链越往下游,风险越大 的原因。

平台是行业的最高级战略,而金融是平台的核心动力。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何做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是什么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互联网平台物流网络平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