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让用户做选择题,“小而美”的内容产品到底有什么意思?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不要轻易让用户做选择题,“小而美”的内容产品到底有什么意思?

时至今日,做内容型产品,形成了这么几种思路: 从内容的供给端来看:一种思路是内容做 大而全 ,另一种是内容要 少而精

这里面隐含的区别在于:

大而全,平台不做刻意的价值判断,对内容的包容性更强,把内容的审判权交给用户;

少而精,平台有意或无意的会做价值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那么好的,有平台自己的选择标尺,会做用户的把关人,否则无法做到少,也无法做到精。

从需求端来看:对内容的交付,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推送,一种是 订阅 。

这里面隐含的区别在于:

推送模式,是基于用户的模糊需求的假定,认为用户并不是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如果你给了我想要的东西,我会知道“That’s it!”。

订阅模式,是基于用户精确需求的假定,认为用户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内容,平台提供选择,但是把最终选择权留给用户自己。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四类内容产品,如下图:

大而全+推送 ,最典型的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类产品;

大而全+订阅 ,最典型的是微博为代表;

少而精+推送 ,国内不多,国外很多,比较典型的有两个产品, Facebook 推的Paper以及Yahoo推出的Digest,都不成功。包括后来的Medium,也是这个类型。

少而精+订阅, 最典型的是Flipboard,Zaker,包括最近的轻芒阅读,以及得到、以及Facebook做的instant article,都是这个类型。

不要轻易让用户做选择题,“小而美”的内容产品到底有什么意思?

接下来,划分土地的残酷时刻来临 ——

80%的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20%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乌合之众和独立意识,永远是八二分布,不要轻易让用户做选择题。推送和订阅,八二而分。

80%的人,对内容的态度是一种消费行为,爽完就好了。Kill time是内在驱动力。只有20%的人,对内容的态度是一种投资行为,想从中获得些什么,Save time是内在驱动力。大而全和少而精,也是八二而分。

上周在一个饭局上,遇到一个某著名VC的朋友,他说一旦他发现在某款App上花费的时间过多的时候(有Kill time倾向),就果断卸载这个App,因为他不想被一个App所控制和占用。这是典型的那20%的人,把所有的内容消费都当做一种投资。

所以他至今依然单身(蜜汁微笑)。

简单粗暴的看,在大而全这个模式中,潜在的用户规模比“少而精”要大很多,在内容的交付上,推送比订阅要大。

但现实的情况是:内容的交付是推送还是订阅,出于对用户天花板的恐惧,我认为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每个产品都想把自己的用户在“可能性边界”内做人群的泛化。

人群的泛化,在大而全和少而精之间的难度会更大。这两个群体的割裂感更大,互为鄙视链。你很难让教育庸众变得有独立意识、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无法消除精英意识人群骨子里对于这类产品的俯视感和不屑。

大而全的模式如何 变现 ,目前看到的最好方式依然是信息流广告,遵循《时间的刻度》原则,刷新至死。

少而精的内容,我认为靠推送无法解决问题,平台可以做价值判断,但是最终的选择权依然需要交付给用户,订阅似乎更走的通。广告的逻辑,本质是流量为王,在这少而精的模式中很难走的通,用户的付费是终极方案。

类似Zaker,Flipboard这种,已经一不小心已经踩进了“少而精+订阅”这个危险区域,但是又危险的走向了工具属性,缺乏向用户charge费用的基因,我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出路。

不过现实的矛盾点在于:质量高到用户可以心甘情愿的掏钱买单的真心不多,供给端的稀缺永远存在。 “得到”的思路是:既然如此,那我平台干脆自己做CP好了,在上游做品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内容。

回到题头,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吗?

从已有的新闻来看,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的付费阅读主要是邀请一些传统老牌权威的媒体机构入驻,把线下有付费基础的用户往线上转移,这样来看,那FB依然只是扮演了一个流量渠道方,还是在做它最擅长的分发的事情,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在“小而美”的这个美丽新世界里,我们还是要做点有想象力的事情。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用户生成内容小而美的产品用户原创内容用户产生内容用户创造内容选择用户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