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后备军团揭秘:768家辅导期企业浙江占13%,广发以46家居首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PO后备军团揭秘:768家辅导期企业浙江占13%,广发以46家居首

截至目前,在证监会排队的IPO企业共计806家,其中已过会的IPO企业有116家。另外,除了800多家在审企业外,还有700多家已进入上市辅导的企业,相当于IPO排队企业的“后备军”。有人也将此称为,隐藏在IPO水面下的“堰塞湖”。

从区域分部来看,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长三角、珠三角成为IPO资源的盛产之地,浙江地区以106家辅导企业高居第一,占总数13.8%;紧跟其后的是北京和深圳两地;而西北、西南地区的辅导IPO企业则相对匮乏。

面对如此庞大的IPO“后备军”,证券公司获益首当其冲。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广发证券和国金证券占有绝对优势,分别拥有“后备军”46家和41家;另外,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兴业证券、海通证券6家券商也拥有“后备军”超30家。

广发、国金拥有最多IPO排队企业后备军

如此庞大的IPO排队企业“后备军”,都是谁在为他们上市保驾护航?

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拥有“后备军”超过20家的券商分别是广发证券、国金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兴业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国泰君安、国元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西南证券。

IPO后备军团揭秘:768家辅导期企业浙江占13%,广发以46家居首

小编不得不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券商拥有的“后备军”,不包含与其他券商联保的项目。

长三角、珠三角成为IPO资源的盛产之地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0日,全国各地方证监局目前已经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达768家,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分布依旧呈现两极分化,长三角、珠三角成为IPO资源的盛产之地,而西北、西南地区的辅导IPO企业则相对匮乏。

   IPO后备军团揭秘:768家辅导期企业浙江占13%,广发以46家居首

具体来看,浙江地区以106家辅导企业高居第一,占总数13.8%;紧跟其后的是北京和深圳两地,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分别为98家和77家,占总数12.76%、10.03%。而江苏、上海、广东当地进入辅导期的IPO企业也超过了50家。前述六个地区,进入辅导期的IPO企业数量,占全国61.33%。

虽然IPO堰塞湖严重,但浙江企业上市热情依然高涨。正如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日前在某培训会所认为,与浙江几百万家企业相比,目前浙江300多家A股上市企业并不多。浙江应该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当天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负责人也表示,股权交易中心要做好服务,把更多的企业培养成上市公司,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或许,正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浙江无论上市企业还是排队IPO企业,或又是辅导期IPO企业均排在全国各地区的前列。

除此之外,福建省近年来在IPO领域同样频频发力。截至目前,福建地区进入辅导期的IPO企业有25家,排在全国各地方证监局10位。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青海、贵州、西藏、山西、广西、宁夏、湖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甘肃、云南、陕西、江西、吉林15个地区,辅导期的IPO企业不足10家。

再长的队伍,也只能等待

“尽管IPO排队遥遥无期,但是新加入辅导期以等待排队资格的拟上市企业仍然前赴后继。”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负责人称,很难想象,一旦实施了注册制,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北京另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相比看似拥挤的证监会IPO在审企业的排队大军,IPO辅导期企业的队伍同样惊人。

IPO堰塞湖再严重,企业上市的热情依旧高涨。此前某家拟上市公司董秘曾说过,“IPO的队伍再长,我们也愿意等。”早排队早上市,只要有上市希望,就多等几年吧。

确实,在当前监管趋严和多条融资路径不算畅通的情况下,留给企业的最佳融资渠道似乎就之剩下了IPO。今年以来监管趋严,证监会在并购重组方面的审核把关让一些试图借壳上市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而绕道新三板,却又因为比较清淡的流动性和不太明朗的政策预期而踟蹰不前,尤其是当更多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加入到主板IPO排队大军后,之前还模棱两可的企业终于知道着急了,也抓紧时间试图尽快在交易所通道寻求一个排队机会。

“只要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企业,我们都尽量说服他们去A股排队。”深圳某PE机构合伙人称,有的企业体量不小,但因为想要尽快融资而徘徊在借壳和新三板之间,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还是选择回到IPO队列里,时间也浪费了。

堰塞湖既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

根据证监会数据,截至8月4日IPO受理首发企业达806家,而上一次排队企业数量达到800家,可追溯到2012年11月。经过三年多的改革,新股积压再创新高,股市的融资功能限制也一直未能破解。

“对监管层而言,现在处于两难抉择:不加快发行,积压会越来越多;但如果加快发行,当前脆弱的市场重心很可能继续下移。”北京某券商首席分析师曾公开表示,对企业而言同样也是两难:要么继续遥遥无期地排队,要么承担高昂的沉没成本寻求其他渠道。

事实上,从2012年新股走走停停以来,IPO的长队就没缩短过,少时排队企业有500至600家,多时达到800至900家。

回顾IPO“堰塞湖”历史:

2012年11月15日,证监会公布排队企业总数达到798家。与此同时,监管层启动了历时最长的一次IPO暂停。面对愈演愈烈的IPO堰塞湖,当时有机构建言,应发展“新三板”化解A股IPO压力。

2013年以来,新三板经历大扩容、大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分流企业上市压力。彼时,证监会开始反复表态,支持企业到境外上市。

尽管当时在境内IPO暂停期间,确实形成一波境外上市的风潮,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港交所都成为中国企业的优选交易所。不过,新三板分流作用始终有限,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也仍是少数。

2013年12月,监管层内部以及与券商进行多次交流,在会议中传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甚至有监管层人士提出要将在审的700多家企业一年内解决完,同时考虑不再人为控制上市节奏。

2014年3月,证监会再次表态,称IPO企业排队积压严重,预计审核需要较长时间,鼓励企业选择到新三板挂牌、到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融资发展。

然而,去年A股市场一波巨幅上涨行情,又将企业重新吸引回A股。一方面,拟上市企业紧锣密鼓递交申报材料,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频频宣布开始上市辅导;另一方面,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迫不及待地拆VIE、私有化,快马加鞭回国赶潮。

堆积在堰塞湖口的企业越来越多,发行数量却依旧有限。截至8月4日,IPO受理首发企业达806家,其中116家企业已过会。

据Wind统计,2012年,IPO首发150家,实际募集资金927亿元。

而伴随IPO财务核查的开展,IPO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全年事实上暂停。2013年全年无一只新股发行。

2014年,IPO首发125家,实际募集资金613亿元。

2015年,IPO首发224家,实际募集资金1470亿元。

从今年来看,截至目前已有84家上市公司完成首发,募资规模为452亿元。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ipo重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