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正式启动!人与人的通信成本下降了,但这适用于物联网吗?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携号转网正式启动!人与人的通信成本下降了,但这适用于物联网吗?

编者按: 工信部 27日召开 携号转网 启动仪式,宣布即日起,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在携号转网政策下,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符合条件可自由选择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工信部强调,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涉用户自主选择。那么,携号转网和 物联网 有什么关系?适合物联网发展吗?

本文转载自物联网智库,原作者赵小飞。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也适用于物联网吗?》。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手机用户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能够通过一纸文件自上而下推行,物联网用户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具有不一样的内涵和侧重点,涉及到产业生态更多的参与者群体,只能是产业生态中各环节单位共同努力,这个过程更多是市场化的行为。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迅速成为通信圈热议的话题,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迅速响应、表态,不出意外今年能够达成目标。实际上近年来物联网领域也在不断推进类似于“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的工作,不过,人与人之间通信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可以通过政策自上而下贯彻,而降低物与物的通信成本,物联网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却不是一纸文件能够贯彻下去的,这源于“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在两类通信方式中内涵和侧重点的不同。

物联网的“提速降费”:围绕连接来做的文章

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特别强调:使过去70%的百兆光纤能够有一部分转到千兆入户,进一步降低移动通信流量资费,单价在去年降低63%的基础上,今年再下降20%以上,降低中小企业专线资费15%以上。简单来说,就是网速要进一步提高,上网流量费要进一步降低,不过,对于物联网来说,“提速降费”可不是网速的提升和流量费的降低。笔者认为,物联网的“提速降费”应该是让用户更快、更便捷实现设备连接,以及连接过程中的成本下降。

 (1)提什么速?更快、更便捷实现设备连接

在物联网的所有连接设备中,需要越来越高带宽的设备比例非常小,而大部分设备仅需要低频、小数据包传输的需求,物联网的“提速”显然不是让传输速度越来越快,而是给这些设备提供更快速、更便捷接入的连接方式,并保持可靠、高效的连接,即在连接方案提供中,物联网厂商需要坚持“将复杂留给自己,将简单留给用户”的理念。这一“提速”要求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进一步减少网络连接配置的复杂性。多年前,业界很多厂商针对智能家居用户吐槽的“WiFi配置复杂”做了大量工作,推出很多能够快速配置的设备,可以说是对物联网“提速”的响应。近年来,一些物联网场景用NB-IoT、4G等蜂窝网络替换WiFi、Zigbee设备,其中一个原因是用户可以实现开机连网,无需任何手动配置。而短距离通信技术WiFi推出Passpoint、蓝牙增加Mesh功能等,无不是希望降低用户配置复杂性,实现快速连接。

第二,进一步推动多种连接技术的融合。大部分物联网场景中并非单一通信网络可以满足的,需要多种通信技术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工业场景中用到各种不同的总线、以太网,加蜂窝网络、WiFi等不同协议,该场景中设备接入的速度和便捷性面临很大挑战。目前,各类万能遥控器、融合网关等设备就是为了实现各种不同通信协议的融合。当前,已有很多厂商推出NB-IoT/LoRa融合通信方案,笔者也曾在《如何在5G时代真正体会到1G的网速?WiFi竟然成了重要助力!》一文中解读了5G网络和WiFi融合必要性,可以说所有这些工作也是为物联网“提速”而做的。

(2)降什么费?降低与连接相关的费用

物联网的“降费”更多是围绕连接的所有相关成本的降低,流量费的降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根据GSMA的数据,到2025年基于授权蜂窝物联网的连接数仅占所有物联网连接数的14%,这14%的连接涉及到流量费,其他86%的连接并不涉及流量费。因此,“降费”除了流量外,还需要关注与连接相关的其他环节,包括提供连接的硬件、软件、服务成本。

首先,连接收入低值化趋势下,提升连接对应用的价值。去年,德国一家虚拟运营商1NCE发布了一款极简的物联网连接资费,即一次性支付10欧元可使用10年,每年500M流量,笔者曾在《NB-IoT价格屠夫初现江湖,1欧元/年!》一文中对其进行解读。在该公司正式发布该产品后5个月内,其售出的物联网卡超过100万,对于一家初创的虚拟运营商来说,这一速度远远超出预期。可以看出,物联网流量低值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1NCE的套餐亮点不仅仅在于其资费非常低,更在于打破以往运营商给用户提供各种复杂套餐,而给用户非常简单明了的连接收费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用户更专注于应用,间接降低了用户对连接成本的关注。

其次,超廉价的连接类硬件不断出现,驱动连接费用的降低。大量需要连接的场景中,设备价值并不高,这就需要为其赋能的连接类硬件成本也非常低,近年来网关、模块等超低价格的连接类硬件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物联网“降费”的进程。2018年,中国的运营商进行多次NB-IoT模组大规模招标,让NB-IoT模组价格进入20元以内;今年年初TTN举行的LoRa峰会上,发布了一款价格仅69美元的八通道LoRaWan网关,让数百美元LoRa组网成为现实;此前Sigfox、Semtech也在推动成本仅0.2-0.3美元的Tag类模块,这种极其廉价的硬件让连接可以无处不在且能够用完可弃。

同样,对于手机用户和物联网用户来说,携号转网也是不同的。在笔者看来,这个不同点体现在“号”和“网”的重要性上,不同用户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携号转网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对物联网设备来说,虽然每一类设备都有唯一的码号标识,但涉及到与手机类似的携号转网设备更多还是连接至运营商蜂窝网络的终端。

(1)“号”与“网”重要性不同

两会期间,工信部也明确提出到年底前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手机号码已不仅仅是手机用户的标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功能。手机号码是我们通讯中必备的内容,一些用户的“靓号”有一定的音译、寓意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才能获得,而且我们生活中大量场景都是以手机号码作为身份标识的,如会员卡号、验证通道等。因此,携号转网中“号”比“网”具备了更为重要的特征,手机用户不会随意销掉用了多年的号码,这也是携号转网的意义。

虽然所有的物联网卡也有独立的号码,但显然这个号码只是通信中的标识,没有任何新增意义和功能,物联网用户将机器用的物联网卡号销掉或换掉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不过,物联网用户对于卡号所对应的网络有更高要求,尤其是一些生命周期很长、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物联网设备,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是物联网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在一些场景中,网络质量或成本发生变化时,物联网用户不可能将所有设备中的物联网卡替换成其他运营商的卡,此时低成本的方案就是已有的物联网卡切换至更适合的网络中,可以看做是物联网设备的携号转网,如设备出国后需要切换至海外运营商网络以减少漫游费用。不过,此时的携号转网首要考虑的是网络,这个过程中的“号”仅是一串识别数字,或许会被擦掉重新写入,“网”的重要性大于“号”。

(2)eSIM推动物联网“携号转网”还需时日 

提到携号转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eSIM,在各种媒体宣传中,eSIM被认为是能够随意切换运营商的利器。eSIM的终极形态确实是希望实现运营商之间便捷切换,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时日。

 GSMA近日发布的《eSIM在中国:未来之路》的报告对于eSIM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保持乐观,不过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eSIM首先对物联网设备体积成本下降、空中写卡等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通道,但由于产业生态的复杂性,对于在国内“转网”的需求还不能支持。目前,对于进出口物联网设备中采用的eSIM方案,大多已遵循GSMA的全球规范,可以实现海外不同运营商的切换。随着eSIM的深入应用,相信会进一步倒逼国内运营商不断提升其网络的质量和服务,虽然物联网设备涉及到用户生产经营安全,物联网用户不像手机用户一样随意去进行转网,但能够携号转网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性,有了选择性才能打破低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困局。

手机用户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能够通过一纸文件自上而下推行,是因为这些工作更多集中在电信运营商这些企业中。物联网用户的“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具有不一样的内涵和侧重点,涉及到产业生态更多的参与者群体,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去推行,只能是产业生态中各环节单位共同努力,这个过程更多是市场化的行为。在物联网价值链中,连接仅占10%左右的价值,但连接却是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一个瓶颈,期待“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在物联网市场化力量驱动下更快速实施。

编辑:杨珊珊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