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牌的面子与里子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电子车牌的面子与里子

本文转载自智慧交通网,作者ITS114。亿欧智慧城市对文章进行二次编辑,供读者参考。


电子站牌 最早在我国出现是在2004年、2005年两年,国家正式提出"公交优先"后,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建设,随后,成都、郑州、武汉、济南、南京、石家庄、杭州、长沙等省会城市也加入到这一行列,发展到现在,规划建设电子站牌的城市越来越多。从2019上半年各省市电子站牌的建设应用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开始布局电子站牌的建设,其中尤以江、浙两省为著。

2017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提出建设完善 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系统 为六大重点任务之一。按照重点任务进程,2018年完成重点城市的试点工作,前期的试点准备工作完成后,2019年开始推进第三批公交都市公共交通智能系统的建设应用。

ITS114发现,与前几年相比,电子站牌除在到站信息上越来越精确外,更多在广告功能、自我防护功能上有了加强 。公交实时到站信息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 公交优先 等技术的支撑,到站信息越来越准确;

其次,一些地方的公交配备了 公交客流统计系统 ,大多基于视频分析,也有基于重力感应,因此,能够在电子站牌上显示公交舒适度(拥挤程度)等信息,让乘坐公交更有吸引力。

广告功能方面,则是因为大部分站牌都配备了室外显示屏,能够播放视频或者动画,且越来越多支持远程更换广告内容,这对于电子站牌而言,在商业运营方面也就更有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人们多能从手机上获得公交到站信息的现在,电子站牌需求却仍有增长的原因之一。

电子站牌在 信息承载和交互上 可以有更多想法和做法,目前主要是交通、地理信息的查询,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天气等,也可以播报寻人、 政府公告等紧急信息 ,电子屏的防护,也从普通玻璃升级为钢化玻璃。

以往被诟病的电子站牌经常无故被损坏、成为摆设的毛病 ,现在也有解决方法,要么内嵌摄像头,要么就是在站台安装 摄像头 ,即便无法确保百分之百不会被故意损坏,但有一个威慑作用,事后也可以追查。还有,到站信息不准确、因为通信电力等原因经常罢工的情形,随着技术提升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在慢慢减少。

除传统电子站牌的完善之外,轻量化的墨水屏电子站牌也有出现 ,但目前只在上海覆盖,或许是因为其没有景观美化、视觉上的冲击,也不具备广告播放能力等原因,在其他城市尚无推动。

电子站牌市场的一个特征是,单价高、项目散而小但需求一直都有,并且有本地化运维需求, 加上其主要的门槛在于户外机柜一体化、智能化(公交实时到站信息是由专业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企业提供,电子站牌只是一个显示端),因此,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也就是俗话说的,过日子可以,过好日子,有难度。

根据显示行业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电子站牌的应用增多,带动交通行业的份额明显提升,销量同比增加51%,并预计预计未来几年电子站牌的市场空间在157K以上。

编辑:杨珊珊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电子车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