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社区、诊所医院如何“夹缝生存”?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凛冬将至,社区、诊所医院如何“夹缝生存”?

【编者按】目前大部分中小型医院、社区医疗、诊所都生存艰难,发展困难,因此,不要想着如何与公立医院,大型医院竞争,首先我们要先有发展,首先要避开与大型医院竞争,要找出大医院缺乏的,不能做的项目才是我们的市场长尾词。

本文发于霍尔斯智库,作者霍尔斯国际;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在国家促进社会办医的大背景下, 民营医院 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期,形势虽然看上去喜人,难道民营医院春天来了吗?2019经济不景气,金融危机、数百家中小型企业倒闭、百多家医院由于经营不善而关闭,这些医院春天根本不知道在哪里。没有病源,就会没有钱,没有钱医院活得下去吗?”社区、诊所医院蕴含巨大危机,虽然有一些正规的开始崭露头角,但多数还是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很多医院管理者都存在着广泛的经营诉求,设备差、缺人才、病人少、竞争大等,这些管理者都能看到短板但是却找不出“沙眼”在哪里,这是非常可怕。砂眼理论中病患来源多少的衡量标准很难去划定一个标准线,只能参照医疗行业平均数据。为何说“砂眼”理论可怕,比木桶短板更可怕前者看不见,却流漏所有水而干涸。

下面大家来一起看看3个医院的故事:

甲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总 投资 额23个亿,面积35万平米,2006年开业,医院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私人管家式”高端健康服务,致力于为平民大众在那个提供高水平 医疗服务 。

乙医院是一家公立医院,总投资40亿元,36.7万平米,于2012年开业,该医院属于市政府全额投资,设立国际医疗中心注重人文关怀国际化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也于2015年9月通过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现代医院院长网)全机构认证。

丙医院也是一家民营医院,投资30亿元,32万平米,2006年开始营业,医院是市长奠基剪彩,五星级标准为患者服务,拥有世界最先进的PET/CT、国内第一台加速器/CT及MM50(回旋加速器),强大的科研能力,立志成为国内现代化星级医院的典范。

三家医院,体现了不同的经营风貌,“平衡轮”理论很形象的诠释了以上三家医院的整体规划是否合适,以上案例提到的“高端”健康服务、“私人管家”、国际服务标准等关键词,这些在大众潜意识里都知道是最先进,也是最贵的,是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

答案是否定,霍尔斯“平衡轮理论”说的一句话很好,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匹配才是最佳的价值体系。“平衡轮体系”的圆圈是越圆越好,从专家、设备、投资、环境、服务、推广、口碑等因子组成,要做好相关匹配才能让医院在平衡轮中越来越圆,才能更好运转,只要稍微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平衡轮”失衡,对医院必定会产生“砂眼”危机。

在中国,民营医院是无法与公立医院进行竞争的,毕竟公立医院是有国家政策偏斜支持,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社区医院、诊所也无法与大型医院比拼,社区医院、诊所资金有限,技术、设备、专家等限制。 卫生健康委、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实施方案》,以前,医生开诊所受到城市医疗机构整体规划的限制,即使各项条件都已具备,也要向行政机构提出申请,且审批未必能通过。如今,审批制变成报备制,这就意味着在试点区域内,只要达到基本条件,开不开诊所或到哪开诊所,医生可以自由决定,只需要到行政部门报备即可。放开医生开诊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该怎么走,显然更加重要。

目前大部分中小型医院、社区医疗、诊所都生存艰难,发展困难,因此,不要想着如何与公立医院,大型医院竞争,首先我们要先有发展,首先要避开与大型医院竞争,要找出大医院缺乏的,不能做的项目才是我们的市场长尾词,才是蓝海业务,未来中小型医院要在首诊、调理与康复上面挖掘市场需求才是发展王道!

第一:首诊病患

小病小痛首诊,大医院一般都是人满为患,一点小病去看可能就要挂号排队一上午都轮不到,耽误病情,作为民营医院应该抓住这一群体,提高就诊量及诊疗体验,让更多小病的首诊患者到医院来看病。

第二:康复人群

很多在医院治疗后需要时间改善或者手术后需要在家康养的病患,主要以老年病、慢性病康复以减轻疼痛为主的群体,在大型医院是不能长时间占用床位康复治疗,毕竟大型医院的床位的“一床难求”,中小医院对于康复康养工作应该加入更多项目服务,辅助需要康复人群创造更好的康养环境与条件。

第三:未病人群

对于一些临床反应不强烈,尚未判断病情的人群,采取预防、针灸、康复设备等手段让身体机能逐渐增强,降低不舒服感,让患者从心态上往积极的方向,对于身体转变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小型专科医院可以增加多项目康复是医院增效的可开发路径,同时也是与大型医院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方式。

不同地域在疾病谱上都有各自差异,成都是近几年全国诊所投资并购最活跃的一个城市,完全超过北京上海杭州。但是同时有很多的小诊所活不下去,它需要被并购,随之而然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个体小诊所会被淘汰,这是必然的。成都诊所市场存在竞争:很多地方都还是“从0到1”,都在为筹建诊所,但是在成都,门诊之间已经开始有一定竞争了。目前品牌都集中在成都核心区,大家都在慢慢聚集,这样有可能形成供过于求,品牌的竞争也会开始加剧。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