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要与王思聪一起高价投分答?
元璟的创始合伙人有两位,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咏铭和原启明创投合伙人王琦,在启明时曾投资大众点评、VIPABC、学霸君、途虎等。王琦认为,元璟虽然是一个新基金,但合伙人都不是新人。“我在投资行业待了8年了,吴咏铭是阿里的前5号员工,也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几个合伙人都在业界做了至少七八年。”因此,元璟能为所投公司提供很多”特殊“服务——至今已经为它们招募了十几个高管,担任CTO、COO、CMO等重要岗位。
因为这些资源,元璟能成为最早接触到在行(分答)的VC,并领投A轮,红杉资本、王思聪、逻辑思维跟投。据公开披露,在行(分答)此轮融资2500万美元,并借助王思聪、章子怡等明星效应,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让元璟一直感到“纠结”的“高额投资”,让王琦觉得“值得”了。
然而,在明星效应逐渐沉寂后,在行(分答)似乎没那么火了。
王琦说,有趣、有用,这两点一定要完美融合。“早期用户是因为王思聪来的,但他们同时注意到有一些专业人士回答的问题对自己正好有用,就会停留在平台上。”一个是吸进来的重要入口,另一个是留下来的理由,两者不可或缺,都必须做。
对于在行(分答)和知乎“之战”,王琦认为,二者的产品有很大差别,既然是赛道上的竞争伙伴,互相借鉴很正常,“至于谁借鉴了谁不重要”。“姬十三身上结合了科学家、商人、产品经理三点,这是非常罕见的。周源更像一个极致的产品经理,对产品、内容的要求非常高,这造就了现在的知乎。”
*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 王琦(受访者供图)
以下为王琦口述,经创业家整理:
最早接触分答:
高价投入,虽然无奈,也值了我们最近一直在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经济模式。当时正好遇到了在行,我们聊的时候,还没有分答。我和姬十三在四五年前见过一次,当时他还在做果壳,我在启明创投,虽然最终没有投果壳,但我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因为科学网站非常小众,听上去就没有什么商业化方向,姬十三居然做得那么好。事实也证明,果壳在科学领域完美平衡了商业化和社会价值。这对CEO的能力是非常好的验证。
当时为什么会去看他们,其实有段小故事。我有个朋友自己开餐厅,他在在行上找到了一个餐饮专家,聊着聊着他们就成了合伙人,所以我朋友说在行非常靠谱,让我对在行印象深刻,觉得有机会一定去看看。正好有个给在行做FA的朋友,我们以前一起投蘑菇街的,他很早就推荐我去看。我应该是最早见在行的VC,加上我和FA、姬十三都是复旦的校友,聊得也很好。
当时虽然没有分答,但我们就在行的模式怎么往下走做了很多探讨,其中聊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行还是一个很重的模式,你必须得约达人到线下见面,打电话约时间,然后找个地方,这是比较小众的需求,整个访谈过程很难一次次重复,我不可能每周都和你见面,经常聊天。所以这个模式更适合一些高端用户,但如果能有一种方法,把达人的经验知识、分享更好地积淀下来,传播出去,而且是多次传播的话,价值就会非常大。
当时还没想到分答的方向,但背后的哲学和逻辑已经和分答最后要呈现的东西很接近了。在聊完大概两周后,姬十三他们内部也做了很多探讨,大概花了一个周末闭关,三五个工程师一起把这个功能做起来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的形态是偶然的,是一个灵感,他们本来想试试人声,并没有特别高的期望,但上线以后非常火爆,尤其偷听功能是神来之笔,如果只有达人分享,可能它远远不会这么火。不得不说,他们对现在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很有心得。
分答出来以后,我们又去聊了一次,看了demo就觉得很棒,但没想到会这么火。
我们比较早就确定投资了,只是当时还在纠结价格之类的,他们其实挺贵的。聊了大概一两个礼拜,分答的数字在10天之内一直往上涨,到王思聪回答问题那时可能达到了高峰,等那个数字出来以后,我们觉得也别纠结了,无奈地以高价投入了,当然觉得还是值的,因为那个产品已经和在行完全不一样了。
经验、知识的分享是非常轻的,可被消费的频率、传播的可能性都比车和房子更容易,这也是投资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思聪、章子怡引发了一个个爆点,之后,我觉得他们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知识分享变得更加有趣,达到有趣和有用的平衡。光好玩不能让一个产品有长久的生命力,好玩外衣下的要有用的内壳才行。
在娱乐方面可能比较倾向于有趣,对明星提问都是八卦或者演戏,这些东西的确很吸引眼球,平台能很好地吸收粉丝。这些人是因为王思聪来的,但他们同时注意到有一些专业人士回答的问题对自己正好有用,就会停留在平台上。一个是吸进来的重要入口,另一个是留下来的理由,两者不可或缺,必须得做。
现在吸引入口的事儿还远远不够。另外大家可能觉得,其他专业人士的活跃度不如明星,但其实现在上面的律师、医生等专业达人远远超过明星的数量,他们的问题数量并不比明星少,总的收听数量也不少。
现在用户为知识付费的习惯在慢慢建立,我觉得也是他们带起来的。向个人收经验的钱,在行跨出了第一步,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探索。这是在行跨到分答的一个重要改变。而且语音是可以反复收听的。很多知识经验,可能几年都不会过期,像医疗知识,如果医生很权威,几年后也一样会有人问相同的问题,内容的价值可以被反复消费。
社交产品跑出来很难 CEO要会“分身”我们具体的关注的有四个:消费升级、互联网+、互联网医疗、科技。
消费升级包括文化,比如我们投了汪峰的Fill耳机A轮,它定价一千多块,几乎是国内品牌里最贵,现在卖得也不错。我们看好本土中高端品牌的发展,这个趋势迟早会产生。
他的团队也很强,来自华为和美国最大的耳机公司。这个项目是汪峰发起的,这些人全是汪峰和他的天使投资人吴世春一起找的。汪峰不是代言人,是创始人,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事情上。可能很多人觉得汪峰在玩票,但看他招募的团队,你会知道这个团队哪怕没有汪峰也能融到很多钱,只是加上汪峰对声音的理解、粉丝号召力,如虎添翼,这也是我们看好这个项目的原因。
我们还投了开始众筹。它做的是消费方向的众筹。很多民宿、咖啡馆还没有建设的时候,就做一个预售卡,大家加入众筹,将来建成了就可以有终身VIP卡或者特别优惠。
在互联网+方向,我们希望用移动的手段、技术来提升传统行业,我们投的宋小菜、宜花网、齐材网,都是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各个传统行业的效率。
吴咏铭现在还是阿里健康的董事长,我之前也在医药公司做过,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互联网医疗方向。我们投了安心医生,它的创始人是大众点评的创始人之一李璟,他原来负责点评所有餐厅的地推、市场。我们之前在一家公司,后来他出来创业,我开始做风投,一路看着他从外企高管变成一个大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离开点评提出想再做安心医生,我毫不犹豫地支持他。现在安心医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平台。
还有一个是科技类的方向,包括VR、AR、云服务等前沿技术,比如我们投资了一个语音识别的公司。虽然现在还没有投资VR,但我个人非常看好这块,我刚去硅谷考察学习了很多VR创业公司,硅谷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觉得VR时机成熟还要两三年,但时机到了可能又会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大变革,一个大变革往往会带起一堆10亿美金量级的创业公司。我们提前学习和准备起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找一些公司,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年就会开始投资了。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看VR的设备到底卖出多少台,这个数字决定了这个市场能不能爆发。现在中国有百万量级的销售,等变成千万量级的销售,这个市场一定会爆发。当然这个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些VR的玩家,包括三星,怎样构建他们的生态,尤其是内容生态。这个也是刚刚开始的,游戏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除了游戏以外其他的垂直领域,教育、医疗、电影等等,这些如果都能起来,VR的设备就会卖得很好,这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也投了一些社交类产品。吴咏铭在阿里巴巴投了陌陌,我在启明参与投资了开心网,我们两个人对社交一直有情节,所以会花一些时间来看。
社交产品能跑出来的几率很低。它对团队要求很高,表面上看起来门槛很低,但越往后走越难,你没有玩过大流量的经验的话,很可能会夭折在半路上。我基本上是投一些非常不错的CEO,CEO要让我非常有信心。我们最近也投了开心网联合创始人俞驰做的一个新社交项目。开心网当年也是千万流量的日活。
一个做社交产品的CEO或者产品经理,他会有一些特质,应该非常敏感,可以完全钻到不同类型用户的心里去。他可以知道女孩子是怎么看这个产品的,95后是怎么看这个产品的,通过他们的感觉来反推对产品的体验,然后改进产品。这种人非常少见。我们投了探探。它的CEO也不是第一次做社交,之前是街拍起家的,做潮流人群的社交,积累了五六年经验,再转型做探探。探探看上去非常简单,就是划照片,但它其实非常重运营、重细节,这么多人模仿美国的Tinder,只有探探一家杀出来,里面还是有很多诀窍的。
新基金怎样拿下好项目我们虽然是一个新基金,但合伙人都不是新人。像我,在投资行业待了8年,之前在启明也投了不少案子,像大众点评、VIPABC等,现在都已经成为不错的公司,像途虎在细分领域里也非常有机会成为独角兽。
吴咏铭是阿里的前5号员工,也是阿里很大的股东。我招募了大部分的投资团队,说服了一些原来淡马锡、GGV的合伙人加入元璟。吴咏铭从阿里巴巴找了很多老员工,负责一些投后。我们几个合伙人都在业界做了至少七八年。投资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很多CEO还是看人多过于看基金的名字。实际上真正能帮到你的是最终管你的合伙人,他的个性跟你合不合非常关键,他之前的履历、资源,都完全是个人层面的东西。
另外,我们虽然是新基金,但很多服务和别的基金不一样。至今我们已经帮我们所投公司招募了十几个高管,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来阿里的员工。比如我们帮Fill耳机找了原来宝马的营销,把耳机的定调拉到了很好的档次。
这些事情我相信其他VC也在做,但是我们是有系统地在做。我们有同事原来是阿里的高管,投后总监子柳,他花了很多时间帮助被投公司去找人才。
我们在各个垂直方向上都能点对点支持到被投的公司。创业最难的就是要在不同结点上做选择,公司发展到一个十字路口,我到底朝哪儿走,要不要招人,怎么管理,这些事情很多CEO没有经历过,但我们有很多同事是阿里巴巴很早期的员工,他们看到过整个创业的历程,可以把这些经验分享给被投企业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